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010-08-15杨雪君
杨雪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杨雪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通过对高职机电专业存在的问题现状分析,提出了机电专业教学改革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构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画演示,增强直观形象性;减少板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教学互动,以技促技等方法。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教师;学生
高职机电类专业,主要面向制造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和管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主要初次就业岗位有:生产一线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安装调试人员,设备维修人员,设备运行管理人员,设备售后服务人员等,提升岗位有: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员、设备主管等。
一、高职机电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培养计划难以适应社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现代化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要求生产者具有多种技能,产品能否保证质量及能否占有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者的要素。因此,社会要求毕业生不仅具有机电专业知识,还要求其熟练掌握其它一些技能。而大部分机电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多,导致学生专业面窄,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教学模式单一,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期组织教学,学生一般不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进度。实践环节弱。学生动手能力差,机电专业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进行培养。而机电课程的实验教学,很少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去安排不同实验,学生的实验内容均相同,并通常是教师指定问题且指定方法。也就是说,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实现教师意图和思想。理论和实践之间没有连贯性,虽然增加了大量的实践课,但学习没有连贯性,衔接不上,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对学生信心不足。实验教学缺少综合性训练,且实验内容无个性化和创造性的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还比较薄弱,实习实训场所和设施的建设难度大。
二、机电专业提高教学的基本方法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构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职机电课程现在讲授的具体技术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未来的要求,解决方案是一方面要加强信息理论、技术原理的系统性基础性教学,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高职机电基础课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已经过时的时候,能有效地自学从而满足制造业新进展的需求。“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应当成为当前高职机电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当今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有许多成功的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它特别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
2.动画演示,增强直观形象性
在机电专业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投影和录像等电教媒体、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形象地将一些微小运动或结构放大演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提高注意力,认真观察思考,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这一点在讲授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时,我的体会尤其深刻。由于压力控制阀(溢流阀)阀芯位置变动量很小,其内部结构复杂,阀芯移动后,内部油路连通情况亦同时改变,这种运动即使参观实际现场也难以观察到。由于课本上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中的阀芯是“死”的。故讲解起来很费力,学生难听懂。利用投影器辅助则可解决这一难题。用投影胶片把阀芯(结构示意图形)放大设计成能够运动的构件。当讲到系统负载变化引起油压变化,从而带动阀芯运动时,即可抽动动片,演示阀芯运动情况,内部油路连通情况亦同时展示于画面上。这样压力变化前后,溢流阀壳体内部油路的连通状态一目了然。需要注意的是:动片抽位的距离要设计精确、合理,片与片之间定位要准确。壳体、阀芯、油液流动示意箭头,可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色染色,以增强视觉效果。
3.减少板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
由于投影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在课前提问,课堂练习、课后总结、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中,均可将板书内容设计在投影胶片上,以节约时间。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投影器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机械制图课中,诸如视图分析、补视图、补缺线题例解答,零件图识读等,均可采用投影辅助教学。《电子线路》、《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中许多电路原理图非常复杂,在黑板上画起来费时费力,而采用投影教学,不仅省时,而且经精心设计后,还可以通过遮盖、叠加等手段增减单元电路或元件符号,进行电路对比分析。既免去了大量书写之劳苦、又使讲课节奏更加紧凑,双边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当然,不能只讲究形式而不顾教学内容之需要。
4.教学互动,以技促技
校企合作的成功除了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以外,还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一种在课堂上传授实际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要师生互动,开展技能方面的大讨论、大演练、大竞赛。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就得深化改革实践课教学的力度,努力构建校企平台,实行厂校联合办学的模式。通过联合办学,厂学互动,实现教学由”封闭”为”开放“,变”死学”为“活学”。从而让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这个愉快欢乐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教育。轻松地掌握到技能;通过联合办学,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这个战场上有所学、有所练,渐渐由”学会”到“会学”,真正了解到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熟悉企业各种新设备,掌握各种新技能,做到学为所求,学以致用;通过联合办学。缩短了厂校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企校之间、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学生不断将掌握到技能加以提炼、升华,从而不断地为企业生产开拓创新。因此,构筑校企平台,实行厂校联合办学,这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院机电专业经过多年探索初步做到了理论教学解决学生“知不知”的问题。实验实训教学解决学生“会不会”的问题,第三学期考中级技能等级证解决学生“熟不熟”的问题,第四学期考高级技能等级证和第五学期顶岗实习解决学生“精不精”的问题。我们深知,机电专业教学教改课题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美地完成的,我们将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的办法,稳步推进改革步伐,以利于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一定要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应对就业竞争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1]韦林.高职机电设备类专业《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改革[J].装备制造技术,2009-3.
[2]方泳泽.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姚舜英.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台州学院学报, 2OO4-12.
[4]张玉光.巧用电教手段改进专业课教学[J].教学研究.
[5]陈建荣.校企合作机电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湖南农机,2008-07.
[6]黄建科.高职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责任编辑:张振家
G718
A
1009-1890(2010)03-0055-02
2010-06-25
杨雪君(1972-),男,湖北襄樊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