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家大院栏杆装饰艺术研究

2010-08-15宁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栏板台基栏杆

宁吉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王家大院栏杆装饰艺术研究

宁吉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有关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栏杆在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深入到对栏杆从不同层次方面的仔细了解与分析,借助王家大院这一载体进行实例分析。

建筑;栏杆;装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

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有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城池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以及各种形式的民居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主要是:1.中国古代建筑往往不是以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多为院落式的组合,一般大型、重要的建筑布置在建筑群中心线的主要位置上,次要建筑布置在两侧,或布置在主体建筑的对面,形成三合院或四合院。2.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虽然多种多样,但一座单体建筑一般可分为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不同等级、规格的建筑,其屋顶、屋身、台基的规制、尺度、材料以及许多细部做法都有详细的严格规定。3.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的重要特征。4.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构件,是屋顶与柱子连接的过渡部分,起到屋顶荷载向下传递的结构功能作用,由于木结构的不断发展演变,斗拱的功能逐渐成为主要起装饰性作用的构建。5.中国传统建筑着重建筑意境的创造,从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到每座单体建筑的体量与造型,从台基到屋顶各种构建的功能与细部装饰,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理念,传统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巧妙结合,使中国传统建筑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

栏杆,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建筑设施,栏杆之所以成为中国建筑主要构件之一,原因就是栏杆和台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栏”必然随着“台”而至,台基形状和构图主要通过栏杆而表现。其次,力求“空间的流动”是中国建筑的一种基本设计意念,在空间的组织和分隔上,常常喜欢要有规限而又不封闭视线,因此使用栏杆的机会就特别多。事实上,栏杆的产生是从汉代开始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过那个时代的栏杆究竟是什么样,我们仅仅能从各地出土的皿器的楼阁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时的栏杆还是比较简单的。到唐代、宋代,楼阁日益增多,当然也出现许多栏杆,人们要上楼就得有楼梯,要做楼梯就要做栏杆。

到明、清两代,楼梯、塔梯就更多了,所以栏杆也随之而增加了。我国的民间居住房屋,从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数量甚多。我们山西地区的民居,风格古朴,民居一般也做2-3层的楼层,其栏杆有两种:一种装在楼上的外廊,保护人们的安全;一种用在楼梯一侧。山西民居上的栏杆都是特有的装饰,一间房宽度3米,再分6块栏板进行安装,栏板的式样与装饰纹样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所不同。

栏杆的几种功能:作为阻止闲人闯入的障碍物,是一种安全保卫设施;作为视线的屏障,以增加空间的层次;作为限定视觉空间的边界,有助于形成一定的建筑景观特征。

栏杆的组成:栏杆,也称钩阑,由寻杖、斗子蜀柱或荷叶净瓶、华板、望柱和地组成。一般的厚度为望柱高度的1/9,阑板高为4/9,厚度为2/15,望柱柱头为望柱高度的4/11。按石钩阑做法可分为单钩栏和重台钩栏,重台钩栏安两重华板,应用等级较高,有的在望柱柱头雕刻龙、凤、云纹等,在二层上下华板雕刻各种装饰图案。台阶两侧的垂带栏杆地安置在垂带石上,阑板为斜形,垂带栏杆最下端为一块雕成鼓形或云形的陡立石构件为抱鼓石,稳定最下一根望柱作为栏杆的结束。一些重要宫殿、寺庙多用带钩阑的须弥座组合台基。

栏杆的材料:有木作、砖作和石作。

栏杆的类型还有:不用寻杖只有望柱和栏板的栏板栏杆;只用栏板不用望柱两端做抱鼓石的罗汉栏板;不用寻杖、华板而用木棂条拼成冰裂纹、云文、拐子纹、灯笼框等栏杆心样式的花式栏杆以及坐凳栏杆和靠背栏杆等。

栏杆的应用非常广泛,除台基外,在建筑的室内外、走廊及园林建筑和小品中各种样式丰富多彩,不仅起到安全维护作用,而且在景观、装饰方面也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山西省被誉为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山西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有千余处之多,除了传统的寺庙宫观戏台建筑外,在城市建筑和民居建筑两方面的艺术成就最为显著。山西民居成为中国北方民居的典型代表,因为明清时期晋人富饶而兴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深宅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开放。王家大院之所以能誉满天下,不仅因为它完满地具备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三要素,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内涵到规模气势,从地势选择到内部结构设计,都体现出了一种磅礴大气和匠心独运。

王家大院中的房屋大多下部为砖窑洞,上部做木构二层楼,这里安装的栏杆为通长的传统栏杆,每一段栏杆为4米,按4米长度做一块栏板,中间刻出小花纹样,都是斜纹方洞。下面就按栏杆材质的不同来举例分析:

石质栏杆:在王家大院中,石质栏杆的望柱头是以南瓜形式雕刻,在北方常常含有多子多孙的寓意。有的栏杆为垂带栏杆,下面有圆形的报鼓。有一组很特别的栏杆,它也是一座垂带栏杆,在栏杆再下也有一个圆形报鼓,但是它的望柱头却采用了属相的十二生肖动物形象,显得生动、活泼。在一些垂带栏杆中,没有最下边的报鼓,直接体现了栏杆最基本的防护功能。

不同形式的石质望柱头:不同形式的望柱头,有着不同的含义。王家大院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山庄古镇,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艺术在民间生活各个角落的渗透,以及人们的寄托和追求,把人们的信仰、愿望有节奏地安排布局于起居生活的各个部分,通过富有寓意的各种雕刻图案纹样,把主人的思想寄托全部融汇其中,造成一个理想氛围,起激励意志、陶冶情操、教化他人、制约后人的作用。

木质栏杆:在王家大院中有一座阁楼,是家中小姐的住处,窗外的栏杆仅仅是为了装饰的作用。凉亭四周的栏杆,也是用木质做的,起到保护、封闭空间的作用。还有的栏杆处在正房的上边,采用了较为简洁的装饰纹样,同时也起到了防护作用。

砖质栏杆:在王家大院的砖质栏杆并不多,在砖的搭砌方式上也较为简单,所以形成的装饰纹样也就较为简单,但是所要起到的功能丝毫没有减弱,其高度比例也按适合人体比例设计制作。

[1]谢玉明.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吴山.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第四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J59

A

1673-0046(2010)01-0166-02

本论文属于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艺术教育中民俗艺术社会资源的利用研究”(GH-0904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栏板台基栏杆
基于日照辐射的施工期间混凝土外栏板温度作用效应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
跨过童年的栏杆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新区300m2烧结厂台车栏板改造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高速公路手动栏杆智能化改进方案设计
普通碰撞事故为何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调查揭开真相
高速公路自动栏杆机技改方案探析
做好小事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