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2010-08-15张巧玲杨金友
张巧玲,杨金友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 223300)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张巧玲,杨金友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 223300)
分析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考试内容、题型及报考条件方面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以促进护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我国已开展了十几年,由于其考试内容是以中等卫(护)校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因此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对护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反馈[1],其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从中活化教学思维、寻找教学重点[2]。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题型及报考条件等方面的改革直接影响了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现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1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
1.1 考试内容的改革
自1995年开始正式开展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至200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为5个科目: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分2个半天考试。200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轨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为4个科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4个半天考试。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的考试内容分列在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3个科目中,在专业实践能力考试中全部为护理学基本知识。1997年以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增加了护理程序的内容[3]。
1.2 考试题型的改革
1995年开始开展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时题型为Al、A2、X型题,1996年后增加B型和C型题,后来调整为Al、A2、A3、A4、B1、X型题,其中A2、A3、A4型为病例分析题,Al、B1、X型题分别为单选、配伍及多选题,考题要求多以判断、分析为主[4]。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护士执业考试题型演变为Al、A2、A3、A4、B1型题。
1.3 报考条件的改革
2008年之前根据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方法规定,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者,报名时需交验:毕业证书、身份证明、临床试用证明。考试时间为每年4~5月份,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当年不能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的新《护士条例》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护士执业时应当具备经执业注册取得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申请护士执业资格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及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及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3)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4)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依据新规定,毕业生当年可以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2008年10月份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专为应届毕业生增加了一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后仍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仍为4~5月份。
2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2.1 遏制非正规办学
自1995年我国开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来,由于考试规定具有国家承认学历者方可报考,因此考试遏制了非正规办学,保证了正规办学的健康发展[5],这样有利于提高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护士素质。
2.2 规范护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就是使每位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就业,因此,要以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为基础来制订教学计划,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准入要求接轨[6]。以执业资格考试的要点为基点,把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范围和程度,规范教学。
2.3 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表现为试题越来越活,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融会贯通,这样能够反馈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水平,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冲击,这就要求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考试方法应和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4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提倡“3个讲”,即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通过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2.4 促进在职护士培训,间接反馈护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在2008年以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在考生毕业即将满1年时进行,因此考试成绩既反馈了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又反馈了考生毕业后接受培训的情况。卫生部制定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7]也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之一。因此,有些学校较为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关如何加强考前辅导等内容时有文献报道,而有些学校对此并未予以足够重视,主要是因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学校的影响具有时间的滞后性。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开始扩招以来,中招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校学生的生源普遍较差,学校及教师没有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且缺乏直接的评价指标,使护理职业教育质量曾一度下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护士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2.5 直接反馈护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护理职业教育发展
2008年新《护士条例》颁布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学生在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考试,并可获“双证”(毕业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有较大压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直接、及时地反馈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为教学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最终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对全省护理职业学校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进行排名,自此,各护理职业学校高度重视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应对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大大促进了江苏省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
2.6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新《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让在校学生清楚认识到毕业时必须持有毕业证书和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才能就业,从而使学生重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样学生在校期间以及实习阶段才会有意识地自觉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3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护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前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护理职业学校同样如此,但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护士的素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从学生刚刚迈进护理职业学校那一天起,素质教育就应启动,应注重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受到职业道德、礼仪规范等专业文化的熏陶。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3种能力”,以人为本即学校以学生为本,护生以患者为本;“3种能力”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重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反馈了教学质量。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质量并不仅仅指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情况。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从基础抓起。基础理论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
3.3 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纲加强护理专业课的学习
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为基础来制订教学计划,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准入要求接轨。目前衡量护理教学质量的指标有2个:一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二是护理技能大赛。前者反馈的是护理理论教学的总体水平,而后者反馈的是实践教学精英水平。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针对岗位实际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安排综合训练课程和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真正做到教学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接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关系到护理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护理职业教育应在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积极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以此为契机,狠抓教学质量,以促进护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1]李玉芝,张俊敏.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应试方法指导[J].继续医学教育,1996,10(1):42.
[2]苏桦,李明农.从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分析护理学基础教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54~155.
[3]凌玉.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42~44.
[4]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护理学(执业护士含护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张立新.护士执业考试对护理教育发展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616~617.
[6]吴国平,徐国华,胡敏.护理教育模式与护士执业考试模式的研究[J].江西医药,2006,41(6):416~419.
[7]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G40-03
A
1671-1246(2010)08-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