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研究

2010-08-15文茂琼

党史文苑 2010年12期
关键词:苏维埃政府苏区根据地

文茂琼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研究

文茂琼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红四方面军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以战争为重心的前提下,党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为根据地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建设,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军事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研究根据地社会建设经验,可以为今天欠发达革命老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川陕革命根据地 社会建设 经验 教训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辗转来到了川陕边地区,开辟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直到1935年1月红四方面军受命西征,川陕革命根据地存在大概两年多一点时间。川陕革命根据地存在的时期,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最激烈、最艰苦的时期,军事和战争无疑是政府的中心任务。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立和完整的政权组织,川陕苏维埃政府为川陕边地区的社会建设事业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川陕苏维政府对辖区内的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围绕发展生产、努力兴建公共设施方便人民生活、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强人民身体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为巩固根据地的军事胜利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今天回顾历史,探究川陕苏维埃政府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当前正在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欠发达革命老区的农村建设仍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重点发展农业生产

川陕边地区作为重要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由于环境闭塞,川东北地区的商业极不发达,90%以上的人民务农。自1920年四川地区实行“防区制”以后,分别由刘湘、田颂尧和刘存厚等大小军阀控制,实行封建割据,川东北人民遭受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加之缺乏生产资金缺乏,农业发展极度落后。根据地建立后,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为了帮助根据地的农业尽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更好地解决根据地军民的吃穿问题,苏维埃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引导工作。

川陕苏维埃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可谓细致入微。“各级政府中的土地委员,既要负责土地的分配,还要负责管生产,每个村都有专人掌握全村的生产情况,并为农民办理耕牛、农具、种子,和劳动力余缺的调剂工作,”[1]如果本村不够,就请求上级在更大范围类调剂。不仅如此,每到耕种季节,党和苏维埃政府都要生如进行宣传动员农民多种、广种,不让苏区一寸土地抛荒。

针对残酷的战争环境,大量的青壮年都参加红军上了前线,农村劳动力非常缺乏,各级苏维埃政府一面动员妇女参加农业生产,一面组织生产互助组(农民互相帮忙)和无报酬的代耕队,帮组缺乏劳动力的红军家属进行生产和耕种红军公田。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为红军耕种公田不是义务劳动而是有报酬的,耕种红军公田的报酬由公田支付,每人每天10斤谷子。缺乏劳动力的鳏寡孤独户,苏维政府也非常关注,由政府出资帮这些农村的弱势群体发展生产,为他们干活的人的报酬,由乡经济公社以每人每天半斤食盐的工资计算。根据地初建,农民极度贫困,种子、农具和耕牛都相当紧缺。党和政府专门成立了种子、农具和更牛合作社,将没收地主的耕牛、农具等统一调度使用。并规定除了特别困难的农户外,使用者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养牛和修补农具的底金。有的地方还鼓励农民自愿结伙出租耕牛。为了解决农具缺乏的问题,政府还专门开设铁厂为老百姓生产犁头尖、犁铧等生产工具。农民种子缺乏时,苏维埃政府无息借出几十万斤种子支援农业生产。这些措施及大地恢复了根据地农业生产。

为了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又能为军事战争提供必需的粮食援助。政府对农民轻傜薄赋,规定在群众“吃穿尽够”,还有余粮的情况下自动捐助公粮,同时兼顾了公私利益。群众很欢迎。

川东北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大部分地区山高林密,地势陡峭,水利设施奇缺,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地区。为了给战争提供必要的粮食保障,水利设施就显得相当重要。为此,川陕革命根据地政府专门设立了水利局,领导农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川陕苏维埃政府水利科先后组织民工50万(其中石工、技工3万多人),历时3个月,疏通从苦草坝到江口(今平昌县城)和从巴中到江口的全场约300余里的河道。既使通江和巴河的运输畅通减少了水患,更便利了两河沿岸的农田灌溉,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苏维埃政府还组织农民挖塘、打堰、修筑堤坝,蓄水灌田。“1934年,旺苍县南阳沟的农民,在驻花庙子红军的帮助下修了一条3里长的堰沟,使南阳沟的农田得到了灌溉。”[2]住得胜山一带的红军曾帮农民修堰灌田,农民将其称之为红军堰。

同时党和政府也注意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农副业,苏区所在的川东北地区是四川有名的桐油、银耳、白蜡、茶叶等土特产的出产地,政府鼓励全苏区要用最大的力量来发展这些特产,以活跃苏区的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

川陕革命根据地地处敌人的包围之中,每到收获季节,便遭到军阀部队和地主武装的频繁骚扰和破坏。为了保卫秋收,各地整顿和扩大了地方武装,组织农民突击抢收粮食,妥善保卫胜利果实。由于苏区党和政府在农业发展中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使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为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提供有效地保障。

二、努力修建公共设施方便人民生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对古代四川地区特别是川东和川北地区的形象写照。川陕革命根据背靠米仓山和大巴山,境内崇山峻岭,沟谷纵横,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加之近代军阀和反动政府,在川陕边地区的只知掠夺和常年的军阀混战,很少为当地人民进行公共设施的社会建设。当地各县区乡之间的陆路交通全赖山间石板、羊肠小道、栈道和马帮、“背二哥”(专门帮人背负东西的人)。水路依靠州河、巴河、东河及嘉陵江通船筏。这些交通要道上的桥梁、驿站和渡口等因年久失修缺乏管理,每到雨季,山洪暴发,道路阻塞,给人员流动和货物流通带来很大的不便。

为了方便群众来往、促进货物流通,有效支援红军的前线作战,中共川陕省委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的交通事业,在省、县的苏维埃政府内层层设有专门领导管理交通事业的机构,制定修桥筑路和疏浚河道等的具体规划,并发动群众参加实施。1933年初,川陕苏维埃政府建立不久,就动员木工、施工等数千民工,在巴中城西修建了长达140米的木板桥——巴河大桥,大大方便了川陕省首府巴中人民的交通。

在各级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很快又建成了以巴中分别到南江、通江、达县、宣汉的四大运输干线,联通了根据地的各战略要地和山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镇。初步建立了根据地内的陆路交通网。巴中、红江、长池等县还修建了通往各乡区的便道。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陆上交通运输。

各级政府对交通设施考虑的非常周到。为了方便过往客商和行人,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50里,建立一个附设有招待处的交通站,以解决运输队和其他往来人员的食宿和货物运转问题。从通江到巴中的沿途,就有7个这样的交通站。苏维埃政府为了加快货物运输,把一切民用骡马都集中起来,供各交通站调拨使用。“凡是过往的运输队、担架队和部队人员等,只要持有红军和各级苏维埃政府证明文件和介绍信的人,在交通站的住宿一律免费。”[3]

原来从巴中到江口和从苦草坝到江口的300余力河床,河中大石累累,很不方便行船,1933年8月,省苏维埃水利工程科先后发动50万人(工),进行整治,把河中的大石头全部炸毁,使船只可以自由通航,既减少了巴河下游的水患,又方便了沿途的农田灌溉。

川陕革命根据地建成以后,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政府也很重视根据地邮电事业的发展。在首府通江成立了省邮电局,各县设有县邮电局,较大的区乡设有邮政代办所,由邮递员骑马或步行传递文件和信件。对党、政、军和红军战士的邮件全部免费,也开办对人民群众的邮寄业务,分为平信、挂号信、急信和包裹等收费业务。虽然,邮局的开办主要是为战争联络服务,但是,在少量收费的情况下也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革除陋习,移风易俗

川东北地区是四川有名的鸦片种植和吸食地区,近代军阀为了收刮更多的鸦片捐,强迫农民种植鸦片。川东北成了全国有名的鸦片产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前,四川是全国产鸦片最多的地区,通、南、巴地区又是四川种植鸦片最多最集中的地区,烟田占耕地总面积的30-40%,且大多是好田好地”[4]。“据称宣汉南坝场所产烟土最‘美’,时称南土,可与云南烟土比美”[5]。根据地建立前,通、南、巴地区吸食鸦片的人很多,大概占总人口的70%,连一些妇女、儿童也吸食鸦片。大量的吸食鸦片不仅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加剧农民的经济贫困,而且影响了红军的兵源供给和农业生产。

为了支援战争,巩固革命根据地,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就成立了戒烟局,专门负责戒烟事宜。规定青壮年男子必须强制性戒烟,年老体弱者可以缓戒。他们一边大力宣传戒烟,一边研制戒烟药品,成立戒烟所帮助烟民戒烟。凡是吸烟的都有各级苏维埃介绍到戒烟局戒烟。“戒烟人自带被子、碗筷。伙食全由政府负担,而且吃得好,每天有一顿荤菜。”[6]有的人抽烟,搞得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妇女受害最深,戒烟运动中妇女表现的特别积极。他们一面劝自己的丈夫和父母不抽烟,不种烟,不买烟,一面自动组织起来舰队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通、南、巴一带不吸烟的人占70%,未完全戒绝的占20%,仍吸烟的老弱病只占10%。川陕革命根据地成功的戒烟运动,基本上消除了通、南、巴的一个痼疾,根除了危害人民身体财产的一大祸根。

通、南、巴一带,买卖婚姻盛行,“干女子”(童养媳)甚多。她们从小被卖到婆家,当牛马使唤,过着非人的生活。如果反抗或逃跑,会遭受极残酷的刑罚她们终年像奴隶般地劳动,却经常遭受公婆、男人的欺凌和虐待,经济上、人格上毫无独立性可言。有的被毒打致残,有的被切开小腿肚子塞进盐巴折磨,有的被捆起来扔进河里淹死。妇女自寻短见的事,层出不穷。

党和苏区政府决定打碎套在巴山妇女身上的枷锁,首先废除丑陋的童养媳制度,打破买卖婚姻,坚决提倡自由恋爱。苏维埃政府规定,凡男女双方办理结婚手续,必须做到“男从女愿”。政府工作人员要当面问清,才予批准。如先问男方:“你从的她啥?”男答:“我从她人品好,劳动好,是穷苦人。”再问女方:“你为啥愿他?”女答:“我愿他人老实,心地好,打土豪积极。”审查时一定要妇女开腔,表示自愿才行,否则就不准登记结婚,得调查清楚再说。

四、大力发展川东北的医药卫生事业

川陕边地区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由于长期鸦片吸食非常普遍,劳动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极差,缺乏卫生知识,加之缺医少药,各种流行病盛行。民谚有:“穷得狗往锅里卧,生疮害病颇命磨”[7]。

红军到了川陕地区后,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建立了红军总医院,下设7个分院,有几千张床位。虽然总、分、医院的主要诊治对象时红军伤病员,同时也为当地干部群众治病,只要有苏维埃的证明和介绍信,吃药、住院都不要钱。总医院还在春天负责给孩子们种痘,平时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扑灭流行病。为解决老百姓缺少医药卫生知识的问题,川陕省委和红军苏维埃很重视在根据地内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广大军民的健康水平。为了及时防御和扑灭当时的各种流行病,省委宣传部编辑和出版了《一般的卫生常识》分发各地,要求人民讲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当地的烂脚病、痢疾、疟疾等病非常流行,苏维埃政府专门编辑小册子向人民宣讲它们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如1934年痢疾流行时,红军总医院发出传单,告知老百姓用茜皮草熬水喝,即可治愈;用斑鸠草和露水草烧成灰撒在患处,即可治愈烂脚丫病。

1933年8月苏维政府又建立了川陕省工农医院,这是一所主要为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中医医院。该院下设6个分院,总共有1000多张床位,100多个药罐,有专门的卫生员为并煎药、送药。为了解决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省工农医院还开办了红色中医训练班和看护训练队,培养医生和护理员。除了建立红军总医院和省工农医院外,各县、区、乡也设有卫生医疗机构。区、乡大镇,还在经济公社内开始工农药房,为当地干部群众和红军看病,一般都是免费。一些没有设立工农药房的地方,则鼓励私人医生走乡串户为群众治病。覆盖整个根据地的医疗网建立后,大大改善了军民的医疗卫生条件。

五、大力发展苏区文化教育事业

由于封建地主和军阀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川陕地区的穷苦百姓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率极高。苏区90%以上的劳动人民子女都没有受过教育。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川陕苏维埃政府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把苏区的文化教育纳入了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张逸民为主席的川陕省苏维埃教育委员会,领导苏区教育工作。构建了学校教育和干部教育两大体系。

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川陕苏区的文化教育带有鲜明的阶级特色。一切文化教育机关都由劳苦人民掌握,工农子女享有免费接受教育的优先权,教育为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服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在短短的两年多一点时间里,苏区政府建立了有从列宁小学到中学再到专科学校的系统教育。

列宁小学相当于初级小学,专门普及儿童和农村青年教育,学生多是贫农和中农子弟,年龄在6、7岁到13、14岁之间。学校规模不等,学生少则十几人,多则上千人,全部实行免费教育,笔、墨、纸均有苏维埃提供,离家远的学生还可以由政府提供3餐饭。学校聘请穷苦的知识分子和红军有文化的伤病员担任教员,村级教师有村苏维埃管吃住,政府请人为之代耕田地。区乡学校教师由政府发给仅够吃穿的薪水。学校教育包括文化、政治思想和军事锻炼3个方面,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列宁小学教育的灵魂。课本内容浅显易懂,多用押韵的诗歌体裁,儿童医学易记。

中学较少,只是在通江和巴中才有,学生年龄在7-18岁,所学内容主要为文化和军事政治课。学生平时还要站岗放哨,学习好,成分好的还可以被选到红军大学去学习。

为了适应苏区建设需要,还开办了医学、农事、教师培训学校等,大力培养苏区急需的各内专门人才。

随着根据地规模的急速扩大和土地革命的深入,急需各种干部和管理人才。为此,省苏维埃政府创办了苏维埃学校、妇女学校以及各种干部训练班,培养了大批干部。

苏维埃学校在通江和巴中各一所,负责培养地方工作干部,学制半年,主要学习党的政治课、党章和党的各项方正政策。女生还要学习医务知识和宣传工作经验。学生毕业大部分到地方工作,少数人到彭杨学校(红军大学)继续深造。

彭杨军事政治学校,主要培养军队中下级军事政治干部和地方政治干部。学员主要为贫、雇农和手工业生产者,及忠实可靠的中农。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分军事和政治两部分。政治队主要学习政治,其次是军事训练和文化课;军事对主要学习军事,着重培养独立指挥能力,其次是政治课和文化课。

设立在通江洪口的红军大学,是为革命培养高级军事和正职干部的学校。学员是红军中的连排长、营团长和师长,主要学习政治思想教育,现代战争战术,以投稿政治水平和作战指挥能力。

对于不能脱产学习的广大群众和因种种原因不能进学校的部分青少年,苏维埃政府通过开展识字教育,来提高他们的识字水平。每个区乡都办有识字班,无论男女老少晚上都要去学,一般采用列宁小学的课本。

此外,各村乡设有演讲、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的俱乐部和可以读报听革命歌曲的阅报室,以此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在健康的文娱活动中受到教育。各区乡普遍建有红场,里面置有各种运动器械,供青少年和广大群众进行健身活动。红场也是各级军区指挥部对群众进行军事训练,讲授军事知识的场所。

川陕苏区的文化教育普及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的精神文化面貌。

六、对非主流社会群体的政策

川陕地区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封建迷信盛行,社会上有很多游手好闲的痞子(流氓、二流子),及和尚、尼姑、道士、端公阴阳先生等以封建迷信为职业的。还有一批受属于政策打击对象的地主、富农等。对他们的改造是苏维埃政府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维护苏区社会安宁的重要方面。由于“左”倾政策的影响,川陕苏维埃政府不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而是一律不给生活出路,一直到川陕省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才决定:流氓、地痞、滚刀皮有穷人担保、回过,可以分田,但没有公民权。地主婆娘不分田,地主、富农找的上门汉,也不分田。”[8]此种错误政策,把有些本该可以团结的人推向了敌人的阵营,给根据地的安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端公、道士、阴阳、卜卦、算命先生等,可以分得土地,但是也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苏维埃工作。当过棒老二、土匪和小偷的人,只要改务正业,如有穷人担保,可以分得土地。

因为和尚、尼姑是吃庙租的,属于剥削者,既不动员他们还俗,也不分给他们田地。如果是新出家的、穷苦人出身的和尚尼姑,以及庙里的小和尚,还俗后可以分得土地。

苏维埃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还是比较关照的。如对烟民强行戒烟是,要求青壮年必须定期戒绝,对50岁以上的体弱多病者,容许他们从缓。在禁种鸦片的命令中,因为有些年老气衰的烟民不能马上戒绝,“得于县苏维埃许可之下,中少数鸦片,但每乡不得超过10倍添的烟田,经过一定时期以后,则完全禁种。”[9]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不分田地,实行社会救助,较好地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的社会建设,不仅给战争提供了较为稳固的后方基地,也为老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今天革命老区的社会新农村建设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发的西部农村欠发达地区,要搞好社会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发展问题,生产发展是重中之重;大力兴建公共交通设施,存进贫困地区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往;同时,还要花大力气,努力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知识教育水平,用充实的精神生活去逐渐消除封建迷信和邪教对农民灵魂的侵蚀;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网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关注鳏寡孤独废疾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同时,川陕苏区的社会建设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教训:对非主流社会闲杂人员的改造和教育问题,各级政府一定要关注这部分人正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尽量给他们提供可以谋生的机会,争取和教育他们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有事可干、有业可乐。这部分人往往在正常与反动之间徘徊,如果政府关注他们、热心地帮助他们,他们就可以回归社会;如果政府歧视、抛弃他们,他们则可以被坏人和敌对分子利用,干出反人民、反社会的事情,给社会的和谐带来极大的破坏。

[1][6]林超、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史[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25,276.

[2]中共绵阳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西方面军在绵阳广元斗争纪实[M].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148.

[3]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室.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边区、川陕边区史料[M].第227页。

[4]杜俊华.论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社会风气变革[J].兰州学刊,2007(6).

[5]谢藻生.四川的两大祸害——防区制与鸦片烟.

[7]中共达县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P263.

[8][9]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94-95,503.

文茂琼(1973—),四川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马永义

猜你喜欢

苏维埃政府苏区根据地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百年锦绶堂传递红色初心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苏区创业致富人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