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心理治疗原则对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2010-08-15吕朝
吕朝
(陇东学院 政法系,甘肃 西峰 745000)
罗杰斯心理治疗原则对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陇东学院 政法系,甘肃 西峰 745000)
罗杰斯心理治疗原则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协助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真诚一致、积极关注和同感理解是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治疗;同感理解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关于心理治疗方面的一些理论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一、协助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作为一个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心理治疗专家”,罗杰斯首先关注的问题是心理治疗要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只停留在探讨病因以及如何解除这些病因上,而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就是获得“建设性的人格改变”,是人格重整的一个过程,即“个人人格结构在表面层次和较深层次上的改变,其改变方向——按临床心理学家一致的看法——是更为整合,较少内部矛盾,有更多的能量可用于有效率的生活;是行为上的改变,从通常认为不太成熟的行为向成熟的行为转变”[1]107,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重整人格、重建自我。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即使人格和谐、自我真实、人性完善与成熟。但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在早期,罗杰斯和大多数人一样,试图从理性的层面帮助当事人改变自我,为他们制定好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不成功。正如罗杰斯所说:“这些方法充其量只是造成一些暂时的转变,要不了多久,所有的进步就烟消云散了。更要命的是,有这样的经过之后,当事人会更加相信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人。”[1]138后来,罗杰斯悟出了“治疗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影响治疗成效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如果治疗者能与被治疗者之间建立一种以被治疗者为中心的“协助关系”,那么,心理治疗就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所谓协助关系,他是这样解释的:“我用‘协助关系’这个术语是指,在关系的两方中,至少有一方存有下述意图:想促进另一方的成长、发展、成熟,想改善对方的能力发挥状况以及他应对生活的能力……换个说法,可以对协助关系这样定义:此关系中有一方或双方都变得更能体验、欣赏,更能表露,更能发挥各个人内在的潜能。”[1]140这实际上就是两个心灵共同创造、重建美好人格的过程。罗杰斯说,这种关系是一切教育或管理工作的根本环节,“若父母能与孩子创造出此心理气氛,孩子会更自主、更懂事和成熟;若教师能与学生创造出此关系,学生会更好学、更爱问、更自律,少焦虑和依赖;若管理者和领导人在其组织中创造出此气氛,部属会更负责、更有创意、更合作,亦更适应新问题。”[1]162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能否构成协助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
二、真诚、关注和同感理解是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罗杰斯创造性地提出了协助关系是助人成长的关键环节这一思想,被学界认为是他对当代心理治疗乃至人本主义最重要的贡献。罗杰斯认为,人们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知道,在双方关系架构下,究竟哪些成分、哪些因素才能使协助关系具有助人成长的功能。罗杰斯经过相当深入地研究后认为:其一是协助者自身的态度,其二是被协助者对于关系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协助者具有什么样的态度并使被协助者有良好的体验呢?罗杰斯提出了6个条件,但关键是以下3个条件。
1.真诚一致。所谓真诚一致,用罗杰斯的话说,就是治疗者在治疗关系范围内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的人,他不戴面具,不以一种修饰过、检查过的面目来面对被治疗者,他能够让被治疗者体会到他是开放的、透明的、毫无保留的。如果治疗者处在这样一种人格状态下,被治疗者就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促使其健康成长。罗杰斯认为,真诚的主要功能是能够产生信任,正如罗杰斯所说:“只有一个人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暴露给对方……知道你的真情实感,这才是真正产生信任的可靠条件。”[1]115但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许多人就只讲一些教条的理论,说一些空洞的官话,这些言行在当事人看来是一种极度不真诚一致的表现。他们的这种态度根本就不可能让被治疗者获得信任感,又怎么能让被治疗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呢?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基本意思就是对一个人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喜欢他(她),爱他(她)。而且这种感受是自然发生的、非强迫出来的。最要紧的,是这种感受并不以对方的某个特点、某个品质或者整体的价值为取舍、为依据,即它是无条件的”[1]116。罗杰斯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意味着对当事人消极的体验,如痛苦、害怕、异常等,像对积极的体验如自豪、满足、自信、关心一样地接纳;对它的表面不一致之处像对表里一致之处一样接纳。它是对当事人的关爱,但又不是一种占有式的关爱,如有些父母对待孩子那样”[1]116。的确,如果一个人无条件地关心、爱、欣赏另一个人,想他人之所想,感他人之所感,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使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被帮助者也深刻体会到了这股巨大的、无私的“温情”,那么被帮助者就必定会发生人格上的一些积极变化。
3.同感理解。所谓同感理解,罗杰斯是这样描述的:“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1]118也就是中国人所讲的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在这里,罗杰斯强调的是要换位思考,他说:“要了解一个人的想法,尤其是要真切地了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进到对方的心里去,而不是站在他之外,去盘问,去推断;是去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而不是去猜测他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只有设身处地把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先搁置起来,换成当事人的视角,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有所体会和了解。”[1]119同感理解之所以有成效,“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看法是,同感理解能够极有力地帮助当事人理清他的思想、感受。当治疗者能够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里去,并且能够在其中自由地徜徉时,治疗者就能够跟当事人做深入的沟通”[1]119,久而久之,就能够促使当事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罗杰斯认为,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这些条件,并且持续一阶段时间,人格的根本性改变就会随之出现。所以,这些条件不仅是使人格得以改变的前提条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
三、罗杰斯心理治疗原则的重要启示
1.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积极建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和谐关系。在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缺少对被教育者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的了解,被教育者也不认识教育者,因而双方难以构成真诚、和谐、友好、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而更多的是怀疑、猜忌、漠视、不信任、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论费多大的事,做多少具体的工作都无济于事。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其对象间的和谐信任关系比做具体的工作要重要得多。当双方建立起了和谐信任的关系后,彼此才能把对方当作朋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才会对被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人格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2.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要积极关注被教育者。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当一方处在强势状态,而另一方处在弱势状态时(如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等),如果教育者再以一个强者的身份对被教育者进行命令、支配和控制,以有形和无形的力量迫使被教育者就范,不从被教育者的立场出发体会他们的处境,帮助他们取得进步,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成效甚微。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要表现出无限的真诚一致,对他们给予积极的关注,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们,并让被教育者真诚地体验到这种关注、关心和关怀,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成效卓著。
3.在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注重完善被教育者的人格。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定的知识体系,没有这样的知识体系,就不能有效地使对方的人格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绝对不是简单地向对方传达这些知识,知识并不等于人格,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并不一定拥有良好的人格。在现实中,知识和人格相分裂者大有人在。这样,如果不考虑当事人的人格变化问题,那么不论思想政治工作者拥有多么完备的知识体系,不论其采用多么高超的手段把知识传递给当事人,都无济于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走进当事人的心灵世界,以教育者的完善人格去整合被教育者的人格,才能使受教育者拥有真实、完善、高尚的自我,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1] 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G416
A
1006-5261(2010)01-0139-02
2009-09-29
吕朝(1965—),男,甘肃庆阳人,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张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