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

2010-08-15张秀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职业道德德育

张秀娟

(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新时期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

张秀娟

(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护患关系的建立,关系到个人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是学生将来在职场中成功扮演护理人员角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

1 护理专业职业道德社会化的涵义

所谓护理专业职业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在某一特定社会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职业道德社会化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中,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今天随着我国公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对健康的理解与要求不再是无病即健康,而是要达到身心健康等更多的目标。而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使现代护理工作的内容、任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对护理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道德规范(如忠实的执行医嘱)已无法适应和调节已经变化或正在改变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1]。因此新时期对护理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即热爱护理专业,忠诚奉献;尊重患者,一视同仁;遵纪守法,严格操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互尊互助,团结协作。这一切就决定了学校对在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必须以此为标准。

2 加强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重要性

2.1 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是预期社会化的要求

预期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为承担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2]。现代社会的护理人员必须受过专门的护理教育,这种教育既包括职业理论与技能教育,也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由此看来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社会化教育可以说是从其进入学校学习的那一天便已开始。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便构成了其职业道德社会化的第一个阶段,即预期社会化阶段。学生通过参加学校德育的学习,将现代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预期社会化的完成,意味着其具备了成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资格。当然随着未来护理事业实践的深入,职业道德社会化还要进入继续社会化的新阶段,此时职业道德预期社会化的成果,就成为职业道德继续社会化的基础。

2.2 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是助其成才与顺利就业的需要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不只是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强调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等道德品质。而在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道德状况又如何呢?目前多数学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道德缺陷。如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自信心与责任心,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职业理想,对职业的认识模糊等,这样的道德面貌显然是与现代社会对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合作精神,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等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不符合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而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所以加强对在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是卫生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3 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是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与成就事业的需要

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其顺利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是通过对道德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最后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的过程来实现的。由此看来,加强对在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3 加强在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1 营造校园职业道德教育氛围

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全员育人思想理念的宣传教育,纠正在个别教职工中存在的“德育工作是德育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与他人无关”的错误观念,形成“全员德育、岗位育人”的思想意识和自觉的职业行为。以广大教职工的认真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和工作中的和谐互助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去影响、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激发德育教师自觉更新专业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德育手段,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德育教师队伍;通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让师生相互沟通思想,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活动。

环境可以陶冶人,环境可以规范人,环境可以感化人[3]。所以学校可以根据中职护理专业的特征、学生的特征和学校的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校园环境设计,设计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在校园建筑设施中要融入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元素,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得以提升。

3.2 建立家校和谐沟通的有效途径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的道德观与道德行为的表现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学校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是要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和学生的家庭建立和谐畅通的教育渠道。首先,帮助学生家长建立和谐家庭,完善家庭教育功能。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父母文化素质较低,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方式多表现为简单、粗暴,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等问题,因此,学校有义务帮助学生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帮助他们建立和谐友爱、沟通理解的家庭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的活动中来。其次,创建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制订完善的家校联系制度,要定期开家长会并进行家访,开通家长网络学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状况。发动和号召家长将家庭德育和学校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相结合,共同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劳动者,而合格的社会劳动者既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还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加强对在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化教育,有利于促进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成才与顺利就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吴世芬,钟一萍.护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李逸凡.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G40-03

A

1671-1246(2010)06-0082-02

猜你喜欢

社会化职业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