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意识培养为基点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2010-08-15周秀娟
周秀娟
(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以责任意识培养为基点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周秀娟
(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从德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构建以责任意识培养为基点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该体系包括责任意识养成机制、责任意识培养实施体系、责任意识培养遵循的原则。
责任意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德育是指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而对学生实施的品德教育。因其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国一直贯彻德育,但学校德育教学的“休克鱼”状态、学生道德素质的缺乏还是让人十分痛心,中职学校及其学生更为突出[1]。尽管中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但笔者认为让学生具有责任意识远胜于具备专业能力,正如莫斯科大学创始人罗蒙诺索夫所说:“知识如果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中,无异于疯子手持利剑!”其意为:人无才,德可补;人无德,才不可补。由此可见,责任意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 德育的本质属性
德育的核心理念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塑造道德文化,造就道德生活。而所有高尚的道德表现形式是一个字:爱。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爱、对自然的爱、对集体的爱、对他人的爱、对自己的爱。而爱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或者它隐含的机制是什么?答案是责任,即对祖国、对历史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责任,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因此,可以将一切德育归结为一个最基本的点:责任的教育。它是道德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在学校教育中,将责任的意识内化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形成对任何事、任何人负责的习惯,“事事负责,处处负责”,这就是学校德育追求的基本目标。
2 责任意识养成机制
2.1 责任意识
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以责任为基础和前提。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精忠报国”体现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意识。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了一个女儿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划分,也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认识。根据《汉语大词典》,“责任”一词有三重涵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份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时应承担的过失。就中职生而言,更应全面加强责任意识培养。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工作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弱,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有责任意识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2.2 责任意识养成机制
内在心理机制。美国学者H·C·凯尔曼(H·C·Kelmen)认为,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顺从、认同和内化。也就是说,引发学生关注、同感、内化,把认知内化为内因、内因转化为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这就是德育工作的开始。认知内化为内因、内因转化为动机是核心,动机产生行为是落脚点。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固有的心理机制源自人(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它是一种主客观之间内化式的感应。鉴于责任意识培养是德育工作的基点,因而德育工作的普遍心理机制同样适用于中职生责任意识的养成。
外在强力机制。人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儿童到青少年,其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中职生还不具备完全自主辨别世界的能力,其对世界的认识处于非理性状态,因此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依靠学生自身,还需外界强力机制的正确引导。故此,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必须在严格遵守德育固有心理机制的同时,兼顾外在强力机制,用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2]。
3 责任意识培养实施体系
3.1 学生发展的“五个阶梯”目标
(1)目标阶梯之一: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
(2)目标阶梯之二:对他人负责。尊重与接纳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3)目标阶梯之三:对集体负责。主动关心和爱护集体,珍视集体荣誉,参加集体活动时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动为集体发展贡献力量。
(4)目标阶梯之四:对家庭负责。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5)目标阶梯之五: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讲爱心与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爱护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3.2 责任意识培养重点内容的顺序和操作载体
(1)第一层次:感受现实,增强学习责任感。了解社会关爱,努力学习。操作载体:新生入学教育(军训、行为规范教育);访谈有关人士(校内: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校级领导;校外:政府官员、社会贤达、家长代表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时代对人才的呼唤,思考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的人生设计;参加党课学习,开展党章学习小组活动[3]。
(2)第二层次:从小事做起,在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责任。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竞争岗位(设立多层面工作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岗位评价(从社会服务、行为规范、学习等方面评优表彰)。
(3)第三层次:与长辈对话,理解家庭责任。呼唤真诚的理解,渴望亲情的牵手。营造学校、家庭教育和谐互动的教育模式。学生与家长书面交流、直接对话(节假日、双休日做家务等活动)进一步增进两代人的情感,体验为家庭尽责的愉悦,并把学习与承担家庭责任联系起来。
(4)第四层次:德育教学的课改,坚定对生活的责任意识。直面教育改革,增强自身能力。课改的方向是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和教师都是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提倡接受性、体验性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报告会,开拓视野,提高鉴赏品位,促使学生反思人生。
(5)第五层次:探究生命的意义,明确生活责任。关注祖国和人类的命运,让小我融入社会。根据毕业班学生特点,以做全校榜样为目标设计活动;提倡助人为乐精神,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学习困难的同学,使其带着对生活的不同理解,走向社会,走近弱势群体。
(6)第六层次:走向明天,将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履行公民义务,承担公民责任。开展共青团致辞、前辈的祝福、成人的心声、党的祝愿及宣读自己的理想等毕业班特色教育活动,使学生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人民走出去。
4 责任意识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21世纪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趋势决定了责任意识培养的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将来能立足与生存于社会的品质和个人责任感及社会使命感。
(2)科学性原则。任何一种发展目标的制定都具有科学性,责任意识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的制定要遵循教育及学生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4]。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即责任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教育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层次。制定各个年级教育目标时,既要注重阶段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注重目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操作性原则。即目标要有可行性,能够根据各年级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案。
(5)渗透性原则。即对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仅限于口头的说教,而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校管理中,渗透到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到学校开展的活动中[5]。
(6)激励性原则。即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要多引导、鼓励、表扬,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在学校让学生收获责任,明天他们会变得更坚强、勇敢,懂得关怀和理解他人,更能促进社会稳健地发展。身负责任,就是胸怀生命的信念。
[1]钟丽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15.
[2]凌新华.社会化角度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5):23.
[3]杜萍.德育工作细微品性刍论[J].教育研究,2005,(10):19.
[4]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吴昌烈.听,孩子们心里流淌的歌[N].中国教育报,2006-01-09(3).
G416
B
1671-1246(2010)13-01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