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0-08-15河南王伟

职业技术 2010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标准

河南 王伟

“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河南 王伟

在“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建设一体化工作室、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评价标准、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保证“以岗定教”的顺利实施,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中职教育;教学模式;“以岗定教”

如何构建和实施适应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育部〔2006〕16号文件要求,各职业学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适应中职教育特点,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以岗定教”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三个“一体化”。

1.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

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真实(或仿真)的工作场景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实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密切对接,学生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也即完成了一项学习任务,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2.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一体化

将情境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改变教师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分离、学生课堂学习与实践操作脱节的做法,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步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3.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现教师与学生多重角色一体化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把教育对象视为在校学生,又视为企业员工;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既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成为企业员工的管理者。师生共同参与到“以岗定教”教学过程之中,一起探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践中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交流,师生共同成为“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共建者,体现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开放性。

二、“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建设集教、学、做于一体的一体化工作室

一体化工作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实施“以岗定教”教学的保障,是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条件。要建好一体化工作室:①要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购置或自制必需的工作室硬件设备,工作室的布局、设备的摆放、室内环境要体现职业特色;②要注重一体化工作室功能的开发,将工作室建设为融讲解、实训、实验、工作等于一体、能承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工厂模式;③要引进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进教室、进实训室,营造企业岗位化工作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密切接触,融入企业文化,感知企业精神,促进职业意识和素质的养成。

2.打造德高技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推动“以岗定教”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类型界限在不断淡化,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弱化,需要一批适应“以岗定教”教学模式、能够驾驭课堂的“双师型”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可采用以下途径:①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提高专业技能;②学校有计划地培训专业教师,鼓励教师通过技能鉴定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岗位实践;④开展校企双向兼职,聘请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学校教师兼任企业工程师,使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思想,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以岗定教”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有机整合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要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从构建课程体系的理念上,要贯彻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的先进理念,准确把握工作任务与课程构建的对应关系。面向市场,分析产业、行业、职业、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能力,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

从构建课程体系的方法上,要采用“模块化”、“逆推法”,按照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划分不同的模块,在按模块设置课程时,不仅要考虑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还要充分研究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的岗位特点,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把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实现学校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的对接。

从课程的实施上,要成立课程开发小组,抓好项目的落实,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进行综合,开发适应岗位实际和需求的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4.“以岗定教”教学模式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

“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教学标准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等。教学标准要体现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核心的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职业素质培养结构。教学标准的制定,一是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对课程所涉及的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评审。二是要按照“以岗定教”、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吸纳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对任务进行归类,设计训练项目,制定课程模块和各个项目的标准。三是要结合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教材是教学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没有标准的教材,就无法实施“以岗定教”。进行“以岗定教”标准教材的编写,要依据岗位素质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用性,即以职业为本位,以岗位为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编写教材内容。有效性,即所编教材在教学运用中要做到知识、技能、标准、效果的对接,要准确把握好相互衔接和递进的教材内容,要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做到知识体系完整实用,课程模块脉络清晰。

三、实施“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配套措施

1.建立与“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相配套的管理制度

“以岗定教”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学生的管理、实验室的协调和组织、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成绩的考核等,这就要求相关的制度要与“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相配套、相适应。因此,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和“以岗定教”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定教”的管理制度,维护“以岗定教”教学秩序,保障“以岗定教”教学的效果。①建立“以岗定教”的管理制度,规范“以岗定教”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②健全“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考核制度,建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的组织、管理等进行过程控制;③在实验室、实训室、一体化工作室的管理上,以有利于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为目标,专业实验实训室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划归各系管理,公共实验室、实训室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高效利用。

2.加强校企合作和教学研究工作

校企合作是“以岗定教”教学改革的平台,中职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如校企合作办公室、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在“以岗定教”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方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方案,联合开发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制定课程标准等,将企业的理念、文化、管理、技术引入教材建设和改革,开发适合“以岗定教”模式的课程体系。

教学研究是“以岗定教”教学改革的先导。“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应加大研究力度,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充分体现产学结合和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发挥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先导作用。

3.制定“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为更好地推进“以岗定教”教学进程,正确评价教师的“以岗定教”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建立一套覆盖“以岗定教”全过程的测评标准,包括教学效果的测评标准和教学能力的测评标准。前者旨在测评培养的学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即学生毕业后能否符合准就业条件,成为企业或单位的有用人才;后者旨在解析教师“以岗定教”教学能力的要素构成及其指标,从而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强弱优劣,以便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建立“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为切实保证“以岗定教”教学模式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应当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整套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每月对各教学单位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与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集中研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及时交流和推广经验。同时,要完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及激励政策,将教师参与改革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列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建立与“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以岗定教”教学模式体系清晰,它体现了以职业为本位的教学支点、以理解为主体的教学范式、以互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以成果为鉴证的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形式,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紧紧围绕岗位任务训练展开,针对性强,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技能型人才。

[1]余祖光.提高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8.

[2]鲁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2009年10月25日.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