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与福建事变①
2010-08-15刘永生
刘永生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社会舆论与福建事变①
刘永生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1933年发生的福建事变以反蒋抗日相号召,但并没有得到代表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如《申报》、《大公报》以及《东方杂志》等的认同和支持,然而非主流媒体却对福建事变持赞成和支持态度。虽然舆论对国民政府相当不满,但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被视为带有分裂意味的福建方面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意味着福建方面将不可避免地失败。
福建事变;国民政府;大公报;申报
1933年11月,国民党内的陈铭枢、李济深和黄琪翔等人依托蔡廷锴、蒋光鼐所统率的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事变,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史称“福建事变”或“闽变”。事变之前之后,国内最有影响的媒体对福建方面多持批评态度,而不少影响较小的报纸则支持福建方面。检讨舆论的状况,耐人寻味,也从某种侧面预示了福建方面的成败与国内政治的走向。
一、主流媒体对福建事变的态度
1.事变前对政府当局及社会传言的态度
福建事变的酝酿及其前期准备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除了福建事变的策划人所控制的媒体之外,全国其他各地的主流媒体即大报如《申报》与《大公报》几乎没有什么报道。但是,社会上已经有关于福建即将发生事变的各种各样的传闻。
《申报》由于1932年7、8月间的禁邮处分②有关《申报》禁邮问题,请参见拙文《〈申报〉禁邮与“自由谈”改版事件》,《史学月刊》2008年第11期。而不得不在国内重大政治问题上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所以它在福建事变爆发之前没有进行任何报道;同时也没有对各种传闻进行任何评说。《大公报》则不同,它在事变之前就其所掌握的信息,积极表露自己的态度。
《大公报》认为,国民政府当局严禁各报披露关于福建事变的消息,其目的是“为安定人心”,可是,“人民以关怀国事,转因巷议街谈之盛,而增其疑惧之心”,因而当局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它认为人们纷纷传言福建即将发生事变,一是“希望有真正的革命,切实解除民众痛苦”,二是“反对无意义的纷扰,不愿以创痛巨深之国家,再供个人恩怨,循环报复之牺牲”。《大公报》基于这种对于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把握,遂对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忠告:“政府自身,非宣布根本改革方案,恢复国民信赖,固绝对不能瓦全”;反对政府者“须知无意义之纷扰,早为国民所厌闻,而一切甜美动人的宣传,在国人亦已闻之太熟,故纵令打倒他人,取而代之,亦非有取信于民之事实,不能维持其政治之生命。”也就是说,它希望“无论如何斗争,切愿其循正当之途径,为政治的协商,勿以武力重苦吾民,勿以分裂自戕国脉”,并称“此两点实民众共同之要求也。”[1]稍后,《大公报》还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勿以分裂自戕国脉其实就是“反对割据行动”[2]。《大公报》对于尚在酝酿之中的福建事变的态度已经初步显露。
2.事变中批评福建当局,对政府军事行动表示理解并支持
1933年11月22日,福建人民政府宣布成立。此前的社会传言终于变成事实。对于国民政府力图掩盖将有重大事变发生的举动,《大公报》批评说:“福建问题酝酿之时,当局竭力否认,并不准报纸登载,现在问题揭穿了,什么事都实在了,反而不知怎样应付了。昨日中央国府两个纪念周,报告词发表了,中央社也发稿了,最后南京又来报全部取消。这种手忙脚乱的新闻政策,只有使真相更模糊,叫人更莫名其妙,与政府更无利益。”[3]
《申报》也极为重视该事变。它说:“从前政变之发动,每限于对个人,对一时之权位问题。无论若何野心之军阀,犹必依托三民主义,从未有敢抛弃国民党之招牌,而别立一帜者。今之闽变,则竟以退出国民党创立全生产人民政府为口号。”《申报》反对闽变领导人抛弃国民党招牌,抛弃三民主义的极端做法,认为闽变是极为严重的事态,“意义甚为重大”[4]。《申报》虽然是一家大型民间报纸,九一八事变之后也发表了许多批评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当局的激烈言论,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国民党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它认为国民党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应该加以批评和指责,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国民党和三民主义,这样做是背叛国民党、背叛国民政府的行为,不但不能予以支持,而且应该极力反对。
《东方杂志》还特别注意福建方面发表的《人民权利宣言》。它认为其主要内容有三:“其一为国家之最高权力属于农工商学兵代表大会,推翻主权在民之大原则,师法苏俄最高权力属于全俄苏维埃大会之意”;“其次则全国人民除背叛民族剥削农工者外,不问种族性别及职业,有绝对自由平等权。人民有绝对自由平等权,则政权当然公开,非一党所得专”;“又其次为实行计口授田,达到农工共营目的”。它总结说:“简言之,则闽变中之首要人物欲变更国体,废止一党专政,实行土地革命也”。并逐一评论这三点主要内容:“土地革命一端,主旨与‘耕者有其田’相同,但其方法恐不能如‘平均地权’之缓和,结局不得不违反民生主义。又废止一党专政,显与训政时期约法抵触。虽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当然还政于人民,但在未到还政时期,除国民党自动提前还政以外,终属违法。至于变更国体,全然为叛国行为。姑无论原有国体之效率如何,要当非少数人所得擅自变更。故依法律立场而言,闽变不免叛国叛党。”[5]很显然,《东方杂志》站在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立场上,以训政、国民党统治以及国民政府为然,而反对这三项内容的福建事变则是一场叛党叛国的动乱,应该极力反对。
《东方杂志》在确认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法统的同时,也注意到道统。它认为,根据政治演变的原则,当人民觉察到“非有破藩抉篱之大变革,不足以使国家振衰起弊”时,“则不得不推翻现行制度而另有所建制”。尽管它持有这种政制在必要时必须加以推翻的主张,但是,它仍然质疑福建方面的举事,“中国政治之不良,果咎在于政制乎?有治法而无治人,则列国用以强盛其果之政制,未必有益于中国。代议政治及一党专政均经在中国试验而失败,则新政制之试验果有成功之把握乎?”[5]它在法统与道统之间,它首先承认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法统,继而又否认福建事变具有道统方面的正义性,其实就是进一步说明应该反对福建事变,反对闽变当局。
《大公报》认为福建方面的施政纲领以及建立新政权是分裂国家的行为。它明确表示“反对割裂国家!”并指出:“吾人多年持论,主张政治统一,以为非如此不能纳全国于一轨,策庶政之进步”,“闽变突发以后,一般国民之所以不敢赞同者,原因在此,盖不特改国建号,惊世骇人,而福建地方国际环境,与夫事发后之日本态度,固实有其令人不安者也。”[6]它担心福建事变将引起日本以及其他各国的军事干涉,因而尽量站在政府的立场上,站在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上,反对福建当局的改元建号的做法,并反对福建方面发表的施政纲领。
显然,各主要媒体均将目光集中于福建人民政府所施行的三大政策,并且明确表示反对意见。
事变既已发生,如何应对事变,尽快处理好该事变,也是各报所关注的。而处理事变的主张也集中反映了各媒体的政治态度和主张。《大公报》和《申报》尽管各自表述不同,但其主张的核心部分均希望能够用政治方式和平解决。
福建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全国各团体救国联合会理事吴迈律师亲自到福州考察。考察一星期之后,吴迈致电上海地方协会会长史量才,请其速赋同仇,群起讨贼。吴迈在电文中称:“迈初惑于谣诼,且喜且疑,及我亲加观察,始知受骗,公等遥处沪滨,难免蹈我覆辙,兹以所见,忠实奉闻。此间秩序,甚为安定,金融活泼,首领团结,朝气蠢然,绝不如沪报强制反宣传之所云,至其人民权利宣言……较诸蒋汪统率之卖国政府,判若天渊。……乞速赋同仇,群起讨贼,或以经济扼其吭,或以舆论附其背,分工合作,其共图之。”[7]电文当中的“贼”很显然指的是政府当局。史量才收到电报后,并没有接受吴迈的意见,也没有刊出吴迈的电报,甚至始终没有对福建事变做出正面评点,只是等福建人民政府迅速归于灰飞烟灭时,才就闽局如何善后发表了意见。
《申报》担心福建方面否认国民党,另立政府的做法将引来一场严重的内战,因而寄希望于闽宁双方尽快以政治谈判方式加以和平解决。“今读其所谓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之人民权利宣言,则其主张,已较然明白。夫中央政府,为国民党之中央政府。为党国立场言,即此背党一点,自己应赫然震怒,加以严厉处分,而无所容其犹豫。使闽省方面仍一意进行,而绝无悬崖勒马之意者,则一旦实行平乱命令,势必再起兵祸。”《申报》“希望各方各派,各自摒除私见,抛弃权利观念,力图团结,内以整理政治,修养人民,以图残喘之苟存,外以致力交通,开发边地,以图国防之巩固,如此或尚有一线起死回生之望。”[4]它认为福建方面的行为至少是一种不团结、闹分裂的行为,应该赶紧悬崖勒马,同时也希望闽方与中央能够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大公报》持与《申报》类似的态度,对福建事变及其当局多有批评和指责,并指出其前途必至败亡。它列举历史上发生的闽变,都以失败告终,说:“两千年来之闽变,直无成大功就大业者。今之闽变,若以滨海一隅为孤注之掷,其覆败不待龟耆而可知;若欲成一局面,必须南连粤桂,北出江表。今日之闽局,将南延而成三藩之乱欤?抑北向而为郑成功之一击乎?此则关乎政治之运用,人心之向背,非尽军事之力矣。”[8]
《大公报》继而向国民政府建议:“第一,整个的国民党宜趁此积极反省,各派中委,务须依时入京,参加下月二十日之四中全会,共同团结,自动改革,决定提前结束训政,早日召开国民会议,以期打开时局。第二,胡汉民氏本为中政三常委之一,亟应本从前积极负责之精神,牺牲恩怨之成见,尅日躬赴首都,会同汪蒋等人,主持大计,并将广东所谓西南执行部,定期撤销,以示党内之统一。第三,四中全会开会之后,第一要事即为立刻令知国府,开放党禁,准许合法政治集社之活动,绝对保障言论自由,即共产党人,在不鼓吹暴动,行使武力斗争之范围内,亦得承认其合法的存在,必如此与民众以准备参政之机会,然后国民会议,乃得名副其实,人心不平,亦得稍稍安慰。第四,四中全会开会中,各党各派,如有主张,应当尽量公开发表,付之自由表决,一经多数决议,则少数者应即服从,不得再在党内酝酿纷争;其有政见相去过远,不愿苟同者,尽可宣布脱党,自行号召同志,别图结合,各行其是,此际党中不应妄加干涉,报以恶声。第五,在四中全会未开前,中央部队,仅在浙边设防,不取攻势,闽方各军,亦不许向省外发展,此事宜由陈济棠何键约同广西方面之李宗仁白崇禧等,对双方居间劝阻。”[9]《大公报》坚持“政治解决”,并指出:“默察国民心理,避免用兵,实为一般所赞同,吾人且热望政治解决之早日实现。”[10]
国民政府在事变之后,即定下两种措施:一是开除陈铭枢、李济深等人的党籍,二是力求避免用兵,倾向政治解决。如果真是采取这两种措施,倒不失为真正的和平解决途径。但是政府当局并没有真正采取第二种措施,相反,以大军压境,并发动军事攻势,用武力手段解决福建事变。蒋介石派大军入闽,先后攻取延平、古田、厦门等地。对于这样一种出尔反尔的军事行动,各大媒体均表示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并极力为政府方面的军事行动辩解。
《大公报》表示理解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它说:“闽变之起,国人鉴于内战之不幸,颇望政治解决,避免战争;而近时情状,闽竟改易国号,出兵犯浙,是为保持统一计,中央之动员讨伐,事实上已成不得已之举。”当然,它表示这种理解的意见之后,还希望政府当局“此后用兵之际,务须避免使人民受战祸牺牲,不幸而有牺牲,务须减至最小限度”[11]。
《申报》对国民政府这种武力解决的方式表示理解并极力为之辩解。它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声称政府此次出兵,虽然也是内战,却与以往不同,属不得已而为之。显然,这是有意为政府开脱。“此次用兵闽省,与其他内战不同。所谓不得已也。不得已之用兵,只求其使之慑服而止。”[12]
《东方杂志》则指出,闽变中的首要人物“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举事。在中央,为伸国法计,固当声罪致讨,同时李陈等之所以铤而走险,抑亦中央领导之方不无失当有以使然。然则中央当局对于闽变之发生能不加反省乎?”[5]《东方杂志》一方面认为应该声讨福建方面,但同时,也认为国民政府应该反思闽变发生与政府当局处置不当之间的关系。
3.事变之后呼吁政府当局容纳异己以求善后
1934年1月9日,福建方面准备放弃福州。《大公报》立即发表评论警告关系各方。它首先警告陈铭枢、李济深及福建方面其他要人说:“闽事至今,已为失败,各省无响应,两粤不同情,以一隅之兵,争夺政权,其必无幸,不言而喻。……吾人为陈李诸人计,目前业已证明者,为闽府办法不足解决中国问题。……故宜赶紧认输,早自下台,陈李一走,干部一散,是亦已矣。”对政府当局,它认为“只有先呼吁国民党领袖之合作!先保统一之局,杜外患之门,而后再言其他。是则惟有请求本月杪之中全会,尽量采用胡汉民氏可行之主张!请求胡氏迅即入京!请求广东速取消半独立之西南执行部!一言以蔽之,请求诸干部多少略牺牲自己,先维持政府之存在。”[13]
《申报》对国民政府的后续工作作乐观的估计,“军事而外,关于政事问题之纠纷正多,而决不能一一以兵力解决之。故征闽之役,必以武力始而以和平终也。”《申报》相信国民政府最终将以政治方法对福建事变加以善后处理。《申报》建议国民政府当局“于此闽事告一段落之际,诚意以所欲公开之方法,澈底表示,使各方明白政府不私一党,而确有延揽党外人才之意,则其成功必较闽变甫发时为易。”[12]
这表明《申报》和《大公报》为代表的民间主流媒体都站在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立场上,指责闽变当局,希望闽方积极与中央政治解决纠纷和冲突。究其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从大环境来说,国民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遭遇到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共产党方面,为应付来自共产党方面的威胁,国民政府当局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并且将共产党逐步压缩到比较贫瘠落后的地区,而且其力量亦极大地削弱;二是日本的入侵,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上海事变,凭借《上海停战协定》和《塘沽协定》获取大量实际利益。为着消化这些权益,日本暂时未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三是国民党反蒋派别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挑战和威胁,这些反蒋派别在一系列的军事斗争中失败,政治上强劲对手胡汉民虽组织了半独立性质的西南政治分会,但由于1932年蒋汪再度联手而不可能再对蒋构成威胁。由此看来,国民党似乎已经大局底定。那么,重建统一国家,无论对于上层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非常重要。社会舆论注意到了人们这一愿望,并且在重大的政治事件如福建事变上表露出来。社会舆论的一个核心主张是承认并建设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社会舆论的载体大型民间报纸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经营利益。
二、非主流媒体支持福建方面
相形之下,非主流媒体如《益世报》和《世界日报》等小报对福建方面持支持态度。
《益世报》指出:“中国今日发生大革命大变乱的条件,哪一项没有具备?这几年来当局者哪一天不在努力制造此一切条件?……共产问题,我们亦这般说,欧美各国共产党可以公开活动。中国共产只要他们肯采和平方式竞争政权,当局应加以容忍。不然,一方面迫之愈甚,他方面对之表同情者愈多。”“闽局发生的责任,中央政府一班当局应该自负。”“忠告今日中央政府,闽局不是武力可以根本解决得了的。武力可以解决十九路军,而闽方所借以号召的一切原则,武力却不能消灭。”“解决闽局的合理方法,乃中央政府用敏捷大胆的手腕,相当接受闽方所号召之各项原则。中央政府果愿维持统一,免除内战,此日即应向国人引咎自责。此日即应毅然决然取消党治,还政于民。而后在政治公开的原则上,本人民的公意,产生超政党的政府。闽方的政治大原则,即可实现,则独立运动,既可停止,其他经济政策等等,自可于新成立的政府中徐求发展。”[14]
《世界日报》指出:闽局善后“首应恢复地方元气,次为预防日本侵略。至于开放政权,亦所必要”;若从全国大局而言,在解决福建事变之后,“亟应检讨变乱爆发之原因,切实转移政治之方针,以中国与中国人共之,使民众皆有参与政治之机会。若仍由少数人,一手把持政权,则民众必不满意,闽局虽暂时底定,难保不再发生纠纷,而类似闽变之祸乱,恐亦不免发生于各地。”[15]《世界日报》还着眼于福建事变的原因追究,这就不可避免要对国民政府及其所施行的政策提出批评,而不是只责备福建方面。
《益世报》和《世界日报》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益世报》是一份宗教报纸,也较为关注中国的政治问题,但由于其发行量小,发行范围比较窄,因而它所能影响的人群比较有限,相形之下,《世界日报》的影响就更小了。它们对福建事变的支持声音被掩没在大型媒体的强烈批判和反对声中。尽管非主流媒体的影响有限,但毕竟还有社会舆论对福建事变持赞成和支持的态度。它们的出发点,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借福建事变表露自己对于政府的不满,以此吸引部分读者,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它们通过对福建人民政府的实地考察,主动接受福建方面的宣传和思想,从而积极支持福建方面,批评政府当局。
余论
事后人们讨论福建事变失败的时候,可以总结出许多原因,而主流新闻媒体不支持福建方面,显然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主流媒体之不同意福建方面的行动,不仅是代表了媒体的意见,恐怕也代表了多数国民的意见,那就是大敌当前,国将不国的时候,尽管对国民党当局有很多意见,但还是应维护国家的统一。如果没有国家的统一,抗敌云云根本是一句空话。《申报》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一直坚决主张抗日。福建方面提出反蒋抗日的口号未能打动《申报》。这说明,《申报》一直以来所呼吁的抗日是要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抗日。福建方面抛弃国民党、另立国号显然违背了《申报》这一信条,因而它对福建方面极力批评。非主流媒体对福建事变有赞成和支持的声音,也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即社会对国民党政权的不满还是相当大的,这也是国民党政府迟迟不能获得完全统一的原因所在。不过这些声音比较微弱,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应,也没有真正反对国民党的正统地位。这也是福建方面很快就失败的原因。
[1]政局之又一忠告[N].大公报·社评,1933-11-17.
[2]时局演变的必然性[N].大公报·社评,1933-11-21.
[3]手忙脚乱的新闻政策[N].大公报·短评,1933-11-21.
[4]元.闽变痛言[N].申报·时评,1933-11-23.
[5]允恭.国难声中之闽变[J].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二十四号):2,2,3.
[6]反对割裂国家[N].大公报·社评,1933-12-15.
[7]吴迈电沪市闻人速赋同仇群起讨贼[N].人民日报(福建),1934-12-24.
[8]从历史上观闽变[N].大公报·社评,1933-11-26.
[9]收拾闽变与打开时局[N].大公报·社评,1933-11-30.
[10]政治解决[N].大公报·短评,1933-11-24.
[11]战时注意保民之必要[N].大公报·社评,1933-12-24.
[12]元.克复福州之后[N].申报·时评,1934-1-14.
[13]谨防外患速决政局![N].大公报·社评,1934-1-6.
[14]解决闽局合理的途径[N].益世报·社论,1933-11-23.
[15]闽局如何善后?[N].世界日报,1934-1-25.
(责任编辑:魏登云)
Public Opinions and Fujian Incident
LIU Yong-sheng
(Guiyang University,Guiyang 550005,China)
Though the purpose of Fujian Incident in 1933 was to press Chiang Kai Shek for fighting against Japanese,it did not win the support of the main media such as Shenbao Newspaper,Dagongbao Newspaper and Oriental Magazine,which stood for public opinions at that time.The public opinions about this incident are not in favor of Chiang Kai Shek administration,and yet,this incident did not gain widespread support,which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this incident inevitably.
Fujian Incident;Chiang Kai Shek administration;Shenbao Newspaper;Dagongbao Newspaper
K263
A
1009-3583(2010)-04-0007-05
2010-05-12
刘永生,男,湖南衡阳人,贵阳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①有关福建事变的研究,主要有罗敏《从对立走向交涉:福建事变前后的西南与中央》,《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黄道炫《重析福建事变中共应对方针》,《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