APP下载

郭沫若创作与译作的相似性探讨

2010-08-15

关键词:浮士德译作歌德

刘 林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郭沫若创作与译作的相似性探讨

刘 林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对比郭沫若的创作与译作,可以发现二者在内容、创作形式与技巧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说明郭沫若吸收了外国作品的创作技巧风格,并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翻译实践对他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创作;译作;相似性;形式;技巧

一、郭沫若创作与译作内容的相似性

郭沫若创作的《三个叛逆女性》和爱尔兰作家约翰·沁孤的《悲哀的戴黛儿》在情节上具有相似性,都体现了英雄主义和反叛精神。在《悲哀的戴黛儿》中,戴黛儿鄙视高贵富裕的宫廷生活,为了自由和爱情,宁愿在一座小山脚下过着粗鄙的生活。在得知情人莱西被国王阿尔斯特尔谋杀后,她选择了自杀。在《三个叛逆女性》中,王昭君也不喜欢宫廷生活,自愿远嫁匈奴。聂政刺杀韩相侠累死后,聂政的姐姐聂婴去认领弟弟的尸首时,为弘扬弟弟的英雄壮举,也选择了自杀。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选择私奔,这实际上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叛行为。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反对封建制度的现实主义小说。郭沫若的短篇小说《残春》与《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内容上存在相似之处。《少年维特之烦恼》描述了一位名叫维特的年轻人的故事。维特爱上了绿蒂,不过绿蒂在遇上维特之前已经与阿尔伯特订婚。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下,维特娶绿蒂的梦想是无法实现的。维特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在与绿蒂热吻后自杀。《残春》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主人公爱牟对 S姑娘隐隐产生了一种爱恋,但他已有家室。于是,他只有在梦中与S姑娘相会于笔立山上。从中可以看出,郭沫若在创作《残春》时,从其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找到了灵感。

此外,歌德的《浮士德》与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也具有内容的相似性。二者都不具有连贯的情节,所注重的主要是诗歌的韵味;二者都用神话来反映。

二、郭沫若创作与译作形式和技巧的相似性

(一)“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

歌德从古老的传说中吸取素材,创作了《浮士德》。不过,剧中的主人公浮士德有别于传说中的浮士德。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位巫师、炼丹术士和占星家,他和魔鬼打赌,结果输了,被魔鬼带进了地狱。在歌德的作品中,浮士德是一个从不满足、不懈追求的人,他追求知识、真理和美。尽管极度失望和幻灭,浮士德仍然坚持追求目标,最终在为大众带来利益的行为中理解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浮士德的肉体被魔鬼带进了地狱,但天使救赎了他的灵魂,把他的灵魂带到了天堂。

歌德生活的德国当时正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那个时代在德国历史上被称为“狂飙时代”。《浮士德》正是“狂飙时代”的人们希望毁灭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情感体现。

“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是郭沫若的历史剧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创作历史剧在当时是为了政治斗争,显然他从歌德的作品里得到了灵感。郭沫若创作历史剧主要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不是为了再现历史事件。在《王昭君》中,郭沫若描绘了王昭君由于其性格造成的悲剧性命运,把她刻画成一位敢于与王权相抗争的女性叛逆者。[1](P360)在《卓文君》中,女主人公违抗父命,与司马相如私奔。郭沫若讴歌了她的反叛精神,是对历史的一种修正。在所有这些作品中,郭沫若都热情讴歌了主人公对封建制度和暴政的抗争精神,反映了20世纪早期中国人民的反叛精神。尽管这些作品摆脱了西洋诗剧的束缚,但依然保留着歌德的影响——“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和浓郁的抒情气息。

(二)悲剧性的英雄情节

郭沫若的许多译作都含有悲剧性的英雄情节。在《浮士德》中,浮士德经历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眼睛也瞎了,他却充分利用自己剩下的时光,指挥仆人完成未竟的事业。魔鬼带走了他的肉体,但魔鬼并未获得真正的胜利,因为天使拯救了他的灵魂。《浮士德》是一部史诗,其中弥漫着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歌德对人类将获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仰。同样,在《悲哀的戴黛儿》中,戴黛儿不喜欢宫廷生活,拒绝成为国王的妻子。她的自杀是悲剧性的,但她的自杀行为在当时却成为反对王权的英雄行为。

郭沫若的许多作品,特别是他的历史剧,也具有悲剧性质。人物的英雄行为能启发和激励人们与暴政和封建制度作斗争。在《三个叛逆女性》中,王昭君选择远嫁匈奴和聂婴自杀都是悲剧事件,但她们的行为却能激励人们起来战斗,与暴政及旧的伦理标准作抗争。在《屈原》中,主人公无法实现其政治雄心,最后投汨罗江自杀。屈原在政治抗争中虽然失败,但其爱国热忱和高尚人格却始终激励着人们。同样,在《凤凰涅槃》中,为了再生,凤凰在火中自焚。凤凰悲剧而英雄式的自焚却能给人们希望,告诉人们幸福的获得要通过努力奋斗。

(三)象征

《骑马下海的人》是沁孤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叙述一位女渔民的悲惨生活。剧中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了生活,女渔民的丈夫和六个儿子都被大海吞没。在剧中,大海不仅是人物活动的真实场所,也象征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大海的象征意义加深了戏剧的主题,展现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顽强的生存意志。

在《浮士德》中,象征手法也得到广泛应用。M ephistopheles是丑陋的象征,在宗教上象征魔鬼,在哲学上象征否定。浮士德和海伦的婚姻,象征中世纪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融合。海伦留下的衣服和面纱,象征古希腊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只留下古典主义的外壳。[2](P221)

郭沫若在他的诗歌和历史剧中也广泛采用象征手法。例如,在《凤凰涅槃》中,他直接用舞台导演的总结性发言指出了“凤凰涅槃”的象征意义:新中国的诞生。在历史剧《屈原》中,郭沫若指出,“女孩婵娟和卫兵象征着两种情感,婵娟象征对过去的怀恋,卫兵象征着挣扎的心情。”此外,在《孤竹君之二子》中,作者展现了叔齐和伯夷所憎恨的“当今时代”和原始人生活的“古代”。叔齐和伯夷称他们渴望逃离“当今时代”,生活在“古时代”。通过这两个人的对话,作者猛烈抨击了社会的腐朽和不公。

(四)主人公与作者的类似

在郭沫若的译作中,《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主人公与作者类似”的一个典型例子。这部作品的内容主要源于歌德及其朋友耶路撒冷的生活经历。

1772年,歌德到德国帝国法庭的所在地韦茨拉实习。在一次舞会上,他结识了法官年方十九的女儿夏洛蒂,并与之坠入爱河。不过,夏洛蒂已经与歌德的密友凯斯勒订婚。显然,歌德与夏洛蒂的爱情不会有好的结局。他最终离开了韦茨拉。不久,歌德得知大学同学耶路撒冷自杀的消息。耶路撒冷在布朗斯维克公使馆做职员,他爱上了朋友赫洛尔特的妻子。耶路撒冷感到很绝望,但又无法逃避。后来,他借凯斯勒的手枪自杀。很显然,《少年维特之烦恼》结合了歌德的生活经历和耶路撒冷的恋爱故事,歌德以小说的形式辛辣地批评了封建婚姻制度。

在郭沫若的作品中,《落叶》这部小说其实反映了作者的爱情故事。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安娜的日本女孩,后来他们相爱。他们的爱情遭到安娜父母的坚决反对,后来安娜就和父母断绝了关系。在《落叶》中,女主人公为了爱情背叛了家庭,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在小说开头,男主人公指出:回归故土对他毫无意义,他只想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友人,把他心爱之人的生活用创作的形式固定下来,他也就心满意足了。据此,我们可以理解郭沫若创作《落叶》的真实意图。

[1]郭沫若.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A].郭沫若论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郭沫若研究》编辑部.郭沫若研究(3)[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叶利荣E-mail:yelirong@126.com

H059

A

1673-1395(2010)03-0127-02

2010-04-20

刘林(1973—),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浮士德译作歌德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浮士德》(书影)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what用法大搜索
歌德的书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浮士德》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古诺的《浮士德》
我要歌德的书
SOME汉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