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思考

2010-08-15贾敏仁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发展

贾敏仁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 郑州450044)

关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思考

贾敏仁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 郑州450044)

现代化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存在状态和历史过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它,就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长达100多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中国人曾经仿效了多种外来的现代化模式,但是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之前,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找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所有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传统体制的自我创新能力太低,文化惰性极其严重。中国的现代化既不能照搬欧美模式,也不能照搬俄国或日本的模式,必须创造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型发展模式。

中国;现代化历程;发展模式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860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晚清现代化运动,从1911年到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运动和从1949年至今的现代化运动。

一、1860年至1911年清朝晚期的现代化运动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又经历了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以自强卫国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但是洋务运动只是迈出了这现代化的第一步,没有迈出第二步,即逐步开展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的现代化。他们只想引进枪炮,不想学习别人的体制、制度、政策,不想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更不用说改变政治结构了。其标志是面对种种意见,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说。事实上,一旦迈开了现代化的第一步,就必须继续走下去。比如,要仿效西方的军事器械就必须发展军事工业,要发展军事工业就必须发展重工业、交通业、矿产业,要发展重工业、交通业、矿产业就不得不发展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过程又需要新式教育,等等。这个循环过程是一个整体。洋务运动是一种最初级的现代化实践,结果是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洋务运动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世俗理性的觉醒,人们的思维方式开始摆脱教条和信仰主义的干扰,用实效来作为行为选择的标准,这对于盛行了两千多年封建礼教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二是它开了现代化运动的头,从此中国就不可能再完全封闭自守了,现代化的步伐不可能停止了。

戊戌变法是晚清现代化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它是中国人主动用西方政治理念来变革中国政治现实,拯救民族危亡的一次尝试。康、梁等人希望实行民主政治,使中国走向富国强兵之路。他们有着强烈的改革精神和献身精神,有着明确的现代化意识,但是他们这样做触犯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惯,触犯了某些官员的利益。最终103天的戊戌变法悲壮地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强烈的危机感、焦虑感影响了他们的政治决策,使改革陷入了一种焦虑型的激进中。当然,它的直接原因是,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等保守势力反对改革,光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二是他们缺乏实行改革的经验。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改革政治体制,搞现代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领导集团有一定的驾驭政权的经验,但他们没有。在体制内有政治经验的人成了既得利益者和慵懒者,他们没有改革的动力、能力;在体制外的年轻人满怀激情勇往直前,有改革的强烈愿望和牺牲精神,但是他们没有政治经验。

清末新政是晚清现代化的第三个阶段。清末新政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废除科举、举办新式学堂、禁止鸦片、兴修铁路、改革司法制度、鼓励实业等等,而且在全国铺开,长达11年。它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着全面的重要影响。但这时社会各界人士对清廷已失去了信心,它已经没有能力领导这次改革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起义军的炮声,宣告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清末新政这场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呢?首先,新政是在统治者的权威急剧流失以后,清廷已经陷入了权威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的权威不足以支持这么大难度、大幅度的改革。其次,清末新政改革的战略是错误的,即超前进行了立宪改革。那时有的中国人以为要现代化首先就要立宪,实际上,立宪改革需要一个开明的权威主导,但清末的中央政府已经没有权威,立宪又太早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挫折感、焦虑感造成了错误的改革战略,清末新政的失败是因为政府缺乏权威主导,人们已经不相信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了。所有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传统体制的自我创新能力太低,文化惰性极其严重。

二、1911年至1949年内忧外患中的现代化运动

这一阶段是中国现代化开始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追求的阶段,也是现代化向思想文化层次深入的阶段。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彻底的政治革新,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开启了民主革命的闸门。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的领袖人物,他提出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尽管辛亥革命推进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和不平衡,但这场革命毕竟完成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创立民主共和政体两大基本任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辛亥革命以后,总统取代皇帝、建立责任内阁、选举国会议员、组建政党、通过代议制参政、颁布一系列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令。一时间中国出现了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新气象。但是,随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和他的倒行逆施,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的短暂实验就结束了。这一现实不能不引起追求民主和进步的知识分子的深思。他们认识到,袁世凯破坏共和实行独裁的行为还为不少人所容忍,说明在中国封建专制的思想还没有清除,民主政治缺乏足够的思想基础。北洋军阀时期所产生的全面危机状态,也促使孙中山进行政治反省,他意识到需要由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要实现强势的政府,就要把原来的作为议会竞争型的政党改造为组织型的政党,所以1923年他按照苏联的列宁主义组织模式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利用黄埔军校六期子弟兵作为他的军事基础,以军事强人的方式取得了国民党的领导权,表面上统一了中国,1927年建都南京,开始推行资本主义式的现代化。

1927年—1937年,是中国的内忧外患时期。但是这个10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抗战8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奠定了国家的物质基础。这期间出现了国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新式教育的发展、新的领导阶级的崛起、以都市为中心的经济格局的初现等。全国大小工厂总数显著增加,铁路、邮电、民族资本等都有显著发展。这些在客观上都成为现代化以新的形式全面启动的必备条件。这个10年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然而中国却经历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一批民族企业,经济、军事、文化建设都呈现快速上升势头,科学界教育界领袖人物群星灿烂,有一批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的大学。当时的上海是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繁华都市,经济地位远超过东京和香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全国不得不转入战争体制,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完全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本来面临着有利的条件和平民主建国,推进现代化,然而它这个时期的统治和现代化努力还是迅速失败了。这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国民党的内部结构已经渗透了大量庇护网的关系,这样一种脆弱的内部结构,不足以面对全面的危机。再者,国民党在北伐期间通过大量收编军阀部队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军阀文化中很多最坏的因素都渗透到了国民党体制内,使它的内部结构带有一种相当的权力个人化的倾向,极大地消弱了国民党的统治力量。

三、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现代化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经过1949年—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行工业化计划为新制度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政治方面,新中国建立了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有机统一,形成了有效的政治权威和社会整合机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点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确立了工业、农业、交通、国防等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大概时间和战略步骤。党的“八大”确定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指导思想及经济建设方针,这些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是这些方针在“大跃进”进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现代化建设严重受挫。上世纪60年代初,虽然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但由于指导思想上把阶级斗争放在不适当的地位,“左”的错误很难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从而导致“文化大革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遭到空前摧残。1976年—1978年间,党中央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弥补“文革”造成的损失。但由于受“两个凡是”僵化思维的影响,无法对过去的建设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系统的总结。从主观上说,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努力探索、潜心寻找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但在探索中走了不少弯路。这种探索所积累的丰厚经验,为后来正确的现代化建设思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共产党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确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以及具体的实施方针和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经济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逾越的观点,并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与现代生产力和新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包括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经济持续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当今,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事实。

在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必须使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从党政职能分开、政企分开,到人大工作的规范化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从机构精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到法律体系的健全、基层民主的发展和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经济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落实。

在文化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随着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积累,我们党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命题和思路,突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改革科技、教育、文化体制,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党提出了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文化支持。

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方针和政策。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以“四个统筹”、“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进一步文明发展的战略构想,也是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持续发展的负责任的承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艰苦奋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贫富差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压力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资源瓶颈问题、政府的效率和腐败问题、老百姓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问题、科技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任务较重。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四、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回顾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历程,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学习和借鉴。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事务的关系。15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步履维艰,部分时间国家没有独立主权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近代的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其意义是重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到来。现阶段必须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有关问题之间的关系,如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中印领土纠纷问题等。在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问题上既不能让步,也不能让这些问题影响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

第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政治学来讲,至少在现代化和改革初期,国家政权应该是权威主导型的,因为这时国家政权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整合能力、对社会的动员能力、对变革指令的贯彻能力、对社会危机的处理能力、对社会时局变化的控制能力等。通过铁腕的手段实现政治稳定,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而经济发展会导致社会多元化,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整合关系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关系,讨价还价的关系就是契约型的关系,而契约型的关系恰恰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真正基础,而不是道德层面的崇高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权威主义政治可以成为向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跳板。在政府权威主导下,国家致力于发展经济,而后逐步实现全面现代化。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建设先进文化来引导,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克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弘扬其精华。我们要克服传统文化中的人情风、裙带风、宗派风、小农意识、虚伪性、公德意识薄弱等腐朽落后的方面,倡导开放、进取、讲大局、有责任心等意识,建设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影响现代化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现代史上,先进文化就曾对现代化起过促进作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是中国社会全面的深层次变革的思想基础。这些新的文化在引发新的社会变革的同时,又成为一定阶段社会文明的构成部分。但是,社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说到底还是来自于经济领域。一个社会中的法制意识、契约意识、平等意识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而出现和巩固的。西方社会的资源有效配置和民主法制精神是在几百年里,在一个微观合理的竞争过程中逐渐地磨合起来的。近代中国没有这个过程,所以中国的现代化没有社会经济基础,难以成功。只有先进生产方式取代落后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才不会出现断裂和倾覆,才能够有效限制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严重倒退。所以我国要大力发展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破除封闭意识,坚持开放改革。中国近现代史上现代化大幕之所以难以自动开启,主要是由于掌握国家命运的统治者思想的落后和观念的陈旧,对世界形势的巨变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历史影响缺乏敏锐的洞察。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晚于英法等国,就是因为闭关锁国。因为封闭自守,清朝统治者贻误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20年的宝贵时间。在这20年里资本主义生产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如,1848年的革命,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问世;后膛枪发明和贝氏炼钢法投入生产,等等。清政府对此一无所知,还独自在封建老路上蹒跚徘徊。洋务运动打开了国门,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留给后人以强烈的民族自省意识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实践中均有突出体现。开放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现代化的特质之一。

第五,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人的劳动创造,就没有近现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社会的现代化将寸步难行。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直接态度取决于现代化本身是否给人们带来利益。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现代化不能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但是那时候置大多数人的死活于不顾,结果招致了人民的反对,引起社会动荡,现代化夭折。150多年的中国现代化历史告诉我们,要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在稳定中实现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绝大多数人发展的需要。为此,一方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并通过社会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来证明自己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发自内心的认同。经典现代化理论中说,现代化的代价是痛苦的、巨大的,我破门要特别小心,不能让这个代价仅由社会底层来承担,要全社会共同承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强国富民。由于改革开放政策使绝大多数人摆脱贫困,步入小康,所以,人们总体上对改革和现代化持赞成和拥护的态度。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第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制度变革是社会变革完成的标志。新的制度不仅可以固化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且能够赋予社会以新的发展活力。制度的创新使生产力、文化和人都获得了解放,制度创新也能够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都是在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中取得的。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制度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张敬燕]

K27

A

1671-6701(2010)06-0110-04

2010-09-30

贾敏仁(1963-),男,河南潢川人,法学博士,郑州师范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