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经济转型之路
2010-08-15张桂中
张桂中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市情社情研究室,河南郑州450042)
浅议我国经济转型之路
张桂中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市情社情研究室,河南郑州450042)
从20世纪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弱大国发展为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出口型大国。60年的经济发展,60年的经济转型,既有可以自豪的经济腾飞的辉煌,也有需要汲取的教训。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利于认识已经发展中的不足,促进今后更好地发展。
经济发展;转型;经验教训
从1949年10月1日起,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之路,我们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贫弱大国发展为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出口型大国。到2010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相继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于这60年的经济发展,我们要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充分肯定发展的成绩,同时也要认真总结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这样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清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借鉴。
一、前30年我国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的工作重心从武装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来,既要面对国内崩溃的经济局面和暗藏的敌对势力,还要与国际上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作斗争。对于经济建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有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但是国情不同,时期不同。我们党承担着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是尽快地使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摆脱出来,迅速恢复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二是改变整个国家国力衰退、经济崩溃的局面,迅速恢复生产,建立独立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与大发展时期。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一五”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1957年增加到1249.9亿元,增长51.1%,平均每年增长8.6%。1957年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递增18%。在工农业生产总产值中,工业及手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1957年的56.7%。1956年是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这一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被消灭,中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57年,中央提出要使中国工业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1958年,“二五”计划开始,“大跃进”成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超英赶美”及“以钢为纲”的指导下,经济发展被简单化为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而重工业发展则进一步简单化为全民发展钢铁工业。由于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建国之初刚刚形成的产业间生产协作关系被打乱。
为了恢复经济,1961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3年3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托拉斯——中国烟草公司,集中管理全国的烟厂。同时着手解决工农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问题,开始了对产业结构的第一次大调整,调整的主旨是把在“大跃进”中颠倒的产业发展顺序恢复过来,先农业后工业,适当缩短工业战线,放慢工业增长速度。工业投资额比上年减少了66%,1962年又进一步减少了47.8%。两年中,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减少4.4万个,其中有2.5万个国有企业被关、并。下放城市人口,缓解农业劳动力紧张的状况,缓解城市就业及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的压力。经过几年以“农、轻、重”为发展方向的结构调整,薄弱产业得以恢复。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84亿元,比1962年增长55%,工农业总产值1963—196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0.9%的速度。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国家基本普及了农村基础教育与卫生医疗。
接着开始的“十年内乱”导致了国家停止“五年建设计划”,随着十年动乱的开始,“以钢为纲”发展重工业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十年内乱”局面的出现,使国民经济急剧恶化。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使形势明显好转。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 15.1%,农业增长 4.6%,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较大的增长,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开始出现。1976年“五五”计划开始实施。然而受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不但没有对已经失衡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而且又提出了新的“跃进”目标。在政府主导的第二次“大干快上”浪潮中,重化工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同时农业生产则继续下滑,原材料、能源严重短缺,第三产业投入严重不足,产业结构不平衡性甚为突出。这一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只增长1.7%,大大低于计划要求增长7—7.5%的速度。1974年到1976年这3年,由于“四人帮”的捣乱破坏,同正常情况相比,工业总产值损失1000亿元,钢产量减少2800万吨,财政减收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二、以解放思想为标志的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使我国经济进入大发展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果断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又一次开始了全面调整与转型。第一,在农业生产方面,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农业投入和新农业技术运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壮大。第二,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实施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消费品需求的“轻纺工业优先”政策。1979年3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本年度国民经济的调整问题。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调整国民经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第三,增加基础产业的投入,重点解决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能力和效率问题,缓解运输紧张的状况,加快通信设施建设。第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鼓励国有工业企业利用富裕资金组织返城知青从事商业、服务业和餐饮业,鼓励集体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兴办第三产业。
1981年,“六五”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部署。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轻重比例关系改善。此后,国民经济的调整继续取得新的成就,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8.2%,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1%。198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元,比1978年增加1倍;城市职工家庭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50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38.3%。经过5年的调整与发展,重工业严重倾斜的产业结构基本得到纠正,农业生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按照社会需求进行较好的转型,经济进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1984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1986年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88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年,一方面实现了国家经济的整体提升,但也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再次明显失衡。三大产业中,工业生产以年递增10%以上的速度迅猛发展。工业中的加工工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在“井喷”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发展十分迅猛,而与此同时基础产业中的电力、石油、原材料等产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与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有一定距离。这一时期所表现的经济发展过热所导致的结构问题也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后继发展能力不足。1985年以后,由于农村改革的热情及效应逐渐消散,以及技术和家用生产资料投入仍旧不足,农业产值增长放缓,粮食逐年减产,同时烟、酒、食品加工等以农业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直接导致了农副产品供应的严重短缺。第二,基础工业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加工制造业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型耐用消费品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等上游产业的发展依存度较高。1984年至1988年间,中国加工制造业产值年均递增17.6%,加工制造业的过快发展使得钢材、聚乙烯、电力、显像管、压缩机等商品的紧缺程度日益加剧。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产业政策大纲》,对严重不平衡的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强调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以及将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中重大的比例关系再次趋向协调。
1985—1988年,我国国民经济处在过热的状态,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0.7%,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8%。其后,经过3年的治理整顿,改变了经济过热的局面。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1990年增长5.3%,1989—1991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经济增长速度已基本恢复到与现有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正常增长水平。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到1990年底,“七五”计划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绝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400亿元,5年增长39%,年均增长7.8%。到“八五”计划末期的1995年,全国的电力生产量和煤炭生产量不仅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有些地区还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供过于求现象,这就为本世纪末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标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经济进入科学发展阶段
在党中央实施十年规划和“九五”计划以来,随着经济软着陆进而进入了较为良性的发展轨道,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基础产业继续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保证充足粮食总量的基础上,农业产值比重稳步下降,由1985年的28.4%下降为1998年的17.6%,2001年进一步下降到14.4%;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产值比重由1985年的28.7%上升为1998年的36.2%,2001年达到40.5%。在三次产业整体结构优化的进程中,各大产业内部结构也日趋合理化,工业产品迅速丰富,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尤其是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及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第三产业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文化、体育及卫生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逐渐成为国家及地方的支柱产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第二大贸易体,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在经过长达3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枯竭、人均收入停滞不前、国内消费不足、经济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等。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国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入,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扩大,加快了我国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的时期,经济增长重新加速,进入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然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以及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依靠低成本竞争的出口加工贸易增长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也预示着依赖低工资的出口加工发展模式已经失去了发展优势。加工贸易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由于工人工资无法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导致居民消费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到国内市场需求,促使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开拓。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暴露出严重的缺陷。由于中国过度依赖于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汇率波动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将近7万个中小企业破产和2000多万人失业。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滑坡,过度依赖于货物出口而内需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借鉴经验,从而更好地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必须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其增长方式背后是高昂的发展成本。粗放式的高增长、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政府进一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总结我国60多年的经济建设成就,要客观地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的经济总量虽迅速增长,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目前GDP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27.2%,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城乡差距的继续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一是我们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和民生问题,使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方式;三是要真正和有效地转向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张治学]
F120.2
A
1671-6701(2010)06-0034-03
2010-10-10
张桂中(1962-),男,河南巩义人,本科,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市情社情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