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21例

2010-08-15邵秋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5期
关键词:弹簧圈蛛网膜下腔

邵秋波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25%~60%,生存者的致残率接近50%。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早期并发症。本文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23个动脉瘤。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2~69岁,平均49.8岁。23例中,19例是单个动脉瘤,2例是2个动脉瘤。临床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Hunt-Hess分级 I级2例、Ⅱ级1例、Ⅲ级6例,Ⅳ级10例、V级2例。21例均有CT或MRI检查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且在血管内栓塞治疗前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及旋转DSA检查。症状和首发症状是头痛,特点为突然暴发性,伴有恶心、呕吐、晕厥。近来患者有短暂意识障碍,可逐渐恢复至意识模糊、嗜睡、清醒。

1.2 治疗方法 患者明确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0例即行CTA或MRA检查,了解动脉瘤位置、大小、形状及与载瘤动脉关系。并提供最佳DSA工作角度,均在全麻下实施手术。经股动脉穿刺置人5F导管,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位置、形状、大小及瘤颈/瘤体比,并寻找确定DSA工作角度,全身肝素化后,换6F Fasguide导引导管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k水平,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置于动脉瘤体的近1/3~1/2处,18例微导管到达动脉瘤内后进行动脉瘤内超选择性造影,随后根据动脉瘤形态、大小、瘤颈宽度等指标制定治疗策略。选定适当规格的GDC进行填塞,将弹簧圈逐个送人动脉瘤直至完全栓塞动脉瘤。每次熔断GDC前行血管造影以确认载瘤动脉不受影响。

入院后即予尼莫地平(nimodipine)解除血管痉挛,术后常规低分子肝索抗凝3 d,对于术后有脑血管痉挛或脑缺血症状者,适当延长抗凝时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个月。

2 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20个,闭塞达90%以上2个。闭塞在90% 以下1个。全组手术死亡1例,随访1~30个月。1例术后2周死于中枢衰竭及肺部感染;1例术后1.5月复发出血,经手术夹闭痊愈;1例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其余恢复良好。

3 讨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适应证较广,从栓塞技术的角度看,瘤颈/瘤体比≤1/2的囊状动脉瘤均适合GDC栓塞治疗。对后循环动脉瘤或开颅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全身情况较差(如Hunt-Hess分级Ⅳ~Ⅴ级)或高龄而不允许开颅手术者、开颅手术夹闭不全或未夹闭者及拒绝开颅手术者,GDC栓塞治疗可能是最佳的选择[1]。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两周内是死亡和病残的高峰期,主要原因为颅内血肿、脑血管痉挛及动脉瘤的再次出血。而超早期(即出血后48 h内)GDC栓塞治疗不但能有救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而且为全面、有效的预防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创造了条件。治疗时问越早,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越低,并降低后期脑积水的发生率[2]。

并发症及其防治: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证实动脉瘤破裂后,操作者应保持镇静,控制血压,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启动凝血系统。尽量减少造影剂注射次数,以防其逸入蛛网膜下腔。若微弹簧圈大部分逸出动脉瘤外,不要勉强将弹簧圈拉回瘤内,而应继续迅速用MDS或GDC栓塞,动脉瘤闭塞后出血即可停止。

术中脑梗死:本组2例发生脑梗死,其中1例于用GDC栓塞术中发生,所幸发现及时,迅速于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溶栓,均较快恢复血运。弹簧圈末端逸出:本组1例发生,主要是最后一个弹簧圈选择不合适,瘤内已致密填塞,弹簧圈无法进入动脉瘤所致。动脉瘤接近致密填塞时,应选用直径小、长度短、更柔软的弹簧圈,或可避免此种并发症。

GDC栓塞术,以其血管内微刨治疗、相对更广的适应证和良好的疗效,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又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尤其对于手术夹闭术治疗困难和危险的动脉瘤,大大提供了治疗的可行性。

[1]许窭,刘建民,周晓平,等.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桂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8(21):64-67.

[2]吴中学,王忠诚,孙永权,等.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桂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2):90-93.

猜你喜欢

弹簧圈蛛网膜下腔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