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针疗法治疗血痹50例临床观察
2010-08-15张晓明
张晓明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76
血痹病名始见于《灵枢·九针论》“邪入于阴,则为血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本病是指以营卫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症见肢体局部麻木不仁的一种病症。笔者在2003—2008年采用挂针的方法治疗本病5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5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0~75岁。病程10天~8年。患病部位肩背部21例,小腿15例,大腿7例,头面部7例。均按就诊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与病情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皮肤常规消毒,用1-1.5寸毫针在患病部位直刺入皮内,使毫针在松手后自然悬挂于皮肤表面而不至脱落,犹如挂在皮肤。深度以不刺穿真皮层,毫针挂在皮肤时针尖将皮肤撬起形成一个微小隆起为宜。针刺密度以每1-2厘米一支。每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皮肤常规消毒,用毫针按局部取穴,辩证取穴等普通针灸方法,随症加减,每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1.1 临床症状疗效标准
按《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痹证诊断标准(试行)》为标准。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①痊愈:麻木消失,皮肤感觉异常完全消失,活动无受限,随访半年无复发。
②显效:麻木明显减轻,皮肤感觉异常范围减小70%以上。
③有效:麻木有所减轻,拧麻木部位稍微有点知觉;皮肤感觉异常范围减小30%以上。
④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麻木未减轻。
3.1.2 临床疗效判定
两组分别采用积分法,麻木感消失积3分,麻木明显减轻积2分,麻木有所减轻,拧麻木部位稍微有点知觉积1分,无效不计分。皮肤感觉异常完全消失至无效积分同上。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病例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治疗组25例,治疗后积分(4.20±1.581);对照组25例,治疗后积分(3.20±1.633)。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效果优于对照组(T=2.1997,P<0.05)两组病例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
3.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常规均无明显改变。
4 典型病例
肖××,女,62岁,河南人。自5年前背部受凉而致左肩胛处麻木不仁伴发凉至今,期间曾到其他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历服维生素B1,腺苷B12,甲钴胺等药物均无效。于2009年1月15日来我院中医科诊治。经查,患者于第7颈椎至第5胸椎处麻木,波及左肩胛骨处。局部肤温正常,皮肤感觉下降,肌肉无萎缩。舌淡苔薄白,脉弦滑。诊为血痹证。采取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麻木感觉消失,并不再感到发凉。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5 讨论
血痹一证,古代医家多有论述,其首见于《灵枢·九针论》称“邪入于阴,则为血痹”。《诸病源候论·血痹候》也认为“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此由忧乐之人,骨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肤腠开,为风邪所侵也。诊其脉自微涩在寸口,而关上小紧,血痹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说: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由此可见,血痹一病发生,是由于体虚而感受外邪导致的肢体肌肤麻木不仁,治疗上当以养血祛风为根本原则,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由于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血痹虽然是血分受邪,治疗上不一定单独治血,更重要的是通达其阳气,阳气出,血分通,外邪除,血痹自愈。正如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而痹之为病,血即以风入而痹于外,阳亦以血痹而止于中,故必针以引阳使出,阳出而邪去,邪去而脉紧乃和,血痹乃通,以是知血分受痹,不当独治其血矣。”因此,用针法引导阳气可以起到行血,活血之功,从而达到血行风自灭的目的。挂针疗法的采用便是此法的具体运用,其针仅针在肌表,一方面直中病位,鼓舞肌表之阳气,驱邪外出,使气血运行通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针刺较深,引邪入内。第三,由于针刺深度很浅,减轻了患者对针灸的恐惧程度,易于为患者所接受。故而取得良好疗效。
[1]王雪峰,汤秀芳.针刺加拔罐治疗血痹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7:P412-412.
[2]金燕,危剑安等.金匮要略血痹辨治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3,P150-151.
[3]周嘉洲,刘小虹.血痹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7:P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