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学一体化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模式
2010-08-15毛春燕牛彦辉
毛春燕,牛彦辉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构建工学一体化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模式
毛春燕,牛彦辉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工学一体化;教育模式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上,有两次特殊的机遇。第一次是在民国初年,民族资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初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许多教育家和实业家应时代需要,大力提倡职业教育,黄炎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职业教育学校,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职业教育思想,成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先锋和楷模。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使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次大好时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的社会背景与黄炎培所处的时代有很大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层次提高,但是黄炎培早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职业教育理念,对于构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模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以医药卫生岗位需求为标准,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熟练操作技能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这就要求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体现卫生职业教育属性和特点,切实有效、自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与医药卫生行业实际需求接轨、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接轨、与职业资格认证接轨,构建由课程设置工学一体化、教学环境工学一体化和职业资格工学一体化组成的工学一体化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模式。
1 课程设置工学一体化
课程设置工学一体化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逆向设计原理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分析,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对卫生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有了新的要求,现代医药卫生行业中最需要的是既具有专业技术理论又有较高操作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恰恰是目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难以培养的,因此传统的学历教育、改良化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和原有的技术等级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卫生职业岗位。为此,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要围绕卫生职业岗位的具体功能、作用及其必须完成和处理的事务以及所需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操作能力、必备知识,结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前提,设计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模块。这些专业课程模块和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程及人文素养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可建立任务引领型、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前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进行顶岗实习”。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应是“四层三段一主线”。即课程结构为四层: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实习课程模块;课程学习阶段为三段: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进行顶岗实习;课程设置贯穿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这条主线。
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突出课程设置贯穿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这条主线。在对专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医药卫生行业背景,分别从数量、质量方面分析专业的社会需求,以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析,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设置课程,每门课程确定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要素,课程教学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要素展开。
2 教学环境工学一体化
教学环境工学一体化就是指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要与课程设置工学一体化相匹配,形成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零距离”的教学环境。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建设,一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具有工学一体化特色的、模拟真实工作场景(模拟病房、模拟药房、模拟生产车间)的实训基地建设,如建设护理实训中心、药学实训中心、针灸推拿实训中心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实验、虚拟工艺、虚拟诊疗过程,增强实训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工学一体化的特点。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一方面通过调研、论证,与相适宜的医药卫生机构和康复保健机构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校企合作协议,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与顶岗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共同研发工学一体化实习教学方案和管理运作机制,逐步构建实习教学和就业指导有机联系的工学一体化运作机制。
3 职业资格工学一体化
职业资格工学一体化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课程设置工学一体化为依托,建立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一体化的“双证书”的职业教育机制。将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理论内容进行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考试与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理论考试合二为一;在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将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操”部分、用人单位岗前培训内容三者进行整合,专门开设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进行专业综合训练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技能考核、岗前培训考核,“三合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岗前培训证书,从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双证书”职业教育机制,促使学生取得“双证书”或“多证书”,实现职业资格工学一体化,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工学一体化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模式的确立是工学结合和合作的切入点,也是实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可使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贴近医药卫生行业需求,有利于专业建设和特色办学;工学一体化新模式将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课程设置、教学环境、职业资格整合为一体,扩充、深化和丰富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让学生在各种实例的引导下,在不同课程模块、不同实训场所以及不同学习阶段,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及其应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拓宽专业适应面,促进学生就业。建构工学一体化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模式涉及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特别是专业课程模块设计、教学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需在工学一体化新模式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
[1]毛春燕.中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甘肃中医,2008,(1):50~52.
G710
A
1671-1246(2010)07-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