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高职教育个性构建语文课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2010-08-15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五年制课程内容语文课

施 弘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江苏 淮安 223001)

彰显高职教育个性构建语文课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施 弘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江苏 淮安 223001)

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新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语文学科特性与职业教育特性相统一的原则,使高职教育的语文课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以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具体而言,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应由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序列、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阅读与欣赏序列、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序列构成。

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课程内容;改革

语文课是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对于完成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语文课彰显高职教育个性,深化课程内容改革进行探讨。

1 深化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内容体系改革的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人们对高职教育课程理论的一些问题有了广泛的认同。

(1)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语文课,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其功能在于基础性、应用性(职业性)和发展性。

(2)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语文课不同,高职教育的语文课在其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遵循浅显性、广泛性和生活性原则。

(3)在课程内容的改革取向上,应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相融合,即删减繁、难、偏、旧的内容,增加时代性、生活性和专业性强的内容,并精选学生终身必备的知识和专业必需的知识。

(4)五年制高职教育在层次上属于大专学历。因此语文课的课程内容要与中等教育有所差异,要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匹配。

从上述理念出发,反观我们现行的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内容,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我们要深化语文课内容体系的改革,构建符合上述理念和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内容体系。

2 改革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内容体系的依据

构建语文课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既不能囿于传统,因循守旧,“换汤不换药”;也不能推倒重来,搞“花样文章”,脱离高职学生和教师的实际。

我们期待的高职语文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与初中的语文内容相衔接、与高中的语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相沟通、与职业教育的特性相符合、与五年一贯制高等学历教育的层次相对等。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2.1 在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加大职业应用文比重,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其中阅读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阅读教学承担着教会学生阅读的任务,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所获得的阅读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阅读教学统帅着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听说教学。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未来学家约·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5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注意。其中之一便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可见,读和写作为重要的技能、技巧是每个处于现代信息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因此,在高职教育语文课中将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占据课程内容的半壁江山,是十分顺理成章的。

问题是,以往在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知识指点、范例学习与技能训练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大文体的比例不尽合理。从高职教育的特性来看,我们应该大幅度提高应用文的比例,增加职业应用文的比重,使学生“学了语文将来有用”。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考虑到的。

2.2 改文学作品教学为中国文学教学,与高等教育接轨

文学作品历来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占语文教学全部内容的25%。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语言运用的成功范例,又是作家艺术美的创造活动的结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思想品德的熏陶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职语文也不例外。问题是,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该以何种方式组织成为学习的对象?这是值得我们反复研究的。教育者需要从教学目的、受教育者的水平、教学的效果等几方面统筹考虑。初、高中阶段的通常做法是,以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体裁为组织标准来选择学习的材料。至今为止,高职教育的语文课也是如此。如今我们有必要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对此进行改革。

我们的改革基本思路是:像大学语文课那样,按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首先,将文学分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两部分,当然以前者为主;其次,中国文学部分按历史时期(朝代顺序)编排章节;再次,每个章节(单元)突出这个时期的代表体裁,并兼顾其他。例如,在唐代文学中突出诗歌,兼顾散文和传奇小说。这样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好处在于:第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教学的效果更好。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课上对文学名作的学习,就不再仅仅是对语言材料的学习,或者是孤立、零碎的欣赏,而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其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纲要式的认识;第二,使学生过去已知的文学常识找到了相应的位置,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从学生角度出发来改革学习内容的结果,有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明地建立起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还强化了文学作品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

这样,高职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教学,便可以称为中国文学教学和外国文学教学,或简称中外文学教学。如此改革,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便能够与大学语文相接轨,具备了高等教育的特质。

2.3 取消文言文教学,以降低语文教学的难度

文言文也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现行的高职语文课也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大约占25%。从我们多年的教学实际效果看,高职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是不成功的,这部分内容明显是属于“繁、难、偏、旧”的。如果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我们认为,高职语文课中没有必要进行文言文教学。因此,我们提出取消文言文教学的建议,将对文言文的讲授融入中国文学的内容中进行,在中国文学的古代文学作品部分,完成文言文教学的部分任务。

2.4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一直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弱项,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职业人与他人沟通时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因此,高职语文课的改革应该高度重视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在构建语文学科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时,要花大力气研究,对此给予必要的重视。

3 构建高职语文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的设想

按照上述改革思路,我们对构建五年制高职语文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下列设想。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的课程内容应该由以下3个序列组成。

3.1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序列

(1)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人物传记、通讯和报告文学。(2)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科技说明文。(3)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序言和读后感、评论文、科学论文。(4)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计划和总结、社交用文和职业用文、调查报告、综述、医学论文。

3.2 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阅读与欣赏序列

(1)中国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历史散文、哲理散文。(2)中国汉魏晋文学:历史散文、汉乐府诗、志人小说、五言诗。(3)中国唐代文学:诗、散文、传奇小说。(4)中国宋代文学:词、散文、话本小说、诗。(5)中国元代和明代文学:杂剧、章回小说、散曲、散文。(6)中国清代文学: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7)中国现代文学:小说、诗、剧本、散文。(8)中国当代文学: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9)20世纪前的外国文学:剧本、小说、诗、散文。(10)20世纪后的外国文学:小说、影视剧本、诗、散文。

3.3 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序列

有 4个训练项目:(1)复述与朗读。(2)讲解与演讲。(3)专题讨论与辩论。(4)即席发言与自我推荐。

总而言之,五年制高职语文课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语文学科特性与职业教育特性相统一的原则,使高职教育的语文课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以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大目标,这便是我们推进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G640

A

1671-1246(2010)06-0013-02

猜你喜欢

五年制课程内容语文课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