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教育个案分析活动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

2010-08-15付百红冯静茹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个案校本德育

付百红,邓 婵,冯静茹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开展教育个案分析活动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

付百红,邓 婵,冯静茹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教育个案分析是班主任对其德育活动中具有价值性经验的回顾性总结。班主任个案分析的校本管理机制,既是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也是开展校本德育研究的基础环节。

个案分析;班主任;专业能力

1 教育个案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个案是参与者在德育活动中行为表达和传递的生动、具体的情景。在及时捕捉和再现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一情景中具有德育指导性价值的瞬时信息进行回顾性总结即为教育个案分析。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教育个案是班主任德育活动中存在的客观资源,而个案分析是班主任自觉挖掘,甚至主动“导演”的实践活动。其价值在于:其实践结果,对班主任个体来讲,是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德育研究素质的养成;对校本德育来讲,既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途经,也是开展校本德育研究重要的素材积累。个案分析是提升班主任职业素质的基本途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潜在诉求

班主任专业能力是指班主任从事学生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基本职业素养,综合体现为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策划与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德育研究能力、学生心理洞察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反思与批判能力、创新能力等。开展个案分析活动对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的作用,第一层面主要是对其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的提高,第二层面则侧重于科研能力、学生心理洞察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层面是班主任敬业精神、职业情操、反思与批判能力的升华与追求。此外,个案分析也是班主任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的途径。

作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个案分析是近年来针对我校班主任队伍构成现状和生源现实,所形成的班主任队伍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机制。我校从设立专职班主任岗位开始,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班主任队伍整体素养相对较弱。同时,对生源素质的预知和准确把握,是顺利开展德育与学生管理的前提。因此,需将班主任适应性及其动态性提升的理念融入具体的班级管理制度中,组织、指导班主任主动、自觉地研究学生,研究其教育行为。因此,这一具有瞬时性、针对性的个案分析活动,为班主任的成长与成熟提供了实践平台。

1.2 是开展校本德育研究的素材积累

综上所述,班主任科研能力是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的标志。这一能力源于对实践的感悟和积累,脱离了现实素材的德育研究,是空洞、无效的。而个案分析是来自德育实践情景的叙事性研究,其最大特点就是素材背景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基于此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对校本德育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同时,来自学生实际,来自德育参与者实践的行为研究,也是最能体现校本德育研究的基本素材。

1.3 是构建校园和谐德育的重要活动

以生为本、德育为先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开展校本德育研究是构建校园和谐德育的重要活动,和谐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心灵美好、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只有善于研究学生,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客观需求,开展德育活动才能有效,而有效的德育就是和谐的德育。教育个案是班主任亲身体验的真实过程,是师生互动中参与者思想的自然流露。对德育活动中具有经验总结、教训汲取、挖掘学生潜能、反思自己的价值性瞬间予以捕捉和整理,其过程就是和谐德育的开始。

2 教育个案分析的方法

2.1 个案分析中易出现的误区和纠正措施

我们在对班主任个案分析资料检查和相关活动中发现,目前我校班主任个案分析活动中,在以下几方面有认识和实践的误区,即重对成功经验的总结,轻对失败教训的反思;重对问题学生的帮扶,轻对一般学生的洞察;重对完整性情节的获取,轻对单元元素(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行为等)的捕捉;重个体教育事例,轻班级管理活动;重本班级直接体验,轻其他班级、其他组织的间接经验获取;重师生情景,轻师师情景(包括家长沟通与教育)等。从全员德育的角度审视,用和谐德育的目标尺量,其个案分析活动不够全面。

首先,从参与者来讲,德育活动的参与者所构成的互动链包括师生、生生、师师、班级间、小团体间。其次,个案分析的内容除了对学生的个体教育外,还包括班级管理活动、班干部指导活动、主题班会策划、业务工作、家长联系沟通等。再次,个案是用来研究分析与感悟的,因此,不可能只是成功经验的总结,还应有失败教训的总结,班主任应在反思与批判中变得成熟与优秀。最后,在个案文体与格式上,个案分析基本属于叙事与议论文体,要求叙事直观感性、生动真实,议论简洁明了;在内容上,不拘泥一事一记,可以一案一例,多案一例,多事多角色对比,历史的追忆与现实对接等。总之,个案分析作为班主任有意识、主动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种活动,其涉及范围是无限的,只要班主任的感知是真实的、感悟是切实的,分析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都会对今后德育有促进作用。

2.2 个案的形成特点与班主任能力的提升方法

从本质上讲,个案不存在优劣之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的不是文采飞扬、逻辑严谨的纸上文章,而是即时的德育效益。然而,成为德育工作者提升和分享的素材,有必要将德育意志与理念体现在文案中。因此,优秀个案首先是校本真实的活动,禁忌抄袭和杜撰;其次是有血有肉,细节中藏有大道理,叙事中隐含德育本质;再次能反映当前班主任的困惑与共同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最后,用于分享与交流的个案,需有好的导语和结论性结尾。

根据近年来对班主任开展个案分析活动的总结,我们发现以下几点有助于班主任个案分析能力的提升。一是树立“三个意识”,即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和谐的大德育意识,团队分享意识和共同进步意识;二是坚持“四个结合”,即把“我”所思所做和学生所思所做结合起来,把事实性描述(直白、生动、细致、感性)与概括性描述结合起来,把主观理性的抽象思考与有血有肉的细节、小处结合起来,把自身体验与身边资源整合、借鉴结合起来;三是养成“五个习惯”,即养成善于瞬时捕捉、善于体验感悟、善于随时设题、善于收集积累和善于及时总结的习惯。

3 个案分析活动的服务机制

我校从提倡班主任开展教育个案分析活动起,到将其确定为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的基本管理制度的过程,是我们不断探索和谐德育,建立班主任适应性素质支撑体系的重要实践环节。

(1)从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活动入手,如开展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测试、主题班会听课评价与策划分享、班主任德育研讨会、新生班级调查活动、学生情况家长告知书、家长来信分析、新任班主任事例性工作总结、班主任例会和培训活动中的学情分析等,让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萌发意识、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2)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细致琐碎,既要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又要符合班主任群体的实际。针对我校班主任群体构成特点,我们认为,个案分析应采取分层分类管理的方式,如对年轻、资历浅的班主任,侧重于定量过程,加强练兵,要求其严格按照量化考核指标,按时完成个案分析基本任务;而对历任、资历丰富的班主任,侧重于定性升化,将考量的重点放在其科研活动开展和经验传授上。基于此,目前我校的个案分析活动,在如何真正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3)将管理者的服务点放在日常工作的沟通、指导和提示、点拨上,以更有利于班主任开展个案分析活动。班主任汇报工

作、解决问题或寻求指导时,经常会发现特别好的个案素材,笔者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已经对教育情景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感悟、看法、争论等非正式性的“头脑风暴”都会在不经意间给参与者带来一些德育理念、教育经验和管理办法的思想火花。年轻、资历浅的班主任思想活跃、想法丰富,但自觉探究意识、习惯和经验还不够,给予其提醒的帮助效果,比生硬的检查要好得多。这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乐于坚持的一项管理与服务活动。

G451.6

B

1671-1246(2010)07-0030-03

猜你喜欢

个案校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