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应用性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吕维霞
吕维霞,李 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语言+黑板+教材”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像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市场营销等应用性学科的实用性、拓展性、创新性体现不出来。作为教师,只能在“说”的方面下工夫,将实践知识讲授给学生变成一件苦差使,而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却仍感到很抽象或“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有一些“虚”。教师的讲解无论多么生动,学生都无法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陷入教学困境。为了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计算机为技术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各类院校及相关教师积极探索将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以促进各类学科教学的质量的提高。而多媒体教学正是解决应用性强的学科的教学困境的重要手段。
一、多媒体案例教学是讲授应用性强学科的重要方法
应用型学科的特点是:开拓性、创造性、实践性、发展性。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学科内容更新快,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很强。应用性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同时需要注入大量的各方面的信息与知识。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仅靠“说”很难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社会知识,也很难把学生带到实践活动中去感受所教知识。因此多媒体案例教学就成为应用性学科的重要方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将采集到的最新最真实的案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并进行诠释和补充,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全面客观地理解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应用性学科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开拓视野以及增强实战演练的能力。在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选择,即所选案例必须恰当实用且与课程相关性强,同时案例的时效性也要很强,以适应应用性学科发展性、操作性的特点。
(一)选择恰当的实用的案例是实现教学目标重要的教学方法
许多实务知识只靠理论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掌握的,即使当时听明白了,如果没有恰当的例子来说明,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并学会如何应用的。因此,选用恰当的案例对实务知识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案例资料的来源一般有网上资料、音像资料、现场调查资料、实习资料、文献书籍资料等。笔者在讲述如何对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的问题时,通过将平时收集到的一些企业真实的案例的具体数字和表格做成多媒体课件,并播放了一些公司具体公关活动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来体验这些公司在做公关活动时是怎样进行评估的。例如,将某公关公司于2001年制作的针对法国名酒“马爹利”酒在中国公关推广活动及其评估的音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在学生对公共关系评估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趁热将评估具体的方法讲述给学生,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也有一定的深度。使用多媒体方法进行公共关系评估章节的教学的课堂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提高。可见寻找到恰当且实用的多媒体案例资料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二)时效性强的案例能充分体现应用性学科不断发展的特性
由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时效性强的案例是对应用性学科不断发展特性的充分体现,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掌握最新的或者第一手的资料,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社会疑点、统计数据以及出版发行物等,这不仅需要教师随时关注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还需要有深厚的功底来敏锐地抓住这些例子并且理解他们,并要在最新的案例中将教学单元中的相关理论与案例所包含的丰富的跨学科的知识融会起来,然后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方式将案例包含的大容量信息传授给学生。[2]当案例比较新颖时,学生自然也会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激励他们借助于网络上的资源积极查找与学科相关的资料,也可借助不同的资料对课本上和老师的讲解做多角度和创造性的体会。用案例的及时性来点燃同学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独特作用所在。
二、多媒体音像资料的综合应用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师将课程内容更适合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的部分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适当加入图片、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5]这样的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眼睛、耳朵、手、大脑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加上教师的适时提问以及对课件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授课效果将会大大提高。笔者在教学中,将音像资料与PPT的讲座适时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困倦感,帮助他们理解难以理解的理论部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还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寓教于乐。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实务知识以及提高了他们的实务能力。当然这样的音像资料需要具有针对性,就是说多媒体资料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的。资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而且要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任何过于理想化的、脱离实际的资料都将会给学生以误导,从而失去教学的意义。
三、教师的中介性语言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在教授应用性学科的时候,只能通过板书或者在“说”上下工夫去阐述抽象的学科理论。由于学生远离职业环境,对专业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学理论时不知它所指何物,不仅感觉枯燥乏味,而且抽象难懂,自然没了学习兴趣。即使为了考试不得不学,也是死记硬背。到实践操作时已记不得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当一个教师能够将所讲学科的深刻的理论变成容易理解、丰富的授课语言,也就是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语言转化成浅显易懂的中介性语言,这样的授课就能事半功倍。这需要教师自己不仅要对学科基本理论有着透彻、融会贯通的理解,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其理论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只要教师能做好这一点,学生对深刻的抽象的理论就能很好地领会。笔者在课下和同学们交流时,同学们普遍反映希望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多使用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内容。他们由衷地喜爱那些可以通过风趣的、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时效性强的多媒体资料将他们带入一个思想的殿堂的老师。因此我们教师自己就应多思考如何融合那些与应用性较强的边缘性学科相交叉的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来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容易领会的中介性语言,然后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增加对所学课程的了解。[3]例如,当讲述《商务礼仪》中尊重对方隐私的问题时,讲到要注意不问对方的收入问题,为了讲深刻里面包含的道理,在借助于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上的原因来进行剖析的同时,还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漫画以及影视资料,帮助学生将礼仪渗透的相关知识理解清楚。
四、多媒体网络互动联系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重要纽带
由于大学教师不坐班,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大学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教学反馈很不便利。学生没有方便的渠道把自己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教师,造成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教学的发展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网络的及时性、超越时空性就给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它不仅可以实现教与学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零距离”,实现形式多样的互动,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字多媒体与虚拟现实,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与协作学习。[4]因此,多媒体网络也成为学生与老师之间最好的互动工具。学生可以在课后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请教老师一些疑难问题;学生与老师可以通过发邮件或聊QQ的形式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所查找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多媒体案例通过网络传输给老师,参与到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来以丰富教学资料。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解答学生的提问与咨询,及时化解学生疑问,同时也可以及时获得学生对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发现教学中的弱点,及时进行纠正,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有时可以采取背对背的形式解决学生的个别学习困惑或心理问题,及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鼓励和支持。通过多媒体的网络联系,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实现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信息流动,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所以,多媒体网络使教学相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网络进行课下的交流,可以拓宽教学的时数限制,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宽阔的互动平台。
综上所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发展,适应了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应用性学科教学的发展。教师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学以及把各种多媒体资料应用到教学中,将深刻的理论语言通过多媒体转化为学生容易领会的中介性语言,引导学生多感官主动参与教学,寓教于乐。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密切了师生联系。因此,在应用性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合理地综合使用多媒体手段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1]王丽.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与信息,2007.21(11):2-6.
[2]杨志刚.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设计的时效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20-25.
[3]杨小力.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的教与学[J].管理科学文摘,2005.
[4]孙露露.会计学课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思考[DB/OL].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http://www.hie.edu.cn/jyjx/news.asp?new=548,2005-09-13.
[5]孙振军,刘颖.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比较[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