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10-08-15李史来
李史来
糖尿病患者是结核杆菌的易感者,而感染肺结核后可影响患者的糖代谢,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由于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当、疗程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复治肺结核,较初治肺结核其情况更为复杂,治疗难度更大。为探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复治肺结核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18~71岁,平均(39.2±11.3)岁,病程12月~6年,平均(32±15.3)月,经病史、X线及痰菌检查,证实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伴或不伴有空洞,均为初治失败且痰菌阳性患者,无心、肝、肾功能损害。
1.2 方法
1.2.1 抗结核治疗方案 全间歇化疗方案2H3R3Z3E3 S3/6H3R3E3[2],复治根据其既往抗结核治疗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调整。方案中至少选用3种以上未用过的敏感药物,采用了近年抗结核新药,如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合并感染等,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2.2 糖尿病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给予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以及糖尿病教育,根据患者具体的血糖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
1.2.3 治疗期间每月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各1次,每月查痰涂片1次,每次连续3 d。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全程加用护肝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痰涂片抗酸杆菌(简称痰菌)检查连续2个月以上阴性为转阴。②X线胸片病灶吸收1/2以上,空洞缩小一半为显著吸收;病灶吸收1/2以上,空洞无缩小为吸收;痰菌持续阳性,病灶增多,空洞增大为恶化。③空腹血糖控制在6~8 mmol/L,且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为控制良好;空腹血糖控制在8~11 mmol/L,且餐后2 h血糖11.1~13.9 mmol/L为控制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 >11.1 mmol/L,且餐后2 h血糖>13.9 mmol/L为控制不良。
2 结果
2.1 痰菌转阴情况 86例患者,痰菌转阴68例,治愈率为79.07%。
2.2 胸片情况 86例患者,胸片显著吸收37例(43.02%),吸收42例(48.84%),恶化7例(8.14),总吸收率91.86%(79/86)。
2.3 血糖情况 86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55例(63.95%),控制一般21例(24.42%),控制不良10例(11.63%)。
3 讨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两病并发不仅关系密切,而且在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联系紧密。糖尿病患者是结核杆菌的易感者: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速,导致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进而补体水平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肝脏转化维生素A能力降低,体内维生素A缺乏,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结核菌,且慢性高血糖脂肪代谢紊乱及甘油产物增加,为结核杆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可以促进结合杆菌的生长繁殖[3]。结核病可使糖尿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反应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胰岛素受体功能下降,胰岛素内分泌功能降低,血糖不易控制。此外,某些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可干扰糖代谢,亦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加重糖代谢紊乱。而糖尿病对结核病的影响要大于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影响。
本组研究患者血糖控制方法采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以及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疗,配合注射胰岛素治疗,一是可以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降糖效果更明显,二是可以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同时结合患者既往抗结核治疗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具体的复治肺结核。综上所述,对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除采用基础治疗应首选胰岛素降糖治疗,以减少对肝肾功能损害。抗结核治疗应结合患者既往抗结核治疗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9):70-74.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内部发行,2002:111.
[3] 赖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545-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