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0-08-15尹静
尹静
慢性肾功不全(CRF)是由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引起的,临床表现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由于毒素储存引起的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均符合王海燕主编的《肾脏病学》第2版,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9~68岁,平均49.5岁,病程49~117个月,平均79.8个月,其中血肌酐在186~442 umol/L28例,445~707 umol/L20例;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20~65岁,平均50.7岁,病程52~122个月,平均81.1个月。其中血肌酐在186~442 mol/L26例,445~77 mol/L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盐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贫血及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钙等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基本方:蒲公英30 g,生牡蛎30 g,生大黄30 g,湿热偏重者适当加入黄柏15 g,黄连10 g,寒湿偏重者,适当加入附子10 g,桂枝15 g。以上方药浓煎至400 ml,分两次保留灌肠,晚上睡觉前和上午各一次。两组均以14 d为一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一个月判定疗效。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判断标准[1]:参照中西医结合会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中的标准。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肌酐清除率(Ccr)增加≥30%或血肌酐、尿素氮下降≥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Ccr增加≥20%或血肌酐、尿素氮下降≥20%;无效:症状无改善,肾功能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2.2 治疗结果 一月后,治疗组48例中,显效18例,有效26,无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48例中,显效9例,有效2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4.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护理
3.1 灌肠前要做好情志护理 慢性肾衰患者常因病情反复、水肿、厌食、乏力,加之长期恶心呕吐,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因此,应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CRF的知识,灌肠药液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灌肠后的体位及保留时间对疗效的影响及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嘱患者不必担心。灌肠时适当给予单间或用屏风遮挡,尽量保护患者隐私,消除其不必要的紧张心理。
3.2 灌肠中严密观察 边灌肠边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汗、腹痛、腹胀等症状,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让患者充分休息,分析原因,对症处理。灌肠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反射性肌肉收缩,使肛门括约肌处于紧张状态。治疗期间大便次数2~4/d为溏便或水样便>5次/d,应暂停灌肠,并及时处理。对于长期灌肠患者应注意保护肛门及肠黏膜,避免损伤,便毕用温水坐浴10~15 min。
3.3 饮食护理 为减轻患者肾脏负担,应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配合高碳水化合物以保证机体所需热量。热量摄入35KJ/(kg·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应<0.5g/(kg·d)。减少内源性蛋白质的分解,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和减少代谢性毒物的产生[2]。
3.4 灌肠前准备 指导患者每餐不宜过饱,以减少腹压,减轻不适;排空膀胱,以免灌肠时膀胱充盈引起不适;灌肠前患者必须排空大便,有利于药物更好地保留和吸收。注意灌肠温度一般在39℃ ~41℃。
3.5 灌肠时注意事项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不可粗暴用力,以免不小心刺破肠壁;插管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若有不适要暂停插管,嘱其张口呼吸以减轻腹压,减轻不适;若有患者大便失禁,应及时消除污垢后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愧疚感,使治疗顺利进行;灌肠时将患者臀部抬高10~20 cm,使药液在肠内尽量保留2 h以上,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 讨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残余肾单位不能充分地排泄代谢产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产物),使其蓄积在体内而引起毒性反应,出现厌食、纳差、恶心呕吐、贫血、乏力、水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中药灌肠是根据“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的中医理论,运用通腑导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气补血、调整阴阳等方法,从而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提高人体免疫力、纠正贫血、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的一种方法。以上诸药联合运用,补而不峻,泻而不猛,攻补兼施标本同治,从而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1] 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
[2] 袁伟杰,叶志斌,金惠敬.肾脏病营养治疗学.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