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2010-09-16山东郭琳琳王福霞
山东 郭琳琳 王福霞
大学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山东 郭琳琳 王福霞
中国大学普遍的沉闷状态是令人忧郁的,课堂本是一个应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但目前它寂静得令人可怕。造成这一局面的传统因素和现实因素都有,然而,毫无疑问,我们要首先询问现实,现实中,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者,最需要思考、检讨,这是我们取得实质性进步的良策。大学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思考“如何上好一堂大学课”这个问题。到底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熟练掌握课程内容
首先是自己要把讲授的内容融会贯通,真正弄懂。其次,弄清楚教学大纲的要求,给自己提出“问题”,也作为上课时的切入点,向学生提出以后,既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理解的基础;也可以自己条分缕析地讲解。再次,在自己的大脑中回忆讲解的思路,重要的概念、人物姓名、关键数字。没有记住的内容,再看一下;仍然记不住的,可以在备课笔记上做鲜明的记号,或者在纸上用大字写下来;还可以在黑板上写提纲时作为重点先写下来。完全靠准确的记忆,用大量的数字说话,常常有神奇的效果。要善于举例子,在讲授过程中,突然发生思维中断,可以用外围知识来接续替代,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隙。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熟烂于心。所谓“熟能生巧”,对于讲授的知识不熟悉,就难有自信;而没有自信的课是不可能成功的。
2 真正“以学生为本”
我们的传统教育以及应试教育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师道尊严;而现代教育与素质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本位。区分传统还是现代,不是看是否使用了网络以及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而是看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如果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而且没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就还是传统教育。使用了现代技术手段来支持、帮助教师讲解,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的“精致化”,是将“人灌”改为“机灌”。相反,有些课堂没有使用任何现代技术手段,但是,教师却认真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那就是现代教育。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为了一切学生”(全体性),“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性),“一切为了学生”(主体性)。教师是实践上述三性的主导者,由于教师通常知识、经验比较丰富,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而学生局限性比较大,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绝对不是对学生“言听计从”,以学生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而应当科学分析取舍。
3 正确运用教材
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照搬教材,“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认识上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4 课堂灵活施教
我们的教学应当是艺术,是优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课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授课语言首先要清晰、准确、简洁、精炼,最重要的就是讲述一定要具有逻辑性;即使讲述的是最具有艺术性的课程,也不能忽略逻辑性,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作为一个培养艺术家的教师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教师没有透彻的理解一个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必然无法以具有逻辑性的方式去表达,只能罗列各种现象而无法深入分析,也就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而“引导”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事实上,我们所能够交给学生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而如果我们教授给他们学习思维的方法,那么他们获得的知识将是无限的,这也就是“授之渔而非授之鱼”的道理。
当然,讲课仅仅具有逻辑性是不够的,如果讲述的理论知识只是一堆冷冰冰、干巴巴的说教,学生将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在讲述时一定要加上适度的感情、幽默或生动鲜活的比喻,使我们的讲述具有艺术性。对于一堂有充分准备的课,那是思想的流淌,激情的荡漾,语言的芬芳。它所唤起的,不仅是学生静静的聆听,更有脑海的激荡,凝神的欣赏,无限的遐想。一堂优秀的课,不是线性的,而是婉转的;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哲学性的。
5 正确处理没有秩序的课堂
教师面对没有秩序的课堂,有责任教育学生,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这里,平等观、耐心和幽默感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在教师普遍的观点是“教师爱学生,前提是学生首先应当尊重老师。”这是两个不能互为前提的事情,尤其是老师爱学生不能以“学生首先尊重老师”作为前提。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崇高,就因为他(她)广阔、博大。教师必须爱学生,而且应当是无条件的,否则,就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师。不能设想,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怎么能够赢得学生的爱戴。教师要一切从平等、尊重、服务(以学生为中心)开始,千万不要与学生对立,更不能伺机整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公路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