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人口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2010-08-15高淑贤刘昕彤

中国防痨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青壮年户籍流动人口

高淑贤 刘昕彤

(北京市东城区结核病防治所 北京 1000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吸引着广大的外来人口,他们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也加重了城市结核病控制管理工作的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5年2年间我所共登记管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26例,其中男69例,女57例,年龄在14~57岁之间,平均(28.5±7.9)岁。同期我所共登记管理户籍肺结核患者153例,选择同年龄段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7例,女39例,平均(34.6±11.8)岁。

1.2 观察项目 患者的年龄特点、患者来源、临床症状、痰菌、肺内病变情况及治疗转归。

1.3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等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特点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以青壮年为主,本组病例显示14~45岁青壮年患者为119例,占94.4%,而户籍患者青壮年为67例,占同期登记患者数153例的43.8%。

2.2 患者来源 以健康检查为主,为57.1%明显高于户籍患者的30.2%,P<0.01;而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因出现结核相关症状自行到结防所就诊(因症就诊)的比例10.3%明显低于户籍患者的26.0%,P<0.01。

2.3 临床症状 流动人口与户籍肺结核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占第1位,而无症状患者占第2位。

2.4 痰菌情况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菌阳的为41例,占32.5%,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的19例,占19.8%,P<0.05。

2.5 肺内病变情况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肺内病变涉及≥2个肺野的占62.7%(79例),明显高于户籍患者的45.8%(44例),P<0.05;而且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肺内有空洞者为32.5%(41例),亦高于户籍患者的22.9%(22例),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 转归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迁出的占28.6%(36例),完成疗程达临床治愈标准的占69.8%,明显低于户籍患者的88.5%(85例),P<0.01。

3 讨论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占94.4%,与流动人口特点相符[1]。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咳嗽、咳痰为主,占48.4%,居临床表现的第1位;而无症状患者占36.5%,居第2位,此2项及其他症状均与户籍肺结核患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以健康体检为主,占57.1%,明显高于户籍患者的 30.2%;而因临床症状自行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自动就诊(因症就诊)的患者为 10.3%,又明显低于户籍患者的26.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原因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市从事餐饮和食品卫生、商业服务、建筑等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活及居住条件差,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患结核病,且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自身防治疾病的意识差,加之经济收入较低,在患有疾病(包括结核病)的情况下,往往有病不就医或者自行购买普通药物对症治疗[1],而在务工前体检、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或某些行业需提供健康证明而进行体检时才被发现。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由于疾病发现较晚,病史相对较长,导致其病情较重。流动人口患者肺部病变累及2个及以上肺野的占62.7%,明显高于本市患者的45.8%(P<0.05),而且肺内空洞的发生率为32.5%,高于户籍患者的22.9%(P>0.05)。相应的流动人口患者的痰菌阳性率为32.5%,明显高于本市患者的19.8%(P<0.05)。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为 62.7%,明显低于户籍患者的8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迁出率高达28.6%。流动人口多处于人口较密集场所,若发病后未及时发现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易使病变迁延而且可能造成结核病的传播,说明流动人口患者的有效管理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又一个难点,与文献报道的一致[2]。

北京市及与北京疫情情况类似的城市因结核病疫情较低而使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对当地的流行病学影响增大[3]。针对我所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特点,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健康宣教,特别是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可组织相关人员以讲课或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使其加强结核病知识的了解;(2)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以健康体检为主,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故应加强流动人口务工前及每年常规的结核预防性体检;(3)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他们的收入多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因担心诊为结核病后被单位解雇或无法找到工作,而不愿留下真实姓名及居住地址,所以应加强初诊登记工作,以便于后期的患者追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诊断1例治疗1例,以尽量减少病人流动而引起的结核病的传播;(4)随着国家对结核病资金投入的增加,按上级规定自2006年起我所对流动人口执行享有本地户籍结核病免费抗结核治疗的相同待遇,并按DOTS策略统一执行,我所2006—2007年共登记管理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231例,病例数较前2年增加了91.3%,但治愈率却由以前的69.8%上升至85.7%,迁出率由28.6%下降至1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方案确实行之有效,应坚持执行下去;(5)对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可予以适当的经济补贴,使其能在发现地尽早治疗,使传染源降低或失去传染性,以减少结核菌的传播,控制结核病的传染。

[1]屠德华,万利亚.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181-183.

[2]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27.

[3]安燕生,张立兴,屠德华.流动(非北京市户籍)人口对北京市结核病流行的影响[J].中国防痨杂志,2004,26(12):319-323.

猜你喜欢

青壮年户籍流动人口
The Interaction of Everyday Discourse and Professional Discourse—A Study of Generalized Argumentation in the Medicalization of Sleep*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