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预防与教育

2010-08-15汪少海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综合症青少年信息

汪少海

(天津市华苑职业技术专修学院,天津 300384)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我们便利的同时,其附带的反面影响也日益凸显,而青少年“网瘾综合症”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对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理解入手,分析现状,指出“网瘾综合症”对青少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当前在网络环境下有关对我国青少年成长环境优化以及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以及课外活动教育的一些看法,对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防治有一定借鉴意义。

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环境优化;信息素质教育;课外活动教育

一、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一)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表现

(1)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者中大部分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网络游戏容易让人上瘾,重要原因是游戏本身的吸引力。网络游戏设计题材广泛而新颖,有科幻题材、畅销小说题材;也有惊险刺激的比赛和暴力恐怖的搏杀;网络游戏制作精良,画面比较抽象浪漫,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足以使那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他们越玩越精,不断升级,有的不分昼夜,常常难以自拔。

(2)网上聊天成瘾

网上聊天可以隐去真实身份,因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不必担心实话实说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良后果,也不必担心自己的问题会被人耻笑。青少年可以把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自由地抒发出来,同时还能够得到其他网民的回应,因此,网络聊天更易获得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精神满足。

(3)网络强迫行为成瘾

由于网上超载信息的压力,某些青少年网民倾向于非理性的选择,采用消极的策略,导致选择能力的弱化或不能独立地选择信息,使其完全被网络所支配,行为带有明显的冲动性和盲目性,以至于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最后陷于其中而难以解脱。

(二)成因分析

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1)自控能力欠缺。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3)自我意识强烈。“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青少年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不利环境是导致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1)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青少年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2)家庭环境。当前我国青少年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青少年,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青少年则更多的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二、网瘾综合症的危害

(一)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网瘾综合症”是指由于成瘾者上网时间过长,使得大脑相关的高级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并使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而导致种种疾患,此外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还伴有性情异常改变,如焦虑忧郁、动辄发怒等。同时,由于眼睛过久注视显示屏,可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流泪、适应能力降低等。上网时间过长还会导致手腕关节不适、腰酸背痛、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失眠及心情抑郁等症状。

(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

“网瘾综合症”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一项调查发现,宾夕法尼亚州某个大学里58%的大学生因为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影响了学习。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和留级学生中,有80%的学生系因迷恋网络而成绩下降,上海交大退学或转学的205名学生中,有1/3的学生通不过考试也与无节制上网有关。

(三)危及青少年人身安全和情感生活

网络信息对在现实生活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影响力,他们容易轻信虚拟世界的一切,较容易认同网络社会的行为,故上当受骗的事件时常发生,有时甚至使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损害。

青少年的网恋不仅严重影响学习,而且容易使他们减少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变得孤僻,甚至造成人格分裂。有些大学生由于网恋失意,出现了心理障碍,不得不到精神卫生中心求治,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精神崩溃。

(四)对青少年人格意识和思想的影响

长期流连于虚拟网络社区,经常沉迷于角色转换,对于尚未完成角色社会化的青少年来说,上网将容易产生角色心理问题。同时,网瘾潜在地对人格意识产生负面影响,容易被不良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所影响。大量事例表明,假如对垃圾信息不加控制而一味地接纳,就会逐步影响到人生观、价值观,最终破坏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导致价值取向的错位和人格的变异。

三、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预防与教育

(一)环境优化

第一,要优化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媒体的导向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极大的影响,而今天的各种媒体,影视传播了大量的暴力、色情、沉沦、荒诞、无厘头。道德伦理、科技政治、优良传统显得不堪一击。过于频繁的注重包装和炒作的各种各样的新秀选拔赛让很多青少年以为成功不一定要有扎实的知识底蕴,会让他们变得蠢蠢欲动,浮躁不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恋情片让很多中学生陷入早恋的泥潭。要让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务实、勤奋、上进、不屈不挠、有思想内涵是一件很难的事。确实,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其实都只是社会的缩影,归根结底,社会的道德风尚好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也就好解决了。所以优化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进行正面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兴趣。往往有些老师或家长一发现自己的学生浏览不良信息,马上就是训斥,批评,甚至还可能上报学校,要求对之进行处分,对其进行曝光。这样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激起学生的反抗行为,如果不是出现十分严重的情况,对这一类问题的处理还是不宜太热。青少年学生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期,对“性”有一种莫名的好奇心,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涉“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引导,进行正面教育,讲清利害,通过生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手段,让青少年消除好奇心理,让其自己主动处理好这一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培养孩子掌握书法、美术、舞蹈、计算机等各项技能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第三,加强德育,提高青少年自律意识。青少年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希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并呈现多元化趋势。尽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等优良品德仍受到赞同与发扬,但社会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化倾向对学生产生着不小的错误导向。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突出以德育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提高自律意识,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四,优化理想信念教育,为青少年自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目标是人生的垫脚石,是迈向成功的阶梯。中学是人生的一个最为关键时期,做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拼搏的欲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迈得踏实。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有自己的健康理想,正确追求,认真对待自己前途和理想,为青少年自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第五,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明确自己的责任。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高度的责任意识则是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责任感已经是当今青少年成长中的关键性心理素质,它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四有新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信息素质教育

第一,强化青少年信息道德观念,规范网络伦理行为。

网络属于大众媒体,网络秩序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素质。目前我国网络立法方面尚未完善,信息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因此,要注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规范青少年的网上行为。要教育青少年自觉维护网络文明,树立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抵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面前,要自律、自控、自辨、自我约束,提高免疫力。要做到不制作、传播、利用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不非法进入未经获准系统,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活动等。

第二,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评价和识别能力。

要提高青少年网民的信息判断和鉴别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意识和抗干扰能力。面对网络鱼龙混杂的信息,能分清优劣、辨别美丑、有选择地吸收。善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抵制不良信息。加强网络评论,推荐优秀网页,批评不良站点。提高信息鉴别力,就是要善于识别假象信息、歪曲信息、夸大信息,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提高信息鉴别力,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和技能的培养。

第三,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心理控制能力。

加强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信息控制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控制上网欲望,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对于具有网瘾的青少年,在上网之前首先要明确目的,弄清自己上网到底要做些什么,不要轻易地被某些无关的信息所干扰,同时,能够对信息做出理性的、有效的选择。其次,增强心理控制力。心理控制在个体的身心健康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变量,网瘾综合症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互联网大量的信息失去了判断、选择能力,由此在虚拟的世界里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因而一味地沉溺于其中。要强化控制意识与动机,采用有效的方法,如行为性自我控制、生物反馈、有指导的想像等。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加强沟通,是减少青少年对互联网依赖的途径之一。学校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控系统,控制有网瘾青少年的作息时间,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过滤的能力。

在支持和鼓励青少年运用网络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网络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的力度。依靠技术手段,适时监控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并对网上垃圾及时清理,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建立科学的检测机制,过滤不良的网络信息,防止信息垃圾的入侵。青少年也应该学会利用内容选择平台,掌握在应用层上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的方法,通过过滤软件对有关网络内容进行限制,自觉有效地防范不良信息的毒害。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树立网络“环保”意识,减少网络信息对网络环境的污染程度,防止网络污染导致的心态失衡,逐步克服有关的负面影响,力求技术、社会、心态三位一体和谐发展。

(三)努力转变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

网瘾综合症的青少年其主要的活动工具是电脑,所以决定了其活动局限于室内。为了有效帮助其戒除网瘾,我们不妨将其活动转向室外,转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上来,通过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写作活动、表演活动等把成瘾的媒介隔离开来,引导正常的学习生活。

解除青少年不良嗜好,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如果社会各界对待青少年教育问题都能多一点“一个也不能少”的精神,那么孩子和国家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综合症青少年信息
青少年发明家
关注夹腿综合症
订阅信息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展会信息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牛呕吐综合症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