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全新版《大学英语》谈大学公共英语翻译教学

2010-08-15王菲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译法译文原文

王菲菲

(遵义师范学院外语系,贵州遵义563002)

一、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造成的翻译局限性是“由于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特征、文化习俗、习惯用法的不同而产生的障碍[1]”。为了克服这些由文化因素所造成的障碍,教师应该适当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避免“翻译腔”。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中第一单元的Text A为例。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In the eleventh grade,at the eleventh hour as it were,I had discovered a calling。这句话可翻译为:就在十一年级,可谓是最后的时刻,我找到了今生想要做的事”。学生在不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可能会把“at the eleventh hour”翻译为“在第十一小时”或“在十一点”,而实际上,这个短语应翻译为“在最后的时刻”或“刚刚来得及”。“eleventh hour相当于日落前的下午5时即白天12工作小时工作日的‘第11小时’,《圣经》《马太福音》第20章中,基督耶稣曾用来说明能够进入天国的不分先后,即使在最后时刻也还来得及[2]。”这样,教师通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和翻译。

二、将翻译理论、方法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融合

由于缺乏专门针对大学公共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教材中针对翻译部分的理论技巧讲解又很少,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很难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翻译理论、方法训练,很多学生产生“译而无论”、“只要英语好自然会翻译”的错误认识。实际上,翻译理论、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可帮助学生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应主动地将重要的翻译理论、方法渗透于常规教学中,并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师傅领进门’,在学生的翻译基础上归纳出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翻译理论的正确性,甚至是修正丰富理论,深化对翻译理论的理解。通过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这一辩证思维过程,学生从实践跃至理性的高度,获得技能意识,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减少时间的盲目性,使实践有的放矢[3]。”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可简要介绍诸如翻译性质、翻译标准、翻译要求及翻译过程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翻译方法。因为大学公共英语翻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课文翻译,所以笔者将以此为重点,结合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来介绍几种大学公共英语翻译常规教学中可运用到的主要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与意译法

直译法与意译法是两大重要翻译方法,适用范围广泛,涉及词语,短语及句法层面。“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4]。”在这两者中,哪种翻译方法更好,这是翻译界颇具争议的问题。直译法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有助于传播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作品,但由于两种文字,文化是不完全对等的,很多句子用直译法翻译出来便会诘屈聱牙,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这时便该用意译法。因此两种翻译方法都有存在的必要,哪种方法在原文中能更好地达到“忠实与通顺”标准就采用哪种。

直译法和意译法适用于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所有课文,以其第一册中的第三单元的Text A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Anyway,even if one wanted to,one couldn’t put the clock back to an earlier age。这句话可以翻译为:无论如何,即使有人想这样做,他也无法将时钟拨回到早先的时代。将put the clock back直译为“将时钟拨回”,其优点在于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基础上保留了原文中的比喻用法。另外,第五单元的Text A中有这样一句话“Going my way,sailor?”she murmured。这句话意译为“‘和我同路吗,水兵?’她低声问道。”比直译为“‘走我的路吗,水兵?’她低声问道。”更为恰当,因为意译清楚地传达了文字的真正含义,更好地达成了“忠实”的翻译标准。

(二)词语翻译

为了使译文地道,原文的表达形式在译者的信息加工重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修改。词语层面涉及的重要翻译方法有:增词法,减词法和词性转换法。增减词法就是指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词语或减少那些不言而喻、不符合表达习惯的词语;词性转换法就是指根据原文和译文的特点将一些词语的词性进行变换后翻译出来,如:将原文的名词转为动词,形容词转为动词,名词转为形容词,等等。以第二单元的Text A中的三个句子为例。第一句:“Letters from home always mean a lot,”I said…“This isn’t family,”he replied,它可翻译为:“家书抵万金啊,”我说……“这不是家里人写来的”。为了不造成歧义,“This isn’t family”应增译为“这不是家里人写来的”;而对于第二个句子We were in the same class,in fact,through both grade and high school来说,在文中不言而喻的“grade”一词便可减译,译为“事实上,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同一个班”;第三句话It had references to things that probably meant something to the driver…中的“reference”一词需从名词转换为动词,译为“信中提到了可能对司机很重要的一些事……”。

(三)句子翻译

句子的翻译方法有很多种,适用于大学公共英语的常用译法有合译法、分译法、语态转换法和正反转换法,以下将逐一介绍这几种译法在大学公共英语翻译常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因为英语和汉语的句子长度不一,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所以翻译时句子应做适当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原文中相联系的句子意义进行重新组合或分拆为几个句子表达出来,这便是合译法和分译法。如:第四单元的Text A中的这句话“He had another Italian man with him.He told me that he had persuaded his childhood friend to move to America.Tony was sponsoring him.”可合译为“和他一起来的另一位意大利人告诉我,他说服了儿时的伙伴前来美国并为他作经济担保”;而第一单元的Text A中的另一个句子“Vivid memories came flooding back of a night in Belleville when all of us were seated around the supper table…”可分译为“贝尔维尔之夜的清晰的回忆如潮水一样涌来,当时,我们大家围坐在晚餐桌旁边……”。语态转换法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汉语多主动句,英语多被动句,因此翻译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主动被动的相互转换。例如:在第三单元的Text A中有这样一句话“When I wrote a popular book recently,I was advised that each equation I included would halve the sales”,原句中的被动语态应转换为主动语态,译为“我最近写了一本通俗读物,当时有人告诫我说,我每使用一个公式就会使销量减半”。所谓正反转译法,就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肯定式和否定式的相互转换,即“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如:第四单元的Text A中的这句话“Tony had passed away”便可反译为“托尼不在人世了”。

三、重视翻译练习和翻译点评

翻译练习是翻译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加强和巩固英语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修辞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5]”。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亲自实践翻译后才会总结或深刻理解已知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因此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翻译练习。翻译练习的材料的文体要尽可能广泛;练习方式不仅有笔译,还应有口译;练习内容除了课文翻译外还包括英译汉、汉译英在内的课后练习和课外材料翻译练习等。学生翻译练习后,教师还应及时地进行点评,由于课时的限制,可对学生共有的问题进行解释,个别问题进行答疑。这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关键一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同时教师也得到翻译教学的反馈。

四、丰富翻译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翻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翻译的兴趣。让学生喜欢翻译、主动练习并探索翻译技巧比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翻译信息更有意义,因此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丰富翻译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翻译比较法(参考译文与学生译文比较、学生译文相互比较);学生合作翻译;学生相互修改、点评译文;适当加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翻译材料,等等。

[1] 黄汉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与途径[C].李新庭.关于文化差异性与翻译局限性的思考[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63-264.

[2] 钱佳.内容教学法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的有效手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433-434.

[3] 郑宗杜,郑声滔.学海采珠——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中卷)[C].黄忠廉,刘丽芬.论翻译教学的科学体系[A].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1079.

[4]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7.

[5] 郑宗杜,郑声滔.学海采珠——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中卷)[C].郑仰成.重新认识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A].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1098.

猜你喜欢

译法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弟子规
弟子规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译文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