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增进与社区民众心理健康
2010-08-15任俊周频
任 俊 周 频
积极情绪增进与社区民众心理健康
任 俊 周 频
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发展进程,以及积极情绪的概念、分类。结合当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建设的不足,并探索性地论述了积极情绪对社区民众心理健康的作用以及提高积极情绪体验的途径。最后针对当前积极情绪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社区民众心理健康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和意见。
积极情绪;社区民众;积极心理学;心理保健组织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心理学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研究上,心理学逐渐变成了一门具有病理学性质的学科。这种带有病理性特征的心理学在过去的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它同时也过分强调了矫治功能,习惯于从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从而把心理学促使世界全体成员主动发展并生活幸福的功能放在了一边。过去漫长的实践证明,人类绝不能简单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谋取幸福。因此,心理学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倡导发展人类的积极力量来实现这一目的。
1997年,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M.E.P.Seligm an)在多年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概念,他强调积极心理学旨在帮助人们过更快乐、更积极健康的生活。随后,有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塞利格曼断言,在21世纪,积极心理学对人类所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多地获得人们的理解,同时积极心理学必将对个体,家庭,还有社区等多个层面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1]与传统病理性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注意的中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2]因此,从学科性质和意义来看,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对消极心理学的否定,而是对过去病理性心理学的补充、完善。
二、什么是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积极情绪这个概念来自于早期情绪维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所拥有的情绪由几个基本的维度所构成,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根据彼此在维度空间中的距离来显示的。[3]学术界较为认同的维度模式是二维模式,认为情绪由两个维度组成:一个维度是效价(valence)或愉悦度,分为正负两极;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arousal),其由弱到强。[4]从上面可知,积极情绪就是指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唤醒度越强意味着体验到越多的积极情绪。
许多研究者曾经对积极情绪做过具体的描述性定义,如罗素(Russell)曾提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5]。当代积极情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克森(Fred 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感受[6]。戴维森(Davidson)则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而产生的一种情绪[7]。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以上这些关于积极情绪的描述性解释中,均包含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认为积极情绪都伴随有愉悦的心理过程。
如果就积极情绪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积极情绪种类繁多,众多研究者(弗瑞德,拉扎勒斯,艾克曼,汤姆金斯)在其研究中相继列举过许多种不同的具体形式[3],目前比较公认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六大类:快乐(joy),兴趣(interest)、满足(con ten tm en t)、爱(love)、自豪(p ride)和感恩(gratitude)等[8-9]。
三、积极情绪对社区民众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社区民众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性
纵观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在大多数的经济发达国家中,最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却并没有相应提高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尽管过去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包括主观幸福感在内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显著改善[10],但问题是心理健康并不是人类基本需求满足后的一个自然产物,它的提高也需要必要的技术和一定的社会条件的支撑。中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漫长的30多年,这30多年不仅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每个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命运发生转变的黄金时期。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国内城镇社区民众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虽然当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有关心理健康的标准,而且要找出一个被学者和民众都认可的心理健康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就每个个体而言,真正的心理健康应该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等特征,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并具有积极的社会适应功能[11]。
不过从目前我国社区民众的具体实际状况来看,尽管经济的发展给社区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条件的改善,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多,社区民众中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开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许多人甚至出现了典型的社会不适应状态,如自杀、反社会行为等。因此,社会、政府应当在社区民众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及时关注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增进社区民众积极情绪体验是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有效预防社区民众出现心理问题,提高民众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而且能高效化解社区民众的各种生活矛盾,改善社区民众的行为方式,最终达到可持续地改善民众生活幸福感的目的。
(二)积极情绪能有效提升社区民众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一种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方面)、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方面)三个部分。[12]
那么积极情绪是否能有效地提升社区民众的主观幸福感呢?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Fred rickson提出的积极情绪的扩展—构建理论[6]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她认为积极情绪不仅能提高个体暂时的思想和行为能力,而且能持久地增强和构建个体的各种资源,包括身体的、智力的资源以及社会、心理的资源等。过去的一些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确实能帮助社区民众积极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消极事件,并促使社区民众有效地处理他们的日常生活压力,以及快速和有效地从挫折经历中恢复[13-14]。具体来说,积极情绪体验能提高个体应对压力并缓解压力的能力,能够撤销消极情绪所导致的各种心血管活动的激活状态并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基线水平,能够促进个体形成心理弹性等。最重要的是,积极情绪体验还能拓展普通民众的注意和认知范围,并最终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15],从而使个体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人,社会已经为其解决了一切问题,但他却依然会有许多抱怨,抱怨生活的不满意、工作的不舒心等,这是为什么呢?有研究者通过跨文化的研究发现,相比于消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与民众主观幸福感之间表现出更显著的相关[16]。也就是说,民众主观幸福感的增加固然和消极情绪体验的消除有关,但消除消极情绪体验对增进民众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却明显不如增加其积极情绪体验的作用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仅仅依靠传统消除消极情绪不良影响的方法来提升民众的主观幸福感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方法所带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社会不仅要关注解决民众的各种问题,更要致力于提高民众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其各种社会和心理资源。这就是说,幸福的人们之所以更快乐,并不是简单地因为他们感到更好,而是因为他们发展了更丰富的生活资源。[17]
(三)积极情绪能有效改善社区民众的行为方式
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更全面、更准确,并因此而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产生一些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他生活的其他方面。[6]在平时的社区管理中,社区不可避免地要处理邻里之间的各种矛盾,但许多时候这些矛盾却很难妥善解决。这主要是因为有时候矛盾各方的想法比较狭隘,更多地偏向于自己的立场,以致不能看清矛盾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在矛盾解决过程中注意增进矛盾各方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矛盾各方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来全面审视矛盾的各个方面,那工作成效就会大很多。因此,社区工作者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多增加社区民众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扩展其思想和行为。不仅如此,社区工作者还要引导社区民众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教会他们将积极行为归咎于其本身的内在气质或性格原因,而将消极行为归咎于个体本身不能控制的外在原因,并以乐观的态度去审视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从而使民众始终保持在积极情绪状态之中。
同时我们注意到,有些社区民众可能会以不屑的态度、甚至是逆反的心理和行为对待社区制定的规章制度,这毫无疑问会给社区的安定团结带来不良的影响。即使出现这种情况,社区工作者依然要坚持用积极情绪来影响该类民众,帮助他们在体验积极情绪的过程中建构起自己持久的各种社会和心理资源,从而改变他们之前的观念以及行为习惯。总之,社区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正视社区内的各种矛盾,以增进民众的积极情绪体验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的和谐因素,从而增加社区民众的生活幸福感。
四、社区民众增进积极情绪的主要途径
(一)把提高民众心理健康意识水平列入社区的日常工作
心理健康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心理的情感、感受、愿望、欲望、思维、经验等方面的觉察状态,以及对这一状态的调节与平衡,即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想什么,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行为等心理活动。[18]尽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已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的来看却还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透彻;心理咨询意识淡薄;对心理健康辅导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咨询师的能力和保密工作不信任等。国内有研究[19]曾发现,心理健康意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其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的得分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可见,培养社区民众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是实现民众身心健康的关键一步。
心理健康意识依赖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知识,具有可塑性和可教育性。国外的研究[20]表明,通过引导性社区干涉,一般能显著提升那些原来不太清楚心理健康为何物的老人们对心理健康和治疗的意识水平。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意识方面的干涉训练同样可以显著地提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鉴定能力,一般在训练四个月之后,这些人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态度都会有显著提升。[21]从国外的有关经验来看,具有较高心理健康意识的人会更加易于培养和形成积极情绪。因此,社区应该把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使每一个社区居民都成为具有较高心理健康意识水平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健全社区心理保健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就曾建议:在社区中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将心理健康干预融入常规的健康服务体系中。美国早在1963年的《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Comm unityM ental Health CenterA ct)中就已经规划在综合性医院周围建立起功能多样的社区心理健康中心。[22]相比国外的社区心理保健组织的发展水平,我国心理保健组织建设工作尚处于萌芽阶段,进展依然较缓慢。虽然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中国的基层心理健康保健组织改革、建设的问题正日渐被国家和民众所关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从无到有,逐渐完善,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医学、教育、社会三种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各自独立,尚未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技术体系重治疗轻预防,与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人数不足,与社会需求不成比例。所以,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23]
因此,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国内本土化的社区心理保健组织,通过社区初级护理人员在精神医师和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广泛并有效地结合医学、教育、社会三种传统模式,在家庭、社区与正规医院之间形成纽带连接关系,促使常规心理治疗与社区保健更紧密地合作,最终形成广泛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24]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以往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能拓宽注意、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灵活性、加强社会支持、抵抗工作压力、促进心理健康[25]。虽然众多学者意识到了积极情绪对民众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还是未能从消极情绪相关的人格、心理机制,以及认知方式研究中摆脱出来,从而转向如何培养积极情绪的研究中。这种研究导向限制了积极情绪在社区民众中实践的进程,缩小了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范围。我们认为,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是一种增进社区民众积极情绪的重要方法,研究者在此总结并尝试性地针对现状归纳一些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寻求一些新的方法、手段及研究视角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针对我国目前社区民众的现状而言。一方面,可以将运动休闲项目融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中,在一个相对闲暇的时间段(如晚上或周末)提供一些低强度、多趣味的有氧运动;或者以家庭为单位举办一些互动性的娱乐节目,在节目中渗透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也可以不定时地在社区进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类的电影展、图片展,心灵故事演说等等形式的活动;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还要通过优化社区的自然环境,注重社区绿化工作,人造景观,运动设施的配置来增进社区民众积极情绪体验,此外,还要发展一种民众中广泛理解的积极心理健康或幸福感的道德精神风貌和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来加强心理健康社区服务系统。[26]我们相信,只要让民众生活在一个美丽、和谐和具有丰富活动的环境中,民众就一定会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着重发展预防技术
预防对民众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凡的作用,这从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得到确证,如有研究发现,预防可以减少或消除能引起心理疾病或不良行为的危险因素,也可以加强个体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因素,而这些将有效地防止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产生[27]。鲁姆(Lum,A.W.M.)等人更是建议[29],在基层护理中应提供综合的一体化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这样便于较早地对潜在的患者实施干涉,从而提高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必须意识到,仅仅对心理存在问题的患者实施常规的预防是远远不够的,预防是为了减少个体发生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如果只是在较小范围内对某种具体的精神疾病进行预防,那预防的效果就会很小。预防必须针对全体社区民众,只有把预防看作是提升个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方法,预防才会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干预效果。[30]
在我国,不仅普遍而高质量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还没有得到制度保障,而且大多数从业者对心理卫生工作中预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对象还偏重于关注那些已达到临床诊断水平的心理疾病患者,对易感人群的预防和健康人群的促进工作还没有引起很好的重视。因此,我国的预防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应用实践的支持。
(二)着重提高穷人或弱势人群的积极情绪体验
和水桶效应相类似,一个社会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这个社会穷人或弱势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穷人或弱势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个社会才配得上被称为幸福社会。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来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具体来说,就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人群。
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而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因此,社会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角度来应对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一般而言,由于弱势群体经济生活状况和生存能力低下,处于社会和经济的底层,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容易形成冷落、孤独,甚至是封闭的心理。因此,社会不仅要适时地制定和贯彻落实有利于弱势群体改善或改变弱势境遇的政策,并督促这些政策深入实行,而且要动员全部社会力量从舆论上关心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形成有利于增进弱势人群积极情绪体验的良好社会氛围。社会尤其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消极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再反过来强加给弱势群体。从社区角度来看,社区应制定覆盖面广泛的身心保障制度,结合社区保健组织不断扩展、深化穷人或弱势人群对积极情绪体验的认知。引导他们学会自立、自尊、自强,最终提高其改变自己弱势地位的心理和能力。
(三)着重关注民众在创伤性事件及灾后的积极情绪体验
“5·12”汶川地震不仅仅给灾区民众的财产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灾区民众的正常心理功能。一般而言,多数当事人在经历了灾难性事件之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而且这种障碍还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如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和2005年印控克什米尔地震后的幸存者都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创伤性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等,针对这些灾后幸存者心理干预的经验表明,灾后以幸存积极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心理救助工作能有效改善和预防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性[31],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乌干达北部[32]。Patel等[28-33]回顾了中低收入国家中针对特定的心理障碍而进行的治疗以及预防的干预措施,提出可以使用以增进积极情绪为核心的心理干预措施来有效缓解个体的抑郁症状。
本文前面多次提到,积极心态和积极情绪可以撤销消极情绪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个体应对和缓解压力的能力。在创伤性事件及灾后的心理援助中,运用手语操、语言暗示、音乐冥想疗法、激励性标语等都已被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对象的积极情绪体验。有研究表明,在团体辅导中用有力的鼓励性语言不断给对象以正面强化,调动受创者的积极心态,培养或诱导其战胜哀伤的积极情绪,大部分对象会出现可喜的“创伤后成长”现象[34]。因此,当社区民众面临应激性或创伤性事件时,社会要主动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能持续体验到各种积极情绪,从而逐渐消除事件带来的消极情绪。
(四)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在建设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必然要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经验和模式,但切不可照搬,只有当别人的经验和模式与我国文化和国情相融合后才能显现其适宜性[24]。这既是因为中西方基本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存在差异,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存在差异,也是尊重实际、尊重实践的具体表现[22]。
事实上,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现代西方国家相比还相当薄弱,尽管我国已经从早期的全盘模仿发展到现在的本土化思潮,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民众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来说,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深受儒家、道家、禅宗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特色的健身怡情活动——书法、太极拳、民族舞蹈等也在民众中广为流传,这些都应当成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我们应当站在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历史背景下,用中国人的视野和思路来构建中国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及研究和规划中国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分地区、分领域地了解、检验我国心理服务及其需求现状,总结出适合不同类别民众的服务方式与手段,确保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够因地制宜,贴近国民。在这方面,政府应尽早出台心理健康促进法规,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健康促进委员会,统一规划、指导全国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最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参与,行政、教育、法律、卫生等多维度支持的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共同促进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
[1] Seligm anM E P,Csikszentm ihalyiM.Positive Psycho logy:An Introduction.Am erican Psycho logist,2000,55(1):5-14
[2] 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艳梅,汪海龙,刘颖红.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9-122
[4] Russell JA.A circump lexmodelof affect.Journa l of Persona lity and Socia l Psychology,1980,39(6):1161-1178
[5] Russell JA,BarrettL F.Core A ffect,Prototyp ical Emotional Ep isodes,and O ther ThingsCalled Emotion:D issecting the Elephan t.Journa l of Persona lity and Socia l Psycho logy,1999,76(5):805-819
[6] Fred rickson B L.The ro 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 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 ry ofpositive emotions.Am erican Psycho logist,2001,56(3):218-226
[7] Davidson R J,et al.App roach-W ithd rawal and CerebralA symm etry:Emotional Exp ression and B rain Physio logy.Journa l of Persona lity and Socia l Psycho logy,1990,58(2):330-341
[8] Fred rickson B L.W hatGood A re Positive Emo tions?Review ofGenera l Psycho logy,1998,2(3):300-319
[9] Fred rickson B L.Gratitude,like other positive emotions B roaden and builds.The Psycho logy of Gra titude.New York,2004
[10] D iener E,B iswas-D ienerR.W illM oney Increase Sub jectiveW ell-Being?A L iterature Review and Guide to Needed Research.Socia l Ind ica tors Research,2002,57(2):119-169
[11] 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心理科学,2001(4):480-481
[12] 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用心理学,2003(4):22-28
[13] Tugade,M.M.and B.L.Fredrickson.Resilient IndividualsU 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ourna l of Persona lity and Socia l Psychology,2004,86(2):320-333
[14] Ong A D,et al.Psycho logical Resilience,Positive Emo tions,and Successfu lA dap tation to Stress in Later L ife.Journa l of Persona lity and Socia l Psychology,2006,91(4):730-749
[15] Fred rickson B L,Joiner T.Positive Emotions TriggerUpward Sp irals toward EmotionalW ell-Being.Psycho log ica l Science,2002,13(2):172-175
[16] Kuppens P,Realo T,D iener E.The rol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life satisfaction judgm entacross nations.Journa l of Persona lity and Socia l Psycho logy,2008,95(1):66-75
[17] CohnM A,etal.Happ inessUnpacked:Positive Emotions Increase L ife Satisfaction by Building Resilience.Em otion,2009,9(3):361-368
[18] 史美青.浅谈高职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8):114-116
[19] 吴先超.不同心理健康意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5(44):35-38
[20] Teng E J,Friedm an L C.Increasingm ental health aw areness and app rop riate service use in o lder Chinese Am ericans:A p ilo t intervention.Patien t Educa tion and Counseling,2009,76(1):143-146
[21] Costello H,BourasN,Davis H.The ro le of training in im p roving comm unity care staff awarenessofm entalhealth p rob lem s in peop lew 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ourna l of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 l D isabilities,2007,20(3):228-235
[22] Lebensohn ZM.General hosp ital psychiatry USA-retrospect and p rospect.Com prehensive Psych ia try,1980,21(6):500-509
[23] 黄希庭.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心理科学,2007(1):2-5
[24] 徐华春,黄希庭.国外心理健康服务及其启示.心理科学,2007(4):1006-1009
[25] 侯瑞鹤,俞国良.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心理科学进展,2006(3):375-381
[26] PatelV,etal.Promoting child and ado lescentm entalhealth in low andm idd le incom e countries.Journa l of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 ia try,2008,49(3):313-334
[27] Haw kins JD,Catalano R F,A rthurM W.Promoting science-based p revention in comm unities.Addictive Behaviors,2002,27(6):951-976
[28] PatelV,etal.Treatm entand p revention ofm entaldiso rders in low-incom e andm idd le-incom e countries.The Lancet,2007,370:991-1005
[29] Lum AW M,Kwok KW,Chon SA.Providing integratedm entalhealth services in the Singapore p rim ary care setting-the generalp ractitioner p sychiatric p rogramm e experience.Anna ls Academ y ofM ed icine Singapore,2008,37(2):128-131
[30] Lehtinen L,Ozam iz H,Underwood L,etal.The intrinsic va lue ofm en ta l hea lth.2005
[31] B ryantR A,M ou ldsM L,N ixon R V D.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of acute stress disorder:a four-year fo llowup.BehaviourResearch and Therapy,2003,41(4):489-494
[32] Neuner F,etal.A comparison of narrative exposure therapy,supportive counseling,and p sychoeducation for treating posttraum atic stress disorder in an A frican refugee settlem ent.Journa l ofConsu lting and C linica l Psycho logy,2004,72(4):579-587
[33] Van Emm erik,A A P,et al.Single session debriefing after psycho logical traum a:am eta-analysis.The Lancet,2002,360:766-771
[34] 吴萍娜.积极心理学与灾后心理重建.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40
Positive Em otion s Prom otion and Comm un ity Residen ts’M en ta l Hea lth
Ren Jun Zhou Pin
Thispaper introduces the latestdevelopm ent in the p rocessof Positive Psycho logy and concep ts,classifications of positive emotions.Integratingw ith num bersof research resultsathom e and abroad,the autho rs summ arized the lacksof dom estic comm unitym entalhealth services and discussed the ro le of positive sentimenton comm unity residents’m ental health and theway to imp rove positive emotionalexperience.A s for the currentpositive emotion theory and app lication resu lts,the author suggestspaying attention to som e issues and comm entsof comm unity residentsm entalhealth services.
Positive emotions;Comm unity residents;Positive psycho logy;M ental health services
2010-04-23
任 俊,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邮编:321004;
周 频,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谢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