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治村”现象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2010-08-15曾庆福
曾庆福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富人治村”现象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曾庆福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富人治村”现象的出现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要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村官选举机制,加强对先富群体村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完善村民自治的有关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先富群体;村官;农村;党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先富群体”争当村官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先富群体”当选村官不仅已经出现,而且越来越多,有的地方比例已高达50%以上。“富人治村”现象的出现,使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一、“富人治村”现象产生的原因
1.为民办事,致力共同富裕。“先富群体”中的一些人,当初之所以竞选村官,原因是出于公心,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造福乡民,希望以自己的财富和能力回报村民,目的是想为村民做点实事,从而使自己的成就感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我是回来报恩的!”“我参加竞选是为了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不少参选者如是说。这些人经历多年的商海搏击,有着比一般农民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带领村民开拓市场方面有一定经验。因此,为了改造农村的落后面貌和造福家乡人民,他们甘愿作出经济利益等方面的牺牲,担当村官,为家乡人民做点好事、办点实事,引领村民共同致富。
2.为己谋利,保护既得利益。“先富群体”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党的富民政策的受益者。因此,一部分“先富群体”竞选村官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我们毕竟与上面领导、部门打交道的机会更多,在了解相关政策、获取有关信息上肯定要便利点,商业机会相应可能会多一点”。持这种观点的参选者为数不少。因为竞选村官成功后,一是“先富群体”可以通过影响村里的决策,使之更有利于自己的利益,从而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当选“村官”可以从批地、建设工程承包等方面获得利益,从而增加自己的财富。三是为了更好地争取地方政府的保护。在当前背景下,农村“先富群体”通过参与竞选村官谋取一定地位,进而争取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的承认和保护无疑是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因此,在有了一定经济和社会资源作为其参与政治活动的基础上,希望通过村委会这个政治舞台,进一步获得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更好地保护和扩大既得利益。
3.为求名誉,实现个人抱负。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实现政治上的东西。“先富群体”对民主政治的诉求相当强烈,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欲望。而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也使他们有可能更多地过问政治,因此,在经济上取得成功后,在政治上也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实现自己的抱负。在现阶段农村,“先富群体”参政议政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二是通过村委会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委员。显然,与前者比较,后者路径更宽,也相对容易。因此,借村委会换届之机,积极参与竞选,是实现农村“先富群体”参政议政的一个很好机会。
4.“先富群体”竞选村官体现了村民的愿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民的心中,评价一个人能不能当村官的主要标准是看他自己能不能致富,能不能尽快带动村民走上富裕之路,即看他“双带”能力强不强。关于选择村主任的标准问题,农民主要有三个标准:“双带”能力强、处事公正、本家族人。90%以上的村民愿意选具备前两个条件的人当村主任,体现了村民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安的心理企盼。“先富群体”有较高的收入,在参加村干部选举时往往也会作出各种为村里捐款、办公益事业的承诺。另外,村民们认为他们有钱不会贪污,等等。这些都使村民认为“先富群体”担任村干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会比还没富起来的人多一些,因此在心理上、感情上更信任“先富群体”,愿意推选“先富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做领路人。
5.先富群体竞选村官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城市对于农村人才资源的汲取,农村比较有能力的年轻人,他们或者考上了大学,或者外出打工,村干部队伍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年龄老化、宗旨淡化、能力弱化这“三化”问题是村干部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工作,需要“能人”“强者”当政,让有志于农村工作、得到群众普遍公认的“先富群体”中的优秀分子进入村委会,担当起富民强村的重任,正逐渐成为各方共识。此外,“先富群体”由于具有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在农村各个领域中比其他人更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带动村民致富的能力,在完成上级任务时能起到带头作用,在村集体事业建设中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各级党组织心目中也就容易成为有潜力可挖、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乡镇组织往往也比较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对他们比较信任,在条件成熟时,愿意将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推上村干部岗位。
二、“富人治村”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问题
1.“富人治村”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富人治村”在目前还处于一个新旧规范交替的过程之中,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一些制度尚不完善,某些方面还是空白,这就容易给有些动机不良者钻法律和制度空子的机会。先富群体当了村官后能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能不能以村政为己任,能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行事,是否具备了当好这个村官的条件,这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前,送钱送礼拉选票的事情还在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例如,2008年浙江省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后,各地查出各类违法违纪案件290多起,其中以贿选居多。仅义乌市就查处了37起破坏选举和贿选案件,10名党员受到党纪处分,90人被行政拘留。在一些地方,有不少先富群体村官在村务管理、决策中存在明显的故意过错行为,滥用权力,私自超低价买卖土地,从而导致农村问题尖锐化。因此,如果对先富群体村官疏于管理,少数人就可能会搞“一言堂”,甚至凌驾于村党组织之上。如果村党支部仅仅代表富人的利益,就会激化农村贫富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普通农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另外,在“富人治村”的情况下,村党组织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提高解决党组织内部矛盾的能力,如何通过保证村务管理过程中贯彻民主集中制来体现党的领导,如何以党组织自身建设为先导,探索出一种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从而使之发自内心地参与其中的农村基层政治体制,是村党组织建设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富人治村”的优势,同时又要对“富人治村”过程中的权力进行一定的制约,注意和防范某些“富人治村”的村官的政治权力的异化,防止他们利用政治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富裕村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把选拔先富能人担任村官与培养、教育、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相结合,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并不等于一个合格的村干部。经济能力强、政治能力弱是先富群体村官们的共同特点。相当多的先富群体村官缺乏从政的经验,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知识培训,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不多,尤其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不懂得党组织工作和村民自治的程序和方法,不知道怎样排解和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以致于出现了村务工作简单化的倾向。在选拔先富能人担任村官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忽视了对村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忽视了村党组织的整体建设。村干部新老交替时,就从富户中“点将”,搞“拉郎配”,导致一些地方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村级班子软弱无力。同时,又容易产生“唯财是举”的选人误导,从而诱发一些人的“金钱欲”、“权力欲”,诱发某些人不择手段地去捞钱、捞官,助长“买官”、“卖官”之风。因此,逐步提高富裕村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对他们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是县及乡镇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富裕村官存在“经商”与“理政”的矛盾。村干部的工作非常繁杂,势必要占用先富群体村官不少时间和精力。一些先富群体村官忙于经商办企业,时间精力上顾及村务有限,这就出现了富人村官“经商”与“理政”的矛盾。在一些村庄中,有的当选的富裕村官为了收回选举成本,或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当选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商务之中,对村中的事务几乎无暇照管,以至于出现了富人村官经商不理政的村干部“空挂”现象。加上村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回报少,因此,如何保证这些村官的工作热情不减,建立健全先富群体村官的激励机制,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如何调动村官参与创办集体企业的积极性,如何加强对富裕群体施政效果的跟踪与反馈,对当政村官村务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与监督,这些都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富人治村”条件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1.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举机制。创建公平公正的选举机制,把好先富者成为村官的入口,这是保证村干部队伍纯洁的关键一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个能胜任村干部的“富者”,既要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率先富裕起来,又要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同时,还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群众谋求共同富裕。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真正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责任心、愿意为民服务、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选进村级班子。在选拔、任用、考核村干部时,主要看其实际工作能力,而不必过问个人财产状况。要坚持选举事务公开,把村委会选举制度和程序清楚明白地告诉村民,把选举办法的自治权交给民众,让村民真正懂得如何选举村委会,从而较好地行使其选举权。要细化村委会选举规则,强化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易于操作、切实可行的选举机制。要加大宣传力度,规范选举行为,建立候选人发表治村演说、公开设立选举状况栏、上级组织对候选人集中告诫谈话等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竞选环境。
2.建立对先富群体村官的教育培训机制。要加强对先富群体当选村官的教育培训。坚持教育和引导,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强化他们的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同时,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市场经济知识、领导艺术和管理才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其管理村务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迅速成熟起来。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在教育培训方式上,可采取理论培训、典型引路、警示教育等形式,重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带头致富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先富群体从政的教育培训机制。
3.建立健全对先富群体村官的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工作职责为核心的党建工作制度。村党组织要坚持集体领导,对村里的重大事项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不能由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要逐步提高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处理党内事务的水平,并用党的民主集中制影响和示范村务民主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的议事规则和表决制度。要定期组织“一述两评”(即村党支部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支部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活动,村民不但能选举党支部,而且还能评议党支部,对离任的先富群体村官要实行严格的审计制度。要建立先富群体从政的制约与激励机制,规范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在职村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量化管理。对优秀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不称职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相应处理。通过对先富群体村官的强化管理,加强监督,既发挥他们在强村富民中的“领头雁”作用,又要防止某些先富群体村官有权有势后为富不仁、甚至横行乡里的负面效应发生。
4.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法规。村党组织要由过去直接决策治理农村,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方式转变,要以自身建设为先导,探索出一种农民群众发自内心地参与其中的农村基层政治体制。这就要求村党组织要提高正确处理村中重大事务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体制,既充分保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在村级事务治理中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富人治村”的新的治理模式下,村党组织要积极培养村民的民主意识,严格民主程序,村党组织要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提高表达民意和综合民意的能力。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更好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落实村民的“四权”即: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三是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真正发挥其表达民意和综合民意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坚持民主理财,规范领导行为,更好地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责任编辑 张敬燕]
D267.2
A
1671-6701(2010)06-0102-03
2010-10-21
2010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2400450089)、河南省社科联2010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0-21)阶段性成果
曾庆福(1966-),男,河南罗山人,哲学博士,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