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初探

2010-08-15孙茂玲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呼麦内蒙古艺术

孙茂玲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初探

孙茂玲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正日益受到侵蚀和破坏,维持这一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正在严重流失,导致内蒙古呼麦艺术正面临困境,濒临失传。因此,积极研究对策措施,保护呼麦传承人、大力挖掘整合新人,加强对呼麦艺术的研究力度,在把呼麦艺术推向市场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并借助大众媒介的强大宣传功能,把呼麦艺术推向大众,从而有力地推动内蒙古呼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呼麦;生存现状;对策措施①

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正日益受到侵蚀和破坏,一直扎根于草原文明的呼麦艺术也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虽然呼麦艺术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日益重视与保护,但由于维持这一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软硬件”条件的严重流失,同时呼麦艺术本身缺乏突破与创新,特别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呼麦的表演形式和质量发生了较大偏差,导致内蒙古呼麦艺术正面临困境,濒临失传。因此,积极研究对策措施,着力完善呼麦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大力推动内蒙古呼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就成为了本文的题中之义。

一、内蒙古呼麦艺术之由来

首先来谈一下呼麦的概念。关于呼麦的准确概念,专家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所谓呼麦,就是指一个人纯粹利用自身的发声器官在气息和某种特殊的发声方法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声音效的艺术现象。具体来说,表演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从发声方式来说,呼麦与美声唱法是相悖的。美声唱法讲究面罩共鸣,让声音进入头腔,以便形成一种金属般有穿透力的声音。而呼麦则是一种“喉音”艺术,即表演者运用特殊气息和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可以这样说,呼麦是在普通歌唱艺术的“禁区”中歌唱。

呼麦是蒙古民族一种古老的喉音艺术,它在蒙古民族形成之时就已经产生,并流传至今。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阿尔泰地区以及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及阿尔泰共和国等蒙古族聚居地区。据有关专家考证,呼麦一词是鄂温克语,但对呼麦这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在蒙古国称为“喉咪”(KHOOM II)、在俄联邦图瓦共和国称为“呼麦”(KHUUM E I)、在中国新疆地区称其为“浩林潮尔”(KHOO IA INCOOR)或呼麦、而在内蒙古锡盟北部一带称其为“潮尔”或“浩林潮尔”。从表现形式来讲,呼麦可以分为非单独演唱型和单独演唱型这两种表现形式,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流传。非单独演唱型呼麦就是呼麦与蒙古族长调结合,形成蒙古族著名的和声演唱“潮尔道”(“潮尔道”是两个人以上的和声演唱艺术,一个人演唱长调构成高声部,一个人演唱呼麦构成低声部)。这种形式是呼麦较为原始的形态,目前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流传,为中国独有的呼麦流派,其他地方已失传。单独演唱型呼麦最早产生于阿尔泰山脉地区,因为在阿尔泰山脉周围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新疆地区的罕达嘎图乡、蒙古国克布多省和扎布汗省、以及俄联邦的图瓦共i和国及阿尔泰共和国等地都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社区。该区域的呼麦与蒙古国、俄罗斯的呼麦,在形态上很为相近,都为单独演唱型,但仍具有不同于蒙古国和俄罗斯的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单独演唱型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绝迹了100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从蒙古国传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单独演唱型呼麦在内蒙古地区开始流传,今天已有300多人掌握了这一演唱形式。

二、当前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现状

随着呼麦艺术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表现形式趋于丰富多样化,既可一人演唱,也可多人演唱;表现方法趋于多元化,呼麦已与打击乐、爵士乐、电音等不同类型音乐、不同风格的艺术元素相融合。与此同时,呼麦艺术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在内蒙古,在诸如赛马、射箭、摔跤等大项比赛活动中,或者祭祀祖先、重要聚会等严肃场合中,都演唱呼麦。学习呼麦的人也越来越多,仅单独演唱型呼麦,现在已有300多人掌握了这一演唱形式。其中,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苏依拉赛汗(汉语名字叫文丽)就是非常著名的一位女呼麦手,她的呼麦演唱功夫已经达到了同时演唱4个声部的境界,用机器测试时发现有8种频率同时存在。同时,呼麦也走进了大学课堂,现在呼和浩特市的部分大专院校已经或正准备开设呼麦课程。另一方面,呼麦艺术正逐步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20世纪90年代,呼麦走出国门登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音乐舞台,2005年10月又登上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节”,美国观众为之倾倒;在2006年第十二届“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呼麦第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顿时广受热议,好评如潮。同时,呼麦还被收录到内蒙古音乐网,使全国各地和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网友上网欣赏到了这一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唱法。

随着呼麦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宣传,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把保护和传承这一艺术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组织实施5年保护计划。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呼麦艺术已正式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日益重视与保护,但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正日益受到侵蚀和破坏,内蒙古呼麦艺术正面临困境,濒临失传。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草原生态基础逐渐削弱,呼麦的生存与发展的“硬”环境受到很大冲击,发展空间缩减。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P82)因此,文化离不开生产生活,它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沉淀的产物,脱离生产生活的文化要么被扭曲,要么就逐渐凋零消逝。草原游牧文化的产生、发展及传承与游牧生产、蒙古民族以及他们生活的大草原环境休戚相关。萌生于草原文化的呼麦艺术面临的困境就是源于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蒙古民族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发展内蒙古农业生产,开垦的农业用地越来越多,草原面积开始逐渐缩小,到20世纪60年代大量外省移民迁入,人口越来越多,又加上80年代内蒙古牧区开始实施“草畜双承包”政策(效仿农业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制定),这些无疑都加剧了草地承载程度,草原面积开始大量减少,很多地方出现了沙化现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不断增多的沙化现象,内蒙古开始大力推进退耕还草工程,农牧民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受困环境之苦的家庭搬进了移民新村(这些新村主要是建在各城镇附近,由政府实行统一规划,住房由国家补助和个人补贴,一般按户分配砖瓦房,各户分配的具体间数视各地实际情况而定)。正是基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蒙古人民的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呼麦艺术发展空间锐减,受到很大冲击。

第二,呼麦传承人口数量剧减,呼麦生存和发展的“软”环境受到巨大冲击。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流行文化对包括呼麦在内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流行文化又称普及文化、大众文化,关于它的准确定义,众说纷纭。一般来说,流行文化是指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吉登斯认为“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人观看、阅读、参与的娱乐”,海蒂兹则进一步指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2]当今的流行文化除在发挥文化所具有的一般功能以外,还以其独特的方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各种方式不断改变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内蒙古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得到快速发展,诸如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也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借助于现代媒介传播的流行文化也迅速在草原地区流行,而这正迎合了热烈追逐流行文化的年轻一代,导致了他们对包括呼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关注逐渐减少,因此潜心学习呼麦的人口也就越来越少。正如内蒙古艺术研究所所长乔玉光所说,“几十年前,在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等地的草原,随便到哪一个苏木(乡),甚至嘎查(村),都可以找到在当地有影响的呼麦歌手,在全区有影响的呼麦歌手也不在少数。如今能够承担呼麦传承人重任的歌手已是凤毛麟角。”[3]

三、积极研究对策措施,大力推动呼麦艺术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内蒙古自治区挚爱艺术的人们通过不断努力让呼麦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唱法又一次植根发芽。如今呼麦已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受到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日益重视与保护,并正在国内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呼麦这朵蒙古族艺术奇葩正走在复兴的路上。然而,由于现代化、城市化与外来流行文化的影响与冲击,维持呼麦这一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正在严重流失,同时呼麦艺术本身缺乏突破与创新,特别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呼麦的表演形式和质量发生了较大偏差,导致内蒙古呼麦艺术正面临困境,濒临失传。因此,积极研究对策措施,着力完善呼麦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大力推动内蒙古呼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紧迫之事。

(一)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把呼麦艺术纳入法制化轨道

完善呼麦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切实保护与发展呼麦艺术,“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4](P279)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有序,使呼麦艺术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既体现科学性,又具有权威性。法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积极为呼麦艺术立法建章,从而把这一艺术珍品纳入法制化轨道,使保护与发展呼麦艺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有利地推动呼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呼麦传承人保护力度,大力发掘、整合新人,夯实扩大呼麦艺术人口规模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呼麦艺术这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正日益遭到破坏,传统技艺濒临灭绝,且后继乏人,正面临困境,濒临失传,因此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夯实并扩大呼麦艺术人口规模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加大呼麦传承人保护力度。鉴于呼麦艺术是一门需要代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歌唱艺术,因此呼麦传承人在这项艺术的保护工作中就占有优先地位。要建立呼麦传承人专门档案,将其纳入特殊人才库,并积极提高他们的生活福利待遇;支持和鼓励他们带徒授艺,参与乡土文化教育。同时,通过运用文字、录音、摄像等手段抢救、保存呼麦艺术,采取为呼麦大师们立传、出影像资料等方式将这一文化形式传承下去。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发掘、整合新人。尽管有些城市如呼和浩特市的部分大专院校开设了呼麦艺术课程,但是呼麦的普及面还太小。可以建立专门的艺术学校进行呼麦艺术的传授,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学习,避免“野马式”拜师学艺的弊端。例如可将呼麦、长调、马头琴等民族艺术放在一起教授,非专业学校可以在学院中开设相关专业来教授呼麦艺术。另外,各个地方可以定期举办呼麦艺术节或呼麦艺术大赛,对参加选手特别是脱颖出来的优秀选手要给予高额奖励,通过这种民间发掘、挖掘新人的形式来推动呼麦艺术的普及工作。当然,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有力推进。

(三)加强对呼麦艺术的研究力度,努力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并注意借鉴、吸收现代各种元素

首先,加强对呼麦艺术本身的科学研究力度。现在出现了唱呼麦的人不研究,研究的人不唱这一现象,因此必须要组织专门的科研队伍对呼麦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例如呼麦有13种唱法,现在内蒙古的呼麦选手在演唱中只掌握了其中的4种。目前所用的这四种为:“哈日嘎”,是一种超低音演唱方法;“伊斯古日格”,是固定低音加哨音旋律声部的两声部演唱方法,“哈日嘎”和“伊斯古日格”的结合,唱出三个声部;“树伦·伊斯古日格”,是两个声部的“直音”呼麦;“乌叶勒呼”,是一种颤音演唱技法。如果不研究其它9种唱法而只使用目前的这4种唱法,就会过早地将理论框架化、格式化,会影响呼麦今后的发展。因此,花大力气研究呼麦的其它9种唱法就摆到了研究人员的面前。其次,努力使呼麦艺术科学化、系统化。当前,呼麦的传授多是由老师言传身教,学习者只能通过老师的一言一行来消化吸收知识,这就让学生产生许多困惑和误解。因此,针对呼麦教学中缺乏科学化、系统化这一状况,组织专门人员编写权威的教材就显得特别重要。再次,注意借鉴、吸收现代各种元素。呼麦可以在文本、音乐、表演、导演、舞台等方面大胆进行艺术嫁接、艺术改造,吸收现代的表演理念,锐意革新改造,使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发生“蜕变”,得到新生,使呼麦艺术雅俗共赏。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转引自周慧之.时尚于训诫:生于70年代人的自我建构方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2,(4).

[3]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呼麦向前冲[J/OL].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3/17/content_17454445.htm,2009.03.17.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J602

A

1004-7077(2010)03-0042-04

2010-05-19

孙茂玲(1980-),女,山东枣庄人,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级艺术学声乐表演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音乐艺术研究。

[责任编辑:吕 艳]

猜你喜欢

呼麦内蒙古艺术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纸的艺术
草原呼麦
呼麦
爱在内蒙古
简析蒙古族呼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