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10-08-15卢国华
曹 瑞,卢国华
(1.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2.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心理弹性”是在弹性力学基础上提出的心理学概念,近二三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首先阐述了心理弹性概念、促进心理弹性形成的保护性因素、作用机制以及与积极心理学的契合等问题,然后探讨了心理弹性研究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弹性研究回顾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弹性最初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材料或物体随外力作用发生变形并可随外力去除变形的特性。人们发现,有很多儿童身处逆境,却能够成功地应对困难而没有被困难压倒,这些儿童似乎表现出了某种心理上的“弹性”。
心理弹性的英文为“resilience”,国内有学者将其译作“心理弹性”,[1]目前国内很多研究都运用了这一翻译方法。[2][3]对心理弹性概念的描述大致可以归为三类:(1)结果性定义:重点研究个体被不利环境压垮所表现出来的特点;(2)能力性定义:把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能力与品质;(3)过程性定义:心理弹性是个体健康发展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并能在生活中不断得到发展的动态过程。[4]但是总体来说,所有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5]正是这两个要素构成了心理弹性概念的本质。因此,心理弹性本质上是个体在困难情境下的人的潜能的正常发挥,每个人都拥有这种潜能并且能够运用这种潜能战胜困难与挫折,拥有心理弹性是一种良好社会适应的表现。应当强调的是,心理弹性并非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心理弹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潜能。一个人即使没有经历消极生活事件也并不能说明不具有心理弹性,而可能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当他们面临挫折、逆境时同样可能会成功应对,只不过会因人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态势而表现出不同水平。
(二)促进心理弹性形成的保护性因素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有的儿童有很好的应对技能,没有被击垮,甚至超过了顺境下儿童的发展水平;另一些儿童则没能很好应对。我们可以把前者称为弹性儿童,把后者称为非弹性儿童。为什么一些儿童表现出了弹性而其他儿童却没有呢?弹性是怎样形成的呢?研究者发现了对弹性形成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一些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所谓保护性因素就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
1.内部保护性因素
内部保护因素指的是个体内部有助于其克服逆境并能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如积极的气质、自我控制和自我价值感、较强的自我效能和成就期望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展望、正确的自我观念等。儿童的个性特点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儿童的个性特点不同,有的儿童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群体的欢迎与接纳,受欢迎的儿童就更加自信,适应变化的能力也更强;有些儿童乐观、外倾、自信,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这些个性特点都是弹性组成要素的重要方面。有了这些弹性因素,在面对不利因素时,他们就有了更多有效的心理资源去应对,心理弹性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有研究发现,弹性儿童明显的特征可以归于四种:(1)弹性儿童更加积极地对待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他们能保持一个强大的自我,并且在与生活中的变量发生交互作用时产生积极的变化,这反过来可以产生正面的反馈并且能够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2)弹性儿童的性格常常比较具有亲和力,能得到别人积极的关注。他们易于接近并且经常与一个看护者或者重要成人有紧密的联系。他们有幽默感和应对技能,能利用自己的内部资源与所处的情景有效地互动。他们得到的注意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并且增强了儿童的自我观念。(3)有弹性的儿童能够接受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他们更善于变不利情境为有利条件,朝一个特殊的目标前进。(4)弹性儿童对生活充满期待,并且能把控好自己的生活,这就使得这些儿童能维持生活的秩序和结构。[5]
一般来说,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即弹性愈大,表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调控能力愈强,适应性水平愈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其社会化和社会适应水平日趋提高与完善的过程,也即是其心理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2.外部保护性因素
外部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家庭保护性因素和社会保护性因素。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所给予的关键性保护性因素对儿童的弹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最初和最重要场所,其环境和氛围是心理弹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融洽的家庭气氛、经常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父母拥有良好的教养方式等均是家庭保护因子。热情及时的照料、精心的抚育和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家庭不和、养育不当和亲子关系不良可能会产生行为及心理危险。家庭以外的因素包括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社会文化等。学校环境中的保护性因子有学校教师提供的支持、成功或快乐的积极经验、与老师和同学有成功的社会关系等。社区环境方面,研究发现成长于较差社区的孩子比成长于较好社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消极的适应结果。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重视教育并保证政策、措施完备、社会环境安定等都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心理弹性的发展。
有了抵御不利处境的个性品质,加上良好的社会支持因素,儿童就会以积极的状态应对挑战,这即是他们心理弹性的表现。而儿童心理弹性的形成又会对以后的经历产生重要影响。有了成功应对的积极体验,在面临更大的挫折时,也就有了成功应对的可能。
(三)心理弹性理论的几种重要效应
1.压力缓冲效应
压力缓冲效应是指一些因素的参与可减缓压力(逆境)的消极影响作用。比如社会支持、胜任感等就具有明显减消心境压抑的作用,具有压力缓冲功能。而生活重压、过度劳累以及糟糕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压力产生的根源。
2.间接链锁效应
间接链锁效应是指一些因素看似与心理功能发展结果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但这些变量的确起了重要作用。比如,研究发现父母离异会使其子女受教育水平受到影响,会使子女患心理疾病、早婚及婚姻破裂的可能性增加,再婚率也偏高,这些结果被认为是以父母离异所造成的结果为中介的。
3.敏化效应和钢化效应
所谓敏化效应是指压力及逆境使得人们今后再经历消极事件时会变得更加脆弱。比如由于有以前的害怕体验,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的消极情景时变得更为脆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反之,钢化效应则是指压力及逆境使得人们今后再经历消极事件时会变得更加坚强。先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即所谓“屡败屡战”、“历久弥坚”。比如一些野外生存训练就是通过使练习者积累经验,从而做到在真正面临生存困境时能从容应对。
二、心理弹性理论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契合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7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提出以后,心理学家的研究视野开始从心理问题转向积极心理塑造,研究重心从变态心理学转向健康心理学、从关注群体中少数心理问题严重的人转向全体的人。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心理问题的应对,而是从积极心理学出发,致力于激发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去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从而促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弹性是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弹性的儿童相对来说社会适应会更加顺利,发展的也会更好。心理弹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相应地,通过干预来帮助人们减少危险和提高心理弹性这两种模式,都能达到发展心理潜能、预防行为障碍、促进良好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心理弹性的这一研究目标正好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相契合,研究者已不像原来那样只关注压力、缺陷和疾病,而是逐渐致力于挖掘个体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弹性的相关因素覆盖了应激与健康心理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品质,比如自尊、自我效能、责任感、成就动机、计划能力等。除了这些内部因素外,研究者还归纳出与弹性有关的外部环境因素,如家庭方面,温馨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等;社会方面,亲密的同伴友谊、安全的学校氛围和和谐的社会环境等,而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提倡的。
三、心理弹性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发展的瓶颈,众多学者和专家都在探讨发展的困境和问题,也对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思路。林崇德教授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应用研究,他还呼吁我们要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心理弹性理论的研究结果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启发意义。
(一)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今时代影响青少年的社会环境是丰富多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当代中小学生出现了一些过去所没有的新问题和新特点:当代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但成长的苦恼不断增加,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学习的机会更多、条件更好了,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了,但学习负担也在不断加重,厌学、逃学情绪在增长;在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心的同时,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等人文精神却出现了缺失;在不断扩大视野、了解世界、广泛获取信息量的同时,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却出现了新问题。[7]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对传统德育观念和方法提出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屡屡发生的一些青少年轻生犯罪问题对新时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抵御挫折的能力是家长、教师和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心理弹性理论的发展为寻求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正确认识儿童的能动性,发展儿童的积极性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数起源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8]这种应急性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等问题出现了、事情发生了,心理健康工作者才出现,而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多。心理弹性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克服困难、自我发展的潜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和发展心理弹性而不是针对个别问题学生进行疏导和治疗。因而在对青少年进行抗挫折教育时,不应简单地把儿童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要认识到他们的主动性,他们有能力自己帮助自己。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儿童是异常坚强的,他们在任何不利处境中也不会被击倒,所以不需要成人的教育和帮助。因为儿童毕竟是发展中的个体,由于自身的孱弱和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他们对压力的抗拒能力不是绝对的,他们虽然有能力帮助自己,但是能力是有限的,不是不需要外界的帮助,而是非常需要外界的帮助。
2.在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学校适应的发展
心理弹性理论指出决定压力及逆境具有敏化或钢化效应最重要方面是,先前的压力经历被认为是否可以控制,是否成功应对过去了,以及这种压力经历是否增加了控制感、自我效能感和自信感。对恐惧治疗的研究表明,躲避恐惧的刺激会使恐怖长期存在下去,而直面它,其结果总是会使恐惧减少或消失。也许这和人们对一些身体疾病的反应是一样的,“愈怕病,病愈甚”。因而,弹性来自于曾经以某种形式与压力抗衡过,机体成功应对过有害于其系统的经历。所以增强学生的对抗挫折的机会并能在抵御挫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者一直在寻求培养学生抵御挫折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是结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其实,心理弹性的培养并不要求教师在课表中再加上一节,它不像专业技能那样,需要对儿童进行专门的训练。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往往多数体现在学生的学校适应方面的能力中,即学生能否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这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如何提高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则只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机会来发展与弹性有关的行为,可以主要从学生的学业适应、人际关系、行为问题、情绪和心理适应等几个方面来衡量。从很小的方面一点一滴地入手,逐渐深入,这样就可以促进弹性的形成。
3.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减小环境的不良影响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是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的研究发现如果有比较好的抚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效的社会支持或者个体积极个性特征的保护,儿童受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但当许多不良因素都发生作用时,克服它们的难度也就随之增大。因此,在增强青少年抵御挫折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对环境加以干预,以减小环境的不良影响。
首先,提供外部生态保护性因素。要从多水平多角度来审视个体成长的环境,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家庭的、社会的以及历史的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应仅仅局限于其中的一个水平(比如家庭或者社会)对儿童进行干预。提供外部生态保护性因素可以改善学生的社会情感等因素,从而增加心理弹性,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其次,要重视学校的作用。在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上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外部资源,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除家庭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培养的工作,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能促进儿童的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意识、自主性等方面的发展。在学校环境中,尤其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强愉悦的心灵感受,使学生在对他人表示友好和关心的同时,受人喜爱和尊敬,从而获得更多的自我满足和社会资源,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不应只是针对个人问题的教育,潜能才是个体发展的源泉与保障。心理健康的本质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问题的消除,还应包括自身积极因素的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越来越多,解决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谋求和谐的社会及家庭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长期以来,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过分追逐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充斥着功利主义和短期效益,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在功利主义影响下,某些学校只开设简单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点缀学校工作的花瓶;目前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大多是以各种心理问题为主。总之忽视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最终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使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牢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职能,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的体验、实践、感悟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方式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调节与体验
根据心理弹性理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才会得到增强。只有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中的消极因素才能被抑制。社会生活有许多行为规范需要人们去遵守、去适应,否则就会处处碰壁。及时地培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可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成熟水平。此外,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持久性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有赖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调节和体验能力的增强可以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发展,增加他们行为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当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后,遇到问题就会以较高的道德水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保持一个战胜困难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心理弹性既存在个体先天生物特质的差异,也受到后天环境、教育与训练的影响,它应视为个体先天与后天的“合金”。一般来说,心理弹性与适应性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即弹性愈大,表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调控能力愈强,适应性水平愈高。一个具有较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表明其在认知、欲求强度、情绪激活、应激方式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均达到了对外界环境的最佳匹配、调控与适应,且能够以最有效的途径外化出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是其心理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其社会化和社会适应水平日趋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心理弹性应视为个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核心变量,同时也是个体人格与认知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背景下,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随时可能遇到困难挫折,如何应对挫折是摆在广大青少年面前的一道难题,帮助青少年解决这一难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心理弹性通过一系列保护性因素对于积极应对不利处境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的规律,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
[1]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5.
[2]谢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3.
[3]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4]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89-96.
[5]郭楠,陈建文.心理弹性——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人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3):4-6.
[6]林崇德.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是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上半月).
[7]陈小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J].人民教育,2007:23.
[8]李小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