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期间重庆地位的变化与其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2010-08-15罗玉兰

党史文苑 2010年12期
关键词:大后方人文精神抗战

罗玉兰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宝鸡 721007)

一、重庆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实质上就是儒家教化天下的思想,主张通过诗书礼乐等来塑造符合儒家社会理想的人。现在对“人文精神”的一般解释“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1]

同样的,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经过长期作用会积淀形成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基、以精神为根,体现人的价值、境界、理想和道德基准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一座城市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座城市人共同的精神追求。当然,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差异,每个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人文精神。作为“一虎为巴,两江环抱,三都之地,四方要冲”[2]的重庆,有着三千年文明史,古代巴人善武的传统,铸就了重庆人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重庆人民还孕育了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特别是“抗日战争磨练了重庆城和重庆人,也塑造了重庆城和重庆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重庆人以大局为重,团结御侮的民族气节;舍身报国、毁家纾难的侠义气概;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共度艰危,志在必胜的坚强毅力”;[3]宽容大度,兼容并蓄的气质彰显出来,传承和发扬了重庆人文精神。

二、抗战时期重庆地位的变化

抗战时期,重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重庆跃升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从抗战全面爆发,日军包围南京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移渝办公,至此,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将重庆升格为直隶行政院之“特别市”。次年9月又定重庆为陪都。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继续指挥抗战,以国共合作为使命的中共代表团也迁往重庆,因此它也成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的所在地。同时,随着抗战政治中心西移重庆,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相继云集重庆。这样,重庆一跃而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2.重庆成为全国的工业中心。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以及战争的需要,大批工矿企业迁入重庆,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沿长江东起长寿西至江津,沿嘉陵江北至合川,沿川黔公路南至綦江的大后方惟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这一地区,集中了我国战时内迁工业的精华,成为战时生产军需和民用物资的主要基地。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重庆的工厂有1,690家,占四川工厂总数的60%,西南的51.5%,大后方的28.3%;重庆工厂的资本达272.6亿元,占四川资本总额的57.6%,西南资本的45.6%,大后方资本的32.1%;重庆工人有10.65万人,占四川人数的58%,西南人数的47.9%,大后方人数的26.9%[4]。可以说,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重庆都是四川、西南、大后方的工业生产中心。

3.重庆成为全国的金融、商业中心。国民政府迁渝后,为了控制和管理金融,明令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家银行的总行迁到重庆,并准许各省地方银行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中央信托局等也迁到重庆。1939年9月,为进一步控制金融以适应战时需要,改组并加强了原中中交农四行联合办事总处,总处设在重庆,负责办理政府战时金融政策,并加强理事会,蒋介石兼任理事会主席,使之成为控制全国金融的最高权力机关,使重庆金融业获得空前发展,成为大后方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大量人口迁渝,促使重庆在抗战时期商业极为繁荣,商业门类齐全,经营品种繁多,并形成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到四川及西南、西北各省的庞大商业网络,从而确立了重庆抗战时期大后方商业中心的地位。

4.重庆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大量学校、报社、出版社、电影制片厂、剧社也纷纷迁渝。文化机构和学校迁至重庆,东部地区大量优秀人才随之而来,推动了重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文化中心。

5.重庆成为全国的军事指挥、外交中心。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国际声望也大为提高:首先是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举行,然后是《联合国家宣言》宣布中国成为同盟国四强之一,紧接着,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盟军的最高统帅,重庆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远东的指挥中心。同时,各国驻华使领馆也纷纷迁至重庆,主要集中在七星岗至较场口之间,总数达到40多个,在重庆还成立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重庆成了举世闻名的国际城市,成了中国的外交中心。

重庆一跃成为战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中心。抗日战争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历史机会。

三、重庆地位的变化对重庆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经济背后是文化,如果说一个地区的发展,经济是金字塔,那么人文精神就是宽大厚实的塔基。”[5]同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文精神,伟大的时代又往往催生伟大的人文精神。抗战使重庆一跃而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这意味着重庆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由地区性的斗争、局部性质的革命发展到了具有全国性、全局性甚至国际性、世界性特点的新阶段。重庆人民不负众望,传承了重庆人民优良的革命传统,发扬了重庆人文精神。

1.支持抗战,传承和发扬了爱国奉献、舍身报国、毁家纾难的精神。抗战期间,重庆和四川省人民担负起国家民族的命运,甚至承担了其他省所无力担负的重责,在作战、征兵、生产、纳粮纳税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据1942年3月全国慰劳总会发布的统计数字,截止1942年2月,重庆市有抗属2843户[6],1943年底开展的全国学生志愿服役参加远征活动,到1944年底,重庆市申请登记志愿从军的知识青年已达8331人,超过定额3300多人。对此,蒋介石予以充分的肯定:“……我川省同胞,一切有关抗战之工作,莫不有优良之表现。军实资以供应,兵源赖以补充。”[7]

2.顶住日军轰炸,传承和发扬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重庆作为中国战时的陪都,国民党的党政机关及其直属许多单位都驻在这里。中共中央也在重庆设立南方局。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其指挥中枢在重庆。正因为重庆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实行轰炸政策,想迫使蒋介石国民党投降,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对重庆进行了多次疲劳轰炸,给重庆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特别是“五三”、“五四”大轰炸,以及由于日机的轰炸导致酿成的重庆大隧道惨案,使无数重庆人民丧生。为了保卫首都的安全,保障首脑机关的正常运转,重庆人民经受住了日机轰炸的考验,大修防空洞、防空壕。此外,重庆人民还协助政府疏散机关,把一些首脑机关撤到城郊交通便利的地区。重庆能够在日本的狂轰滥炸中巍然屹立,没有被炸垮,并且能在轰炸之后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八年抗战直到最后胜利,这样一种团结抗战、奋勇拼搏、勇于牺牲、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当时全世界所知,重庆成了“全世界最英勇之城市”[8],“重庆人民在大轰炸时表现出了镇定勇敢和坚强难摧的大无畏精神,重庆人民的坚忍刚毅,已为举世所崇敬。”[9]

3.维护重庆人民的团结传承和发扬了共度艰危、志在必胜、兼收并蓄的精神。从古到今,重庆就是由来自于不同地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移民是重庆居民最显著的特征,重庆人天生就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重庆城市与重庆人本身就是兼收并蓄的产物[10],而抗战时期这种精神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军政、文教、工矿企业大量迁渝,使重庆城市人口也大量增长。据重庆市警察局的历年人口统计,抗战前夕,重庆市区有74398户339204人,其中男性195720人,女性143484 人[11]。 1937 年约 47 万,1938 年底即达 60 余万,1941年突破70万,1943年接近90万,至1945年初已逾百万。外地迁渝人口占重庆的一半以上[12]。大量新增人口来自天南海北,有着不同的政治派别,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饮食文化,对抗战的态度也不完全相同。他们相互撞击、相互交融,丰富和发展着重庆文化,冲击着重庆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传承和发扬着重庆人文精神。重庆人抱着乐观的心态,走出了封闭的四川盆地,不断的开拓进取,从精神层面上进行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以开阔的胸襟更加清楚地看待中国和世界。

由于抗日战争,重庆成了中国政府的战时首都,由一个区域性的商业城市变成了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中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重庆人民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传承了重庆人民忠勇爱国的的优良传统,发扬了毁家纾难、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兼收并蓄的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开放”[13],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2001年1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

[2]2006年1月12日汪洋书记在会见参加政协会议的港澳委员时谈起他对重庆的第一印象。

[3]蓝锡麟《溯游抗战重庆丛书:总序》重庆出版社,2005年。

[4]《重庆市情》重庆出版社,1985 年版,第 22 页。

[5]重庆市委副书记邢元敏于2006年7月4日在市人文精神座谈会上说的一番话。

[6][8][9]《民国川事纪要》(下册),(台湾)四川文献研究社1974 年版,第 172、191、245 页。

[7]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第606-607页。

[10]周勇《新形象新概括新表达——市委书记汪洋定义重庆读解》《今日重庆》第3期。

[11]1936年3月13日重庆市政府发表全市人口统计。

[12]根据重庆市警察局历年统计。

[13]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市委书记对重庆人文精神主旋律的精要浓缩。

猜你喜欢

大后方人文精神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决战“大后方”——突发报道中的编辑价值
抗战音画
纪实的力量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