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2010-08-15海南黄宇志

职业技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海南 黄宇志

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海南 黄宇志

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比较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种方法;结合当地初中化学新课改的具体教学案例,阐明了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学案的编制方法及原则,“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和优越性。

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概念

我们所说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方式,既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教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导学材料,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策略,自主合作,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对学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究、解答和研讨、交流、反思,进而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学案”的编制

(一)学案的编制

学案教学中,学案的设计是关键,而学案的恰当使用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在备课时,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学案。新课改后的化学新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教材增设了许多新颖美观的插图,资料卡片、选学内容、实验设计及科学探究等,学案设计中要涉及这些内容吸引学生自觉地阅读教材。

1.学案中设计课前预习活动,包括学习要点、问题思考、学法指导3个内容。

(1)学习要点:依据教学目标,列出这一课时的知识要点。教师示范性地列出1-2点,然后主要由学生在预习时自己归纳,这就促使学生课下认真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能力。

(2)问题思考:指向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结合预习的内容展开思考。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研读教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酚酞、石蕊试液有何现象?

②生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有何现象?

③氢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中有何现象?

④铁、镁分别加入稀盐酸中有何现象?

⑤稀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何现象?

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有关现象的实质;

⑦推测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⑧不同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⑨归结酸的通性。

(3)学案潜含示例学法,以学案设计的内容和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将一些重要化学结论的导出过程挖掘出来,将教材隐含的学习策略、科学方法、思维过程加以抽象和概括出来,丰富学生学法体验,使学法更易于学生领悟、内化、运用。

2.学案的主体部分是课堂学习内容,包括问题探究、总结反思、课堂练习等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1)问题探究: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少而精,设计探究问题并安排探究活动和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充分交流。例如在碱的知识学案中,对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让学生探究讨论:

①用指示剂行吗?

②用气压的变化行吗?

③利用生成物的性质验证行吗?

(2)总结反思: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在课堂上留有3-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存在问题。例如设计碱的性质学案可以对比酸的性质,比较异同,以免以后学习中因混淆而出错。这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课堂练习: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可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

3.学案附属部分是课后作业,即布置课后练习或课外实践活动。学案上设计课后学习活动,不是取代课后作业,而是布置任务、指点方法,以体现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促进课前、课内、课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有机物》一节时,可把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认真观察、查阅资料,进行总结。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一举两得。

(二)学案编写原则

①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③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④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⑤开放性(有可供师生完善的“留白处”);

⑥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预习——以案导学

课前预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教师提前将学案印发给学生,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探讨实验,在尝试中获取知识,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的性质,可以让学生对比预习。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讨论解疑——以案论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会积极主动地寻求他人的帮助。于是,学习就变成了他们自身的需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依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可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3.教师精讲点拨,启发引领——以案点学

课上,教师则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学情,进行精讲点拨。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针对其疑点,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以问题为案例,从个别问题中推出解题的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时可以点拨学生推导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启发引领。

4.小结归纳,形成网络——以案促学

课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记忆;教师及时归纳本节中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在学习酸(酸性氧化物)和碱(碱性氧化物)反应时要经常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物质间联系的网络。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以案考学

教师可利用学案上设计的典型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教师搜集答题信息,然后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路,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及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

6.布置课后练习或课外实践活动

课后学习活动可以设计1-2个指向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性问题,还可以设计一个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的专题实践活动。学案上设计课后学习活动,不是取代课后练习,而是给学生布置任务、指点学法,以体现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促进课前、课内、课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案导学”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小结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看书自学,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了自学方法。很多学生过去只知道老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发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课本内容,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最后养成了乐学的学习习惯。

2.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课本内容。因此,上课时气氛活跃了,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要求上台板演的人多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强了。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于学困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方法不好。而“学案导学”的教学特点,恰恰就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学困生的辅导。因此“学案导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学案导学”对老师的备课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因为这要求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组织教学,很难有事先设计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融会贯通,做到“没有准备”也能讲准确、讲全面、讲生动。因此,教师要致力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运用学案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改策略观念新,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渗透,把教法、学法融为一体,为化学新课改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注】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琼南地区新课程改革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编号HJ2008-12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琼州学院)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