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内节育器异位 15例分析

2010-08-15栾春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9期
关键词:节育器哺乳期肌层

栾春芳

2008年 6月至 2010年 3月来我站就诊及在全市计划生育并发症鉴定中诊断为宫内节育器异位 15例,资料完整,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经产妇,年龄 25~54岁,平均34.5岁。宫内节育器放置最短 11个月,最长 16年。哺乳期放置 7例,月经后放置 3例,人流后放置 3例,剖宫产时放置2例。O型节育器 9例,T型节育器 4例,宫型节育器 1例,R型节育器 1例;节育器异位子宫肌层 8例,宫颈肌层 2例,异位入盆腹腔 5例。发现节育器异位到取器时间最长 6年,最短 20 d。宫内有 2只节育器 1例,宫内宫外各有 1只节育器2例。绝经后节育器异位 3例。15例取出的异位节育器中,大号节育器 7例,节育器断裂 6例,T型环横臂铜套及R环头端硅胶脱出各 1例,其中 4例置器后未进行随访检查。

1.2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下腹坠胀痛,月经异常,阴道不规则出血、痛经等。异位入宫颈肌层患者有性交痛。

1.3 诊断 15例患者中有 12例通过 B超确诊,3例通过X线确诊。

2 结果

5例异位入腹腔者,有4例剖腹取出,1例在生育二胎时剖宫产术中取出;2例异位入宫颈肌层者,均为 B超监视下经阴道取出;8例异位入子宫肌层者,1例因子宫多发肌瘤在行子宫切除时一并处理,6例在 B超监视下经阴道取出,1例在宫腔镜下取出。术后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节育器异位原因

3.1.1 手术者操作不当。本资料中哺乳期放置节育器 7例,占 46.7%。哺乳期放置发生率最高是因哺乳期子宫壁薄、质软、子宫警惕性不高,术者手术时若对子宫位置了解不清,操作粗暴,易将节育器直接放入子宫腔以外,或损伤宫壁造成节育器不全穿透,此时受术者可无明显症状,当带器妊娠行人流术时,宫腔操作及宫缩压力均有可能将节育器完全穿透异位于腹腔 。故对人工流产术后、分娩后、哺乳期等有穿孔潜在危险者更要严格小心,对哺乳期壁薄、质软子宫可肌注缩宫素,在子宫收缩条件下放置 。必要时延缓置器时间,采用其他方法避孕。

3.1.2 节育器过大或质量欠佳。施术者在置器过程中,未能按测得的宫腔大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节育器,使偏大的节育器受到压迫,导致子宫内膜局部缺血坏死,易发生节育器进入子宫肌层或腹腔;其次,节育器表面或接头处不光滑,损伤宫壁,加之子宫排异性收缩,使节育器逐渐嵌入宫壁或进入腹腔。

3.1.3 反复流产,置器使子宫内膜得不到及时修复,易使节育器发生异位。本组资料中人流 3例,占 20%,均行人流 2次以上,因此提高避孕有效率,减少人流次数,亦是降低节育器异位的一种预防措施。

3.2 加强术后随访 按常规置器后 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检查 1次,器置后的定期随访十分重要,可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副反应及节育器异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中,有 4例自置器后,均未定期随访检查。我们认为,置器后定期复查最好作B超检查,查前膀胱必须充盈,形成良好的透声窗后检查效果较好,有条件做阴式B超最好,必要时辅以 X线检查。本组资料中有 1例,因反复发作右下腹坠痛,经妇产科诊治无效,外科会诊诊断为阑尾炎,最后行腹部拍片时,发现右侧盆底有一节育器,剖腹取器后症状消失。因此,对曾经有过放环手术史者出现反复发作下腹坠痛,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者,应给予 X线检查,做到明确诊断,合理治疗。

3.3 绝经后及时取环 本资料中绝经后节育器异位 3例,均是绝经 2年以上,在取环术前行B超检查时,发现节育器部分异位入子宫肌层。因为绝经后随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子宫逐渐萎缩,而节育器不能随子宫的缩小而缩小,使节育器逐渐异位入子宫肌层,甚至进入腹腔[2]。故最好是绝经后半年至 1年及时取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 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格及《计划生育手术合格证》,严格按《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常规》施行各种手术,掌握好 4项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无菌操作,做到术前细心检查,术中精心操作,并选择优质、合适的节育器,术后热心随访,确保受术者的安全。本组资料中有 10例均接受每年 2次的查环查孕,除 3例异位于子宫颈肌层者报告为节育器下移外,7例每次检查均为节育器位置正常或宫内无节育器,这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①技术人员对 B超诊断技术不熟练,对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正常与否判断能力较差,导致误诊。②平时查环查孕都做腹部 B超检查,受检者的膀胱充盈情况达不到要求,则影响B超检查效果。③目前用于乡镇服务站查环查孕的 B超仪在图像清晰度、分辨率、灵敏度等方面均较差。鉴于以上情况,首先要加强宣传,使育龄妇女认识到此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加强服务站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诊断水平,有条件时改进仪器设备,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计生并发症的发生。

[1] 钟友华.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 212例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07,28(2):265.

[2] 刘君红.宫腹腔镜治疗节育器异位/嵌顿 41例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1):284.

猜你喜欢

节育器哺乳期肌层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