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启示
2010-08-15刘红英
刘 创 刘红英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启示
刘 创 刘红英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启示主要包括:构建化解人民利益矛盾的有效机制,构建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核心的党的先进性价值体系,以人民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力,以人民利益作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目的,从人民利益维度考证社会和谐的实现等。
中国共产党 维护 实现 人民群众 利益 现实启示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特定人群组成政党争取执政地位的活动,同样和利益息息相关。与以往任何剥削阶级政党相比,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维护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也促进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利益观作为主体对利益的思想观点,它既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又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它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也是经济、政治等领域重大的实践问题。从历史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实践中始终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我们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构建化解人民利益矛盾的有效机制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利益矛盾日益成为我国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成为影响、制约、导致各类矛盾发生的根源。这主要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人民内部各利益主体在利益分享和利益获取上表现出差异,甚至出现了贫富悬殊扩大的趋势。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利益矛盾,努力构建人民利益矛盾协调的有效机制,来化解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利益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权益保障机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从政策的层面解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形成合理的报酬差异,优化差异的激励作用;要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防止不正当竞争,使各利益群体在利益分配中机会均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其次,要建立健全公共利益的矛盾调处机制。要建立健全公共利益机制的运行系统,有公正廉明、高效运作的政府机构,有科学、民主、有序的决策体系;要强化基层社区公共利益的建设和管理,要求对城乡居民所处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长远、整体和科学的规划,尽量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要加强基层组织与各类物业管理公司的直接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基层社区在建设和管理中的漏洞,更好地建设和维护基层社区的公共利益[1]。
再次,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利益补偿机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公共选择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通过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差别,保证公民基本生活需要,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发挥“社会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
最后,要建立健全畅通的诉求表达机制。包括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建立不良情绪的宣泄机制以及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预警防范机制等。惟其如此,才能从制度上保证公正和平等权利得以实现,从而为我国社会的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核心的党的先进性价值体系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品质的核心内涵。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价值基础、价位动因、价值尺度和价值追求都应紧紧围绕人民利益而构建[2]。
人民是否拥护和赞成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价值基础。苏联共产党的失败,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最大悲剧。苏共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共产党逐渐丧失其先进性,越来越严重地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斯大林把党群关系看作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对群众缺乏起码的尊重,从而使苏联共产党实际成为高居群众之上的统治力量。所以在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时候,苏联人民的表情非常的平静。这已经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人民的衷心拥护是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并能够实现成功执政的最根本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应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个根本要求作为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评价党的执政能力是否提高、党的作风是否端正的价值基础。
心里是否装着群众是衡量党先进性的价值动因。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问题,是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心里是否装着群众这是考验一个政党是否真正执政为民的试金石。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体现在一个政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苏联共产党在宣称已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新时期”的时候,人民群众却不得不在温饱线上挣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执政,靠什么执政,用什么样的方式执政。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即通过党的执政,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心里装着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权是否为民所用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价值尺度。衡量和考察一个政党是否真正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根本标准问题,就是权是否为民所用。苏联共产党内就形成了一个与人民利益有显著区别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些人拿着人民给予的权和钱过着封建贵族般的生活。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国家的性质,使国家机关越来越受制于各级官僚及上层统治集团的压力,使国家职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日益分离,使党和国家难以制定并执行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3]。只有坚持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执政标准,党才能永葆先进性的品质。
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价值追求。只有把“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作为价值追求,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因此,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事关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使党的全部工作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
三、以人民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力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就是说人民是根本目的。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宗明义地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言。”[4]邓小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又总结了历史上长期置人民利益于不顾而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教训,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他说:“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邓小平还确立了“先富带后富”的指导思想以及经济政策,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说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对发展生产力目的的规定,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最终落脚点,是搞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对“唯GDP”论的当头棒喝。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唯GDP至上,一切为GDP增长开“绿灯”,牺牲一切也不能牺牲GDP。于是,经济数字上去了,可蓝天变灰了,碧水变黑了,人民的利益受损了。将人民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我们必须明确: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正是当前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说过,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而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又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依靠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在他们的充分理解和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下才能取得成功。邓小平曾强调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人”。他说:“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5]P342邓小平还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就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5]P402现阶段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以人民利益作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目的
在历史上,资产阶级政党、封建统治阶级都把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所追求的目标。而中国共产党与他们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是否自觉地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而在于是否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其根本目标。巩固执政地位同时具有目的和手段的双重属性,然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却是终极目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根本手段。执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手段,具有不同于其它手段的独特之处。其一,具有根本性。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手段有很多,譬如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手段,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手段,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手段,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作为手段等等,这些都是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具体的手段都是由执政这一根本手段派生出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执政这种手段具有根本性,中国共产党只有取得执政权并且巩固执政地位以后才能有效推行以上这些非常具体的政策。其二,具有长期性。资产阶级政党实行的是政党轮流执政,其实质是政党通过掌握政权来最大限度地维护某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是既得利益的获得者。与资产阶级政党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是作为一个长期性的手段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必须始终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基础。虽说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获得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是在执政合法性资源上,我们不应沉溺于过去党的丰功伟绩上,不应把过去党执政地位的获得作为今天我们党永久执政的根本依据。前苏联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党始终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才是我们今天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理由和执政合法性的根本基础。
五、从人民利益维度考证社会和谐的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源于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不但有经济因素,而且有政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等。在这诸多因素中,有两个方面是最基本的:其一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有效满足;其二是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各种制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动态的、不断向前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人类动机的理论》里指出,人类的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当前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的利益需求。经济利益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不断满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物质基础;政治利益是社会和谐的政治保证。政治利益的集中表现就是人民群众广泛的民主权利;文化利益是社会和谐的思想前提。只有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深刻领会到社会和谐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生态利益是社会和谐的自然条件。如果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与对立,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活环境极度恶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各种制度安排的科学与合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也就是说,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利益需求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在经济领域,重点要规范收入分配次序,遏制两极分化,缩小收入差距;在政治领域,要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决惩治腐败,提高政府公信力;在文化领域,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在生态领域,要加强环境立法,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1]文胜初:论构建协调人民利益矛盾的有效机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宋义明:构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价值体系的关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3]闵绪国,龙钰:斯大林时期苏联共产党对人民利益的损害[J].岱宗学刊,2005(4).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刘创(1964-),湖南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刘红英(1969-),湖南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资助课题(10JDJNJD105)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