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共认与礼治秩序——孔子“援仁入礼”的社会学诠释

2010-08-15蔡金平赵宏斌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克己复礼内化孔子

蔡金平 赵宏斌(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规范共认与礼治秩序
——孔子“援仁入礼”的社会学诠释

蔡金平 赵宏斌(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在探讨《论语》中“仁”与“礼”的相互关系时,学术界多认为“仁”是个体内在的道德观念,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从而将“仁”、“礼”简单化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援仁入礼”的丰富内涵,“礼”作为心灵的符号,是规范公认的途径;而“仁”作为自我的道德境界,是秩序情结的深度表达;在动荡的春秋时代,“援仁入礼”则寄托着孔子重建新社会秩序、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重建生活世界的理论追求,寄托着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和谐与人际和善的社会理想。

克己复礼;符号互动论;沟通理论

春秋时期,王权削弱,各国纷争不断,社会变动引起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化,从社会上层到民间,旧有的社会规范已经不为时人所用,新的社会规范亟待建立,人们失去了精神和行为准则的依托。但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不管其形势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1]人们的社会互动离不开共认的准则和规范,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希望借此改造天下归为正途,重建人类生活世界。

《论语》中“礼”与“仁”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学术界已有许多讨论,这些讨论注重的是“仁”的内涵的阐释。在讨论“仁”与“礼”的相互关系时,学术界也多是认为“仁”为内在的道德观念,而“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将“仁”与“礼”简单化为相互对立的关系,孔子“援仁入礼”的真实涵义,并未被完全认识。本文从社会学视角来探讨,认为“礼”作为心灵的符号,是规范公认的途径,而“仁”作为自我的道德境界,是秩序情结的深度表达,“援仁入礼”则寄托着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和谐与人际和善的社会理想,在动荡的春秋时代,“援仁入礼”寄托着孔子重建新社会秩序、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重建生活世界的理论追求。

一、礼作为心灵的符号,是规范共认的途径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131

这里的“克”可解释为“克制”、“约束”;“复”可解释为“返”或“符合”,“复礼”亦即符合礼。这里“礼”是指要求人们去遵守的行为规范。多数学者相信,在“礼”与“仁”之间,孔子更重视“仁”。因为孔子虽然尊崇周礼,却反感当时社会中“礼”的虚假化和形式化;而“仁”代表了追求“礼”的实质的态度。

在社会互动中,某种互动符号的意义能都被双方领会,一方面是在于符号的意义在社会互动中逐渐明确,另一方面在于这一符号的意义是在历史中逐渐得到了共认。事实上,孔子对“礼”的信念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从《诗经》、《左传》等典籍可以肯定,以“礼”为行为准则的看法形成于孔子之前的春秋早期。在此之前的西周时代,贵族是尊奉“礼”的,但他们观念上却以神为精神的支柱,恰当的礼是通向这个支柱的途径。到了春秋时代贵族依旧在谈“礼”,在神的信仰不能维系人心以后,礼却渐渐形成了独立的意义,《左传·隐公十一年》中有:“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仁,利后嗣者也。”,同时《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都说明了“礼”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礼”才能使社会互动成为可能。因此,孔子对“礼”的不证自明的确认,严格地说并不是对根本性规范不加选择,而是在确认前代思想家所作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个选择的意义明确化。在孔子看来,“礼”是一个先验的尺度,也是一种经历了历史选择的姿态和符号。

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认为交往行为的手段是以语言为媒介,交往行为的原则是必须以公众认可的社会规范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礼”的深层含义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有意义的符号,是人类交往行为中的语言媒介,人们可以通过它达成相同的理解,更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动。正是基于此,《礼记·礼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矣;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矣。人藏其心不可测度。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穷之,舍礼何以哉?”“礼”是心灵的符号,是认识心灵的途径,是规范共认的途径,是社会现实中个体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

“复礼”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经“克己”而“复礼”,一种是未经“克己”之“复礼”。一个人在理解了为何要遵守“礼”的要求的情况下,完全也可以不在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可“礼”的要求,却能够在外在的形式上符合“礼”。这种情况下,虽然其行为举止皆中规中矩、不失礼节,但是其行为却不具备发自内心的道德依据,并没有真正做到“克己”以“复礼”。沟通理论对沟通行动中向行动者提出四项普遍性的有效要求:语言是可理解的,命题内容是真实的,言语行动是正确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意向的表达是真诚的,而且互相承认这些有效性要求。而“克己复礼”中“克己”是要求行动者的命题首先必须是真诚的,“礼”要求行动者的行为必须符合正确的社会规范。要实现个体真正有效的社会互动,对“礼”的有意识的自觉实行遵守是基础。对“复礼”的行为及其理由有所理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地执行。孔子所谓“复礼”显然是指在某种自我意识主导下的“复礼”。孔子提出“仁”为礼仪之本,要求从礼的规范仪文中寻求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心灵的符号,成为社会互动规范共认的途径,而不是徒以仪文排场为目标。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正是因为人们认识个体完全可以在内心并不接受和认可“礼”的要求下,毫无阻碍的在个体的外在行为上处处符合“礼”,从而使得“礼”成为徒具虚文的伪规范,这点正是违背了沟通理论对行动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2]61

二、仁之作为自我道德境界,是秩序情结的深度表达

帕森斯认为内化是社会层面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被社会行动者认同、结合到自己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中,亦即社会的文化模式和角色期望转化为人格系统。“克己复礼”正是要求个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应该以“礼”为准绳,形成一个社会行为处处符合“礼”的自我,即个人对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规范的接受与认可。孔子指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仁者不可以久处乐”、“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69孔子“援仁入礼”实质上是提出一种特别的途径,从人的理解、意愿、情感诸内在因素出发,去寻求“礼”的真生命的展示和表达,此为“礼”的实质化和内向化。“克己复礼为仁”便是孔子在尊重历史选择和传统的基础上认为,如果个体能够“造次必于是(礼)”便是“仁”的个体心灵特征的确定。

“礼”的内化的直接意义是一般性规范深入个别性人格,这便是“仁”了。“礼”的内化的间接意义则是一般性规范通过个性化行为实现了制度化。在颜回对孔子“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见古代礼的内化模式。“礼”经过实践和历史的选择成为意义,最初就是一种预先形成的共识的社会互动的符号。人们在接受“礼”的教育中逐渐获得组织性和预期性,通过对“礼”的学习和接受,逐渐增强个体的责任心和社会观念等基本的社会互动能力。当这些受教育的人视的客观的“礼”为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自然地,规范在脑海中占据了志向性的地位,便是社会化与制度化了。

帕森斯认为在社会结构中,一种真正的行为动机整合只有依靠制度化的价值的内化才能产生,内化的实质是制度化的具体化,制度只有得到个人的认同才能获得深刻的根基,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制度化。在“仁”与“礼”的互动中,将“礼”内化了的个体在儒家视野中便是符合“仁”的“君子”。孔子认为周礼之所以衰败过时,就是因为缺乏内在的道德和情感依据,所以他援“仁”入“礼”,用“仁”来充实“礼”,使“礼”获得了内在的道德依据和精神支撑。而对于践行“礼”的社会个体而言,作为行为标准的“礼”内化为个体的人格,达到“仁”的境界,“礼”的践行才能持久,“礼”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人而不仁,如礼何?”道出了这个决定“复礼”的内在道德依据就是“仁”。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31这种有“仁”为内在道德依据和动力的“复礼”,是由“仁”而发,是内心之“仁”的表现及其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出于外在压力或做给别人看的,这样的“复礼”对人是一种享受和愉悦。“仁”立足于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人们对于秩序情结的深度表达。

三、“援仁入礼”寄托着孔子社会和谐和人际和善的社会理想

从沟通理论看“克己复礼为仁”中蕴含着孔子对于社会互动中交往的价值标准。汉代学者郑玄以“相人偶”来解读“仁”的本义。“相人偶”首先是一种礼仪,是古代社交场合双方见面时的互相礼敬,它要求交往双方互相认可和尊重。具体来说,就是在行“礼”时,要“以人意相存问”,以“同位”之人待之,用对待个人应有的尊重和礼貌与之交往。“礼”不但要求社会地位高的人应受到社会地位低的人的尊敬,同时也要求地位尊贵者礼敬地位卑贱者,主张卑己尊人、以贵下贱。沟通理论也认为以公众认可的社会规范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主体之间的真诚对话;交往行为的目的是通过对话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显然,这种充满了爱心、人情味和真实情感并体现了一定的平等精神的“礼”,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互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礼”——交往行为所遵循的原则扩展到系统世界的领域中去,使人们重新建立起共认的秩序,社会的种种弊病就可以得到改造,一个交往合理化的社会就可以迅速建立起来。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西周以来赖以维护贵族宗法制度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周礼经历了数百年的时局变换,已不免流于僵化的形式,其社会功用已大大地衰减。但正如沟通理论指出为了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交往行为必须以公众认可的社会规范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礼”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选择,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具有的常态姿态和符号。孔子援仁入礼,“礼”被赋予了道德的内涵,转化为人们内在的、主动的、自觉的道德诉求。在“仁”的诏示下,“礼”从社会个体的内心感知发展到自我的自觉。孔子改造后的“礼”,不仅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的基础上,通过规范调节来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同时其适用范围从过去的贵族成员变成全体社会成员,成为整个社会互动的符号标准,从而获得了更加普遍的价值和意义。天下归“仁”是孔子的社会理想,也标示着在孔子的“仁”观念中,仁是一种社会互动的理想状态。

在“礼”上寄托着孔子的理想,其一是个人道德境界高尚,行为和言行皆合礼的“君子”;“礼”是个人内心修养和道德境界提升的途径,而“仁”是这种境界的标示,是实现社会和谐互动的个体内心基础;其二是“礼”是实现社会个体和谐互动的准则,人人皆为君子的和谐世界的建立依赖于“礼”,而“仁”则是这种互动和谐的社会状态。“礼”是“仁”的途径。哈贝马斯沟通理论的背景是在西方工具理性不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的情形下,他提出了重建生活世界的理想。生活世界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共同拥有的一组庞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世界存在,沟通才有可能。孔子的“援仁入礼”正是要建立一个这样理想的生活世界。孔子“援仁入礼”,既是对“礼”的充实和改造,也是对“仁”的丰富和提升。孔子认为,只有借助于对这样的“礼”的实践,借助于“仁”与“礼”的互动,才能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可以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寄托了孔子进行社会改革、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重建人类生活世界的社会理想。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20.

[2] 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3,2008.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Standard and Propriety Governing Order——The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Supporting Benevolence into the Propriety”

CAI Jin-ping,ZHAO Hong-bin

This thesis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rich connotation of“supporting benevolence into the propriety”from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holds that“propriety”as a spiritual symbol,is a way to specify norms;and“benevolence”as a self-moral realm,is a depth expression of order complex;In the turbulent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upporting benevolence into the propriety”is entrust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 order by Confucius,the reconstruction of a life-world theory pursuit in“the moral degeneration of society is getting worse”period,and is also entrusted with the social ideal of social harmony an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hich Confucius pursued.

to deny self and observe the proprieties;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communication theory

C912.3

A

蔡金平(1982-),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克己复礼内化孔子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传统催生力量 德育润化心灵
纠缠
从《论语》中弟子问仁探究颜渊地位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