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干部的培养,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2010-08-15张磊
张磊
(西南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干部的培养,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张磊
(西南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大学生党员、干部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校实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各高校要多途径、多举措地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培养,使其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更大的作用。
和谐校园 学生党员 学生干部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培养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的校园;是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校园;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的育人环境。
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育人的目标,也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目的。学生党员、干部是大学生的先进分子,既是受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高校不仅面临着扩招带来的自身建设的不足,还面临着新一代大学生价值观模糊、理想信念淡化、辨别是非能力差等多种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深入,重视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及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党建方面,原有的党员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党员标准的具体把握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党员入党后出现党员意识淡化、要求放松等问题;部分党员认为是由于缺少平台,而导致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等方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亦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学生干部的新老结合不顺畅;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不当;个人表现欲强,团队协作能力差;部分学生干部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等。
三、构建和谐校园要求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培养
(一)加强学生党员培养。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公众人物”,其先锋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党员的形象乃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下,应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党员成为广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榜样。
1.强化队伍建设,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基层党支部,严格选拔培养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从制度上切实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同时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参加到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还要加强党支部的建设,重视学生党支部委员的培养与选拔,切实发挥支部委员作用。
2.加强大学生党的基本理论学习,严把入党关。
面对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但入党动机不端正、对自身要求不严格、入党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理论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党性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工程。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创新工作形势,利用网络、橱窗、广播电视等传媒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宣传,通过报告会、征文、演讲、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调动学生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要多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亲身实践党的理论知识。
学校在党员发展中应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把学生党员的质量关,切忌把学生党员数量作为衡量学校学生思想状况的标准;要严格入党程序,使党员在入党过程中接受教育;要利用两周一次的组织生活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党员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从思想上真正入党,使他们有意识地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本色;要严格要求学生党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服务同学,把先进的思想表现在行动中,带动所有同学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3.搭建平台,设立党员示范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实践机制,为大学生党员搭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一是可以将支部活动与院系团总支、学生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突出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骨干作用,避免学生支部活动资源短缺的缺陷。二是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要求学生党员切实投身于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服务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三是在校园内设置示范岗位,拓展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在校园设立党员学习岗、服务岗、宣传岗等,将学生党员分配到各个岗位。一方面让学生党员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和评议,加强其党性修养,强化党性教育和实践,另一方面使学生党员发挥其在带动广大同学专业学习与拓展、党的基本理论的宣传和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服务广大同学。
同时党组织要充分挖掘优秀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树立学习典型,予以宣传,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激励作用,使广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榜样。
4.注重现实性,将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社会及个人发展相结合。
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特别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大学生党员教育要与社会相适应,要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大学生党员相比其他同学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将党的相关教育内容穿插其中,比如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对毕业生党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将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穿插其中,对大学生党员的成才将带来诸多的益处。
5.建立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建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机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通过在党员中经常性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切实做好以上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创新实践,构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等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党校,主题组织生活,社会实践教育,党的知识竞赛、演讲和辩论等各种形式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促进全体学生党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
高校的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学生党建办、分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班干部等。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面对新思潮的冲击给高校带来的复杂的环境,要构建和谐校园,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的学生干部队伍。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重任。学生干部的工作大多是在辅导员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所以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严格选拔、精心培养,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这对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完善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首先,要规范选拔程序,建立公平竞争的选拔机制。无论是学生会还是班级学生干部选拔,其选拔程序是否规范,竞争机制是否公平都既关系到学生干部队伍的对外形象,又牵涉到人才的去留问题。其次,要不拘一格,善于利用人才,特别是在体育、文艺、宣传方面,能够允其小过,使其“人尽其能”。再次,学生干部的培养要注意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稳步前进。这样既可以避免老干部“厌事”情绪,又能够使新学生干部得到充足的锻炼,尽得老辈的优势,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完善学生干部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在考核评价时,要把握“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在考评基础上,要实行合理的激励机制,树立学生干部典型、表彰先进,增强学生干部的荣誉感,激发工作热情。
3.勇于创新,改进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
在工作中,要不拘泥形式,鼓励学生干部独立开展工作,挖掘他们的潜力与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同时在工作中也要帮助学生干部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使他们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要鼓励学生干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亲身走入社会,在实践中探索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4.加强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班级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学生的奖、勤、助、贷等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所以班级学生干部承担着比其他任何学生干部更大的责任和压力。正因为如此,许多同学不愿意担任班级学生干部而且不能够理解和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影响到班级的建设。针对这种情况,各个班级单位可以适时实行 “常任班委+流动班委”的制度,即班级在保留常规班团委(常任班委)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各自分时间段组建自己的班委(流动班委)团队,按照班级总体规划,完成班级的阶段性工作,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常任班委负责承担对流动班委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的职责。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支持班委的工作,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三)构建整体化教育模式,党建团建协调发展。
党建与团建协调发展,同步进行。学生干部岗位为党员提供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赖于学生党建,在党总支、党支部的统一协调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两者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新时期的艰巨任务。高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为学生党员、干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学生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政治思想上的先进性,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师生桥梁作用和在重大事件中的骨干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贡献。
[1]陈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党史党建,2009,(14).
[2]姜乃永.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J].文教资料,2009.6,(18).
[3]叶莉.党员创先锋,和谐在校园[J].陕西教育,2009.7.
[4]周成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育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2).
[5]高渊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J]科技资讯,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