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与探讨
2010-08-15黑龙江胡莹
黑龙江 胡莹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与探讨
黑龙江 胡莹
本文探讨了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指导思路,结合专业人才需求和办学特点,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专业英语;工学结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有用人才。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阐述了高职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指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规模、教学组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符合学生和企业的多样性需求,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高职外语教学主要体现在其实用性,即外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所学专业应该是密切相关的,且与学习者将来职业环境下的外语交际有密切的联系。要改变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就必须进一步落实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下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大多仍游离于专业,没有建立起适合于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有些高职院校仍然只用公共外语教材,学生的外语学习不过是高中学习的延续,外语教学内容主要是词汇及语法的学习,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三级”、“四级”考试,学生所学内容与专业没有丝毫联系。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外语学习,显然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悖的。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前两个学期开设公共外语,第三个学期开设专业外语课程,这虽然可以让学生对专业外语有一定的了解,但学习效果大多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在第三学期专业课的任务比较重,很难再腾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专业外语的学习,而且在第三学期专业外语每周只有2学时,通常又是考查课,学生不够重视,学习劲头明显不足,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外语教材比较少。很多专业外语教材生词量很大,课文深奥难懂,远远超过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还有一些专业找不到合适本专业的外语教材,只能学习相近专业的外语教材,学习的内容与其未来的职业没有密切联系。
3.高职院校专业外语的师资力量需要加强。有的任课教师是公共课外语教师,有的是专业课教师,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即公共课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而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基本功欠缺。这也是影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改革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对策
1.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
为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的高职毕业生,必须调整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开设外语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以外语为工具,获得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外语水平打下良好基础。一般的高职院校在大二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安排一个学期专业英语教学,由于授课时间短,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专业英语体系,无法真正了解专业英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适应高职高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根据所学专业进行专业外语知识的学习。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以及高职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不断攀升,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有的学校录取分数线已逼近二表本科。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英语的基本技能(尤其是读写技能)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即针对专业学习简单的对话,阅读浅显的专业文章并学习初步的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是完全可以的。随着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从第二学期开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可以逐渐加深,直至最后阅读原版专业教材。这样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专业英语,并从中英文两方面加深本专业的学习。
2.改革现行教材,实现所学即所用。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知识载体,采用高质量的英语教材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多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使用统编的公共课英语教材,所学内容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更无法使目前的学习与以后的现实工作进行有效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现行教材,真正做到所学即所用。
3.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
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实用性、专业性和针对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摒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摒弃以考试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以语言运用为本,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讲授为辅,采用启发法、演示法、举例法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在教学中应围绕学生,以任务为中心,推行讨论式、情景式、模拟式、表演式等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所有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还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语音室和多媒体实验室,通过光盘、课件等方式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形象,教学方法更科学、生动。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与之相应的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等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4.注重平时表现,改进考核方式。
改进学生评价考核方式既会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同时也将提高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看期末试卷成绩,平时成绩只占用很少的比率,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改变外语课的评价考核方式,应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率,老师根据学生每一次的课堂活动给出分数,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打分,期末成绩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这无疑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加强教师培训。
要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培养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寻找并为教师提供各种进修和参加学术研讨的机会,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加强,也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接受新的学术动态,改进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工厂、校外学习基地进行参观、培训,对所教专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6.开展多种多样的外语活动。
课外活动是外语教学的延伸,每一学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演讲、辩论、戏剧小品、卡拉OK、单词大赛、编辑报刊、写作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还可以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展示了学生外语方面的才华,张扬了自己的特长,满足了年青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我们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外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加大专业外语的教学改革力度,更新内容,改革方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现阶段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要求。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