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子对孔子的仕文化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2010-08-15刘宗棠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孟子君子孔子

刘宗棠

(枣庄学院中文系,山东枣庄277160)

论孟子对孔子的仕文化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刘宗棠

(枣庄学院中文系,山东枣庄277160)

孔子和孟子都积极主张用世,各自提出了关于出仕为官的主张。孟子的出仕观既有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也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孟子所主张的出仕为行道、为官为保民以及道不同、不相为谋等学术观,对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仕途观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为华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值得珍重。

孟子的仕文化观;对孔子的继承与发展;影响①

众所周知,孔子生活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而孟子则生活于天下“诸侯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催生出与之相应的学术,应运而生的儒家学派、墨家学派以及战国时期的其他诸子百家,先后诞生并活跃在各诸侯国的政治舞台上。各家学派为了迎合时君世主富国强兵而兼并天下的终极目标,纷纷游说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学说,作为匡时救世的灵丹妙药,而儒家学派在诸子百家中可谓是积极入世的代表。孔子早在春秋末期就提出了一套仕文化观,而战国时期的孟子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对孔子的仕途思想和观念既有继承又有调整,提出了一系列出仕为官的观点,这些理念在以后的封建社会可谓影响深远。

一、出仕为了行“道”

纵观孔孟的入仕动机首先是“行道”。孔子心目中的道应当是为恢复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从而恢复其所向往的君正、臣忠、父慈、子孝理想社会。孟子将为道而仕的人称为“安社稷之臣”,“以安社稷为悦也”。[1](P308)“安社稷之臣”其实就是理想崇高、胸怀天下的君子,也就是孟子所谓的“务引其君以当道”的士人君子。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对孔子入仕观的直接继承,孔子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2](P168)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和“君子忧道不忧贫”仕途观,认为其弟子门人入仕求取富贵利禄无可厚非,但必须符合道义。他说:“出来做官不是因为贫困,但有时的确是因为贫困才做官的。”他进一步拿孔子出仕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说:“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最后他特别强调士人为官,若只是为了追求财富,“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1](P243)

孟子出仕为官的另一个动机是“卫道”,也就是“拒杨、墨”而卫儒学。孟子生活于学派蜂出并作战国,各种学说各驰其说,相互攻讦。“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儒家学说受到其他学说的严重挑战,孟子不得不四处游说和辩难,来捍卫之。所以《孟子》的文风犀利,辩才无碍,明显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在回答门人公都子的疑其好辩的提问时,孟子毫不讳言自己的好辩,他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1](P155)孟子认为各诸侯国之间的尔虞我诈,相互攻战,杀人盈野以及上下尊卑的秩序的混乱乃至颠倒,都是杨、墨之徒的学说泛滥所导致的。为了“闲先圣之道,距杨墨”之邪说淫辞,他只能到处游说和辩论。他说:“我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同上)孟子甚至把捍卫儒家学说的行为看成与大禹治水、周公抗击夷狄和孔子作《春秋》三件历史大事件一样伟大和神圣。

三是积极推行“仁政”思想,使儒家学说成为“救民于水火”的显学。孟子时代的时君世主为了称霸诸侯或兼并天下,不顾生灵涂炭而相互征伐,百姓痛苦不堪。孟子抨击他们:“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1](P13)而那些活跃于各国的纵横家之流都是帮助国君攻城略地而杀人盈野的帮凶,但他们反而被尊为贤士而受到极高的礼遇。“今夫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对它们深恶痛绝,“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1]P(293)他们所辅佐的诸侯在孟子看来个个是像纣、桀一类的暴君。孟子认为君子出仕,应“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同上)。孟子甚是认为,当时国君,特别是象齐国、韩国这样大的诸侯大国,若是施行儒家仁政的学说,天下之民心归之“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二、仕文化观以孔子为圭臬

儒家学派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法周公,对符合儒家学说和理念的历史人物都加以赞扬,如孔子曾对大禹、伯夷、子产、管仲等历史人物给予积极的历史评价。而私淑诸孔子的孟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大致也是如此,他眼中的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等可谓是其心目中的“圣人”,并常常引以自喻,称他们为“皆古圣人矣,吾未能有行焉”。[1](P63)然而孟子对他们并非一概而论。上述四人中,更是称许任何君主都可以服侍,任何百姓都可以使唤,“治亦进,乱亦进”的伊尹(同上),因为伊尹的这种入世精神与孟子颇为相似。他认为君子应以救天下于水火为己任,只要他所倡导的王道理想有能得以实践的机会,即使立足于恶人之朝也不为过。他明知梁惠王是一个兼并土地“糜烂其民而战之”君主,骂他“不仁哉,梁惠王也”,[1](P324)却仍然前往魏国游说之。对于伯夷和柳下惠二人,孟子虽然认为其为圣人,但仍有缺点:“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1](P84)虽说这三个圣人与同孔子的出仕观不完全一样,但都被孟子所崇拜,因为他们为官有一个共同的出仕为道的理念,那就是“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1](P63)他并不否定伯夷和柳下惠,只是说圣人身上的一点缺点,君子不取。孟子对“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仕而仕”的孔子则推崇备至,认为孔子集伯夷、伊尹和柳下惠三圣之长的集大成者。如孔子曾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2](P197)为了实现自己的“仁学”主张,就连背叛季氏的公山弗扰以费招引孔子,孔子都准备去,并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2](P182)因此,孟子称赞其为“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1](P233)并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1](P63)在出仕为官的引退方式上,孟子以孔子为楷模。当其在一个国家仁政理想不能实现时,就毅然离去。如孟子毅然离开齐国而去,这一点与孔子所赞扬蘧伯玉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2](P163)的为仕精神何其相似。

当然,由于时代变化,孟子与孔子对待时君世主的伦理关系上有所差别,表现出鲜明的战国时代的特征。在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君臣间伦理关系时,提出了令人震惊君臣伦理观,他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P186)如此大胆而激进的君臣观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怪不得其“游事齐宣王,齐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4](P1839)

孟子也坚持“学而优则仕”的入仕观点。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既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同时也传授他们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在为学和为官的关系上,孔子曾发表过一番形象而透辟的议论,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优贫。”[2](P168)孔子认为学习与为仕,都是对道的体认和践履的过程。通过学习,可以争取为仕的机会,又可以获得功名利禄,显耀于乡党。但这决不是最终目的,出仕是为了追求正道,为了实现其对道的终极追求。对于孔子的上述观点,孟子也有类似的主张,他肯定古代的士人必须做官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士人做官如同农夫种地一样是他们的谋生的手段,他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1](P142)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入仕观对孟子也有巨大影响,他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P298)的士人磨练心志的议论,永远震撼着有节操的士人阶层,至今仍具有巨大现实意义。

在君臣关系上,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P30)在《学而》篇中主张“事君,能致其身”。在鲁国为大夫时,“君命召,不俟驾行矣”。[2](P106)孔子的上述君臣观,当然与春秋时代礼乐制度和与之相应的君臣伦理观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有关。但到了战国时代,孟子的君臣观与时俱进,有了深刻的变化。因为人才是富国强兵的重要因素,早已经被世人所普遍接受。所以,孟子提出:“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汤之於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1](P89)孟子看来,君臣关系是一种对价关系,孟子认为,臣子对君主关系,应随着君主对待臣子的伦理关系而定,这一具有“胆识”的见解,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士族阶层思想的进一步觉醒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前面已经说过,孔子时代,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及其相应的伦理纲常的流风余韵仍然存在,所以孔子所提出的仕途观自然带有春秋时代的烙印。孔子仕途观最大特点还囿于礼。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像何蓧丈人那样的隐者,孔子师徒都认为其“不仕无义”、“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者。但上述伦理观在孟子身上体现得并不明显。孔子和孟子在出仕的态度上都是颇为积极的,都周游列国,也都鼓励弟子门人为官事君,但孟子在行动上略显被动。处于战国时代的孟子更加强调士人知识分子人格尊严,特别强调君主要礼贤下士,并以此作为为其臣下的前提。他说:“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而况得而臣之乎?”[1](P303)陈代曾责怪孟子总不应诸侯之聘,以为如果枉尺直寻,倘得以行道,可以辅致霸王。所谓“枉尺直寻”就是屈己事君,放弃士节。这样他的王道主张实现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孟子却说:“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1](P138)公孙丑也曾责怪孟子不见诸侯,孟子回答道:“古者不为臣不见。”即受聘前往,诸侯又不以礼相待,孟子也不愿与其商谋国家大事。

孟子要求以礼相待的礼,着重强调君主任用贤才的态度,实际上代表了当时普遍流行的尚贤任能的社会思潮。能否得到有才能的士来辅佐国家,关乎时君世主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战国策·楚策》曾说:“夫贤者之所在,其君未尝不尊,国未尝不荣也。”《史记·滑稽列传》中的东方朔也说,战国是“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时代。

三、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而独善其身

孟子一生自视甚高,他自认为上天将“降大任”于他,赋予了他拯救世风,救民于水火的历史使命。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1](P109)与孔子“明王道”,但“干七十余君莫能用”一样,孟子的仁政主张,在以征伐兼并为要务的战国显得十分迂阔。他要求统治者与民同乐、停止战争,实行仁政来达到王天下,这种超越时空的理想自然没有生存的土壤,“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仁义之道不获见于施设以济斯民”。[3](P214)考《孟子》一书,他一生仅仅做过齐卿。孟子认为齐国是大国,只要推行仁政,统一天下易如反掌:“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1](P57)然而,齐王并没有采纳其说,他也未能实现其仁政的学术主张,达到“保民王天”的最高理想。最终和孔子一样,孟子“进不得佐兴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余风,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以诒后人”。[3](P17)

孔子宣扬克己复礼,实行仁政的主张不能实现,但仍旧是不辞辛苦地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就连管理城门的小官吏都说他是一个“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但孔子仍旧坚持不懈,面对隐士长沮、桀溺的“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的讽刺时,孔子虽说伤感,但仍旧坚定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与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P194)与时代背景格格不入的孟子最终的结果与孔子十分相似,亦是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孟子也非常清楚其主张不得行于世的原因:“淳于髠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1](P283)

另外,孟子主张士人君子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无论穷达,都不能失去其节操。春秋时代,当孔子发现其倡导和追求的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的理想成为泡影时,便发出了“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的誓言。与孔子同样历经挫折的孟子面对求仕的挫折,仍然坚守他所崇拜的孔子的高风亮节。他所提出的士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标准,至今仍令人敬佩。例如“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P304)又如“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1](P321)他厌恶那些为了俸禄富贵而朝秦暮楚纵横家之流,认为苏秦、张仪之流“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P140)他认为大丈夫应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同上)。这既是孟子人生观的自我写照,也是其仕途观的精妙概括。

自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以来的两千多年,包括孔子、孟子所主张的仕文化观在内的诸多学术观点,一直我国封建社会伦理观的圭臬。孟子所主张的出仕为行道、出仕为保民等观点,对历代知识分子的仕途观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如三国时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唐代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宋人范仲淹,以及南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辛弃疾等,他们的高尚情操中无不流淌着儒家传统仕途伦理观血液。“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仕途观,孟子所秉持的“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以及孟子为坚持道义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气节也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出仕观也有着深刻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甘于清贫而卫道守节的士人,如先秦孔门最优秀的弟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其他甘贫乐道人物可谓繁若星辰,又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顔”的李白,以及清初经学家顾炎武、黄宗羲等,他们都是因不得志于世或卫道守节的知识分子,这些都是孟子的仕途思想和理念在中华民族知识分子身上的再现。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B249.2

A

1004-7077(2010)01-0037-04

2009-12-21

刘宗棠(1968-),男,山东临沂人,枣庄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史学及经学文献研究。

[责任编辑:李成文]

猜你喜欢

孟子君子孔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