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饮贴膏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2010-08-15刁哲欣胡永进刘进满
刁哲欣 胡永进 刘进满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由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膜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几乎所有肿瘤均有侵犯胸膜的报道,其中肺癌最常见。随着肿瘤发病率增高,肿瘤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明显增多,恶性胸腔积液量大,增长迅速,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非常困难,单纯静脉化疗时化疗药物很难在胸腔内获得高浓度,疗效不佳,目前治疗方法多为局部应用化疗药物,有效率一般在 50%~80%之间,但毒副作用相对较大。我们通过自制中药悬饮贴膏外贴患侧胸壁的临床应用,在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取两组患者 86例均经 X线、B超、CT、ECT、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肿瘤合并胸腔积液,且胸腔积液中至少有一次查见癌细胞,治疗前 KPS评分>70分,血象正常,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正常,预计生存期 >3月,无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用深静脉留置管于 B超定位下置入胸腔引流,末端接输液管调节滴速引入水封瓶内。给药前尽量放净胸液(X线片检查明确)。治疗组:胸腔灌注顺铂 60mg+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第 1、7天各一次,同时外敷悬饮贴膏于患侧胸壁腋中线第 7、8肋间,每天 6 h。膏方组成:甘遂 15 g,大戟 15 g,葶苈子 20g,半夏 30 g,南星 30 g,白芷 30 g,白芥子 30 g,鸦胆子 10 g,吴茱萸 30g,元胡 25 g,肉桂 30 g,干姜 30g,胡椒 20粒,五倍子 15 g,香油 500g,铅丹 195 g,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对照组:单用顺铂 60mg+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第 1、7天各一次胸腔灌注。给药后拨除引流管并嘱不时变换体位,使药液与胸腔内充分接触。治疗前后均摄X线片和B超比较并记录用药后反应,1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对胸液量采取前肋计算法,积液在第 5肋以下者为少量,超过第二前肋者为大量,介于两者间为中等量胸液。并记录患者症状缓解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液完全消失持续 1月以上者;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胸液降低一个量级(如从大量减至中等量或从中等量减至少量)持续 1月以上者;胸液在同一个量级减少,持续 1月以上者或胸液在同一个量级内不变,持续 1月以上者;无效:胸液较原来增加。
2 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 12例,有效 24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显效 10例,有效 18例,无效 14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主要是由恶性肿瘤转移到胸膜后导致胸膜通透性增加,产生胸腔渗出液,其特点是胸腔积液量大,且增长迅速,大量胸腔积液会压缩肺组织,使患者呼吸功能受限。表现为气喘,活动时更为明显,患者多生活不能自理,严重的会导致呼吸衰竭需要立即排液减压治疗,治疗多采用胸穿或闭式引流放液后胸腔内注射化疗药或免疫调节剂,同时结合全身化疗,但疗效不甚理想,胸腔积液吸收缓慢,甚至增长。临床上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非常困难,单纯静脉化疗时化疗药物很难在胸腔内获得高浓度,疗效不佳,目前治疗方法多为局部应用化疗药物,有效率一般在 50%~80%之间,但毒副作用相对较大。我们通过自制中药悬饮贴膏外贴患侧胸壁的临床应用,为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祖国医学认为胸腔积液属“悬饮”范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大多表现为正虚邪盛,而且阳虚尤为突出,大部分肿瘤患者晚期多表现为虚寒证,阳气不足。人的气血津液要靠阳气的推动,阳气虚、热量不足,津液精血的运行就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从而形成水饮停滞。从恶性胸腔积液症状特征分析,应属中医经典中“悬饮”病范畴,《金匮要略》记载“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结合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创制外用膏方。悬饮贴膏方中肉桂、干姜等振奋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半夏、天南星,白芥子,吴茱萸、降逆化痰利水,甘遂、鸦胆子、大戟、葶苈子、细辛逐饮利水;五倍子、白芥子、吴茱萸、胡椒温经降逆、透皮吸收,降逆化痰之功效。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当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干姜对血管渗透性增加引起的肿胀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肉桂有扩张血管,使血管阻力下降和镇痛等作用。细辛油能降低炎症组织及渗出液中组胺含量,有抗组胺、抗变态反应及利尿作用,且能产生局部麻醉作用。甘遂、大戟、葶苈子均有明显的泻下和利尿作用。白芥子生成挥发性油,主要成分异硫氰酸烯丙酯具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肤发红、温暖,甚至引起水泡。五倍子能够保护局部黏膜,且有局部麻醉的作用。以上组方药物相互配合能够发挥扶正、抗癌、止痛、消除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贴于患处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神经特异性,增强组织抗御力量,达到镇静、消炎作用。通过皮肤角质层细胞间隙、毛囊壁、汗腺、皮脂腺,使药物渗透与吸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作用。
我们认为外敷中药膏方的应用克服了内服中药汤剂的缺点,方法简便,效果肯定,患者易于接受,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发挥独特的治疗效果,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