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苑春风三十载 喜看硕果满枝头——柳成栋方家学术思想研究

2010-08-15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8期
关键词:史志修志志书

陆 奇

(北京市社科联 北京 100062)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的近三十年中,造就了很多修志的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对方志名家进行学术思想研究,这对于目前进行的全国二轮修志,对于现代方志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无疑是有益而不可或缺的。在进入新世纪的全国首轮修志热潮中,我有幸结识了柳成栋同志。我们志趣相投,一见如故,成为我的兄长与良师益友。

《中国地方志》提出2010年选题参考,指出编辑部就近期方志学术探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草拟选题,其中第二条即方志名家学术思想研究。我通过近些年对成栋方志成果的学习,对成栋方志学术思想的研究,并结合我的修志体会,撰写此文。

修志三十载 硕果满枝头

柳成栋,男,汉族,笔名松驿,别号驿马山人,室名长铗归来斋。黑龙江巴彦人。1948年7月22日生于巴彦镇。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曾任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主任,编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现任黑龙江省地方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志责任副总编,黑龙江省诗词协会副主席,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省年鉴研究会理事,哈尔滨讲坛客座教授,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08年10月退休。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响了神州大地普修新志的号角,唤起青年成栋对修志的向往,这年他先对家乡的古建牌楼考证并撰文《巴彦牌坊考》而初露锋芒,两年后调到巴彦县志办参加《巴彦县志》的编纂工作,练硬功、打基础、编佳志,取得良好的开端。

1985年风华正茂的成栋被调到省地方志办公室,专门从事地方志研究和编纂指导工作。他怀着“愿将热血化浓墨,挥笔蓝天展大鹏”的雄才大志每天都奋战在地方志的海洋之中。组织领导的关心、同志们的指导帮助、自身的勤学苦练,使得勇往直前的成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史学修养、业务水平,以及树立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存真求实、坚持原则、一丝不苟、淡泊名利的学风,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对地方志事业的无限热爱”。

在漫长而有意义的从事地方史志编纂研究30载中,德才兼备的成栋,将主要精力用于指导审订市县志稿50余部,并撰写众多的史志学术著述,为全省首轮志书的全面完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才华横溢的成栋是一位融地方史志专家、诗人、楹联家、书法家于一身的学者。著有《长铗归来斋诗草》、《长铗归来斋文稿》、《长铗吟草》、《长铗文丛》(包括《方志论稿》、《志馀漫笔》、《诗论序跋》、《诗词联语》四卷)《对影集》(合著);编著有《黑龙江市镇总览》(合编)、《黑龙江省修志大事记》;编有《巴彦州志辑略》、《东北方志序跋辑录》、诗词集《修志吟》等;副主编《巴彦县志》、《东北人物大辞典》(第二卷)、《东北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黑龙江卷)、《中国史志主编人物录》(一)(二);参加编著、编纂的著作还有《黑龙江方志简述》、《中国地方志综览》、《中国方志大词典》、《黑龙江百科全书》、《中国市镇总览》、《中华通鉴·黑龙江分卷》等;古籍整理有《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依兰旧志五种》、民国《巴彦县志》等,并参加了民国《黑龙江志稿》的校点和整理工作。发表地方史志论文80余篇,文史(文艺)随笔60余篇。其中《黑龙江省用志工作综述》、《方志与爱国主义》、《地方志编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荣获省地方史志协(学)会论文一等奖。

由于成栋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绩,198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自学成才者,1991年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人物。传入《中国方志学者词典》、《中国历史学者词典》、《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词典》、《中国楹联家大词典》等50余部综合及学术、文化艺术大型艺术辞书当中。

创新应继承 继承为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扬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栋在30年的修志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新编方志要创新首先要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必须很好地继承。成栋认为“方志在我国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成为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这个传统在我们这一代必须继承和发扬”(《长铗文丛·方志论稿》《浅论地方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下只注文章篇名)继承不但是保持和创新方志文化的需要,更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有利保障。“文明需要传承,传承文明需要载体”,而方志文化正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继承方志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不断继承和发扬方志文化的先进性》)

创新首先应继承。“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批判是为了继承,改革创新也是为了继承,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创新。创新既不是对前志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另起炉灶。”(《续志篇目之我见》)因此,在续志篇目设计上首先续志篇目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随意增删,甚至推倒重来,搞得前后志书互相脱节,面目全非,坚持在首届志书篇目的基础上大部分继承,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更要继承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经验。其次,坚持继承性,必须保持志书篇目和内容的连续性,这样才能使其不但能从历史的横断面反映当时的现状,亦能从纵的发展反映历史的演变和规律,这正是地方志的价值所在。第三,坚持继承性,省市县三级志书体例篇目要尽量做到一致。这是成栋在第二轮修志中坚持的观点。在谈到方志继承时,成栋进一步指出:“志书体例确定之后,虽非千载不易,千古不变,但它所记述一方之建置沿革,疆域之广袤,政治之消长,经济之隆替,人物之臧否,风俗之良窳,文化之盛衰,遗献之多寡以及其地之遗闻逸事等,大体不变。它是以继承我国纪传体史书体例为主,兼收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记述方法和类书的编排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方志的继承性,除一部分体现在内容记述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篇目设计上。为此,坚持继性,首先续志篇目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前)

继承为创新。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关于方志的创新,成栋在《不断继承和发扬方志文化的先进性》一文中共总结了我国新编方志在十个方面不断地创新,即指导思想方面的创新,方志体例的不断创新,记述内容方面的创新,编纂的目的和志书的功能上的创新,质量标准上的创新,编纂程序上的创新,入志资料上的创新,采编和编纂手段及方法上的创新,领导体制上的创新,修志观念上的创新。成栋进一步指出,纵观两千年方志发展史和20年新中国方志事业的进程,可以看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是方志事业经常获得新生的源泉,也是永葆方志文化先进性的动力,因此,搞好方志的创新,必须努力实施方志文化先进性发展战略。为此,就要深入总结首轮修志经验;搞好方志理论研究,多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抓好方志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更多的方志文化新人;不断加强方志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史志相结合 资料为基础

成栋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史志必须紧密地结合。在方志学的观点上,成栋明显地继承了章学诚的方志思想。成栋认为“志属信史”。所以说方志是历史的一种体裁,方志学是史学的一个分支。这是章学诚的学术观点,也是成栋的一贯主张。成栋认为方志学“它和历史学有着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浅论地方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成栋在方志实践中,特别注重地方史的研究,成栋认为“方志的本质属性属于历史。志属史裁,方志乃‘史之别裁’,‘史之一体,史之流也’。离开了历史,方志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说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但是离开了史学的指导,离开了史家的规范,离开了史法,方志就会转向。因此,编纂地方志,必须要懂史法。研究地方志,首先要研究地方史,而研究地方史必然离不开地方志。”(《方志论稿代序》)所以成栋努力将地方史研究与方志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

史志结合,首先是充分利用地方志进行学术研究。方志是学术研究特别是地方史研究的基础。成栋是方志学家,又是地方史专家。他的学术研究开篇之作《巴彦牌坊考》(见《长铗归来斋文稿》)便是利用了众多的地方志资料研究而成。其它一些重要地方史、地域文化论文也都是充分利用地方志资料而撰成。如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撰写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文化建设》、为哈尔滨讲坛讲座所撰写的《哈尔滨文化记忆中的独特风景》等等都是这样。

其次,在修志实践中,成栋特别注重建置沿革、历史人物的研究。在建置沿革研究中特别是注重设治时间的研究。因为设治时间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一部志书的质量。为此,它曾专门撰写了《饶河县设治时间考》、《哈尔滨设治与城史纪元》、《汤原县设治时间考》、《呼兰副都统辖区建置考略》、《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区建置考略》等文章,对所涉市县设治时间进行了考辨。重要历史人物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人物的生卒年的考证。这些考证的成果,更正了有关市县志记述的失误。

其三,注重地方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利用。成栋在从事地方志的编撰与研究中特别注重将利用史料与编修紧密相结合,特别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其代表论文有《如何搞好方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认真总结经验,提高续志资料工作质量》、《在搜集、整理、利用资料上狠下功夫 认真做好县志编纂工作》等。

成栋曾颇有感慨地说:“如果说质量是志书的生命,那么资料则是生命的生命,这是我从事方志工作二十馀年来的最大体会。”他的史志相结合、资料为基础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第一,资料基础性。即“从方志的性质看,地方志是资料性的科学著述,资料性是方志的本质属性”,“资料性是方志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第二,资料价值性。即“从方志的史料价值看,方志的资料是志书的基础”。第三,资料翔实性。即“从方志的质量标准看,资料翔实是方志质量标准中首要标准”、“资料的翔实首先是史实的准确,史实的准确即入志资料要真实可靠,它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核心”。第四,资料种类性。即“方志资料的种类可分为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碑资料三种,统称为地方文献资料”。第五,搜集原则性。即“搜集资料的一般原则是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坚持广征博采、竭泽而渔,即“按照搜集资料的范围要求的各种有关资料都应全面地、系统地搜集,做到资料齐备,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第六,资料整理性。即“资料的整理工作大体可分为分类归卡,编写资料汇编、长编或专题资料,资料的鉴别与考证三步”。第七,资料应用性。即“切实做好志书为经济建设服务提供可靠信息,为科学研究提供翔实资料,为全局工作提供相关参考,为领导决策服务提供资政依据,为基层群众服务提供各种素材”。

其四,注重史志资料的整理。一是旧志整理。在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固定经费的情况下,成栋想千方、设百计,或单枪匹马,或与人合作,或挂靠他方,先后整理了民国《巴彦县志》(校补),宣统《巴彦州志辑略》(纂辑)、《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依兰旧志五种》、《宁古塔旧志七种》,同时参加了民国《黑龙江志稿》的整理。与此同时他还与宋抵合作完成了《东北方志序跋辑录》的整理。本书共收明代至1945年东北解放时止东北地区(含内蒙东四盟及其它后补充者)方志共188种,序跋689篇。计东北地方总志10种,序跋32篇;辽宁方志82种,序跋341篇;吉林方志49种,序跋148篇;黑龙江方志43种,序跋125篇;内蒙古东四盟方志4种,序跋9篇。以大的行政区域为单位对该区域所有旧志序跋进行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的旧志序跋传记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另外,成栋还参加了《东北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黑龙江》卷的编制,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编辑了《伪满时期七种期刊所含东北地方文献目录》发表在《黑龙江图书馆》杂志上,对广大方志工作者快捷便利检索人物传记和其他地方文献资料大有裨益。

成果促转化 服务于社会

修志,是为了更好地用志。成栋方志学术思想的一个特色即注重方志的应用,其代表论文有《深入开发方志资源,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服务》、《地方志编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坚持修志用志两手抓,充分发挥方志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他认为,方志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文化富矿,丰富的方志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宝藏。连同年鉴、地情书、专业史志,亟待我们去开发利用。从理论上讲,深入开发方志资源,是创建边疆文化大省服务的重要手段,是繁荣方志事业的重要举措;广泛征集整理方志文献资料,编好志书索引、方志资料类编等工具书、资料书,搞好特色志书的编纂,加大中国龙志网的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方志年鉴一体化建设,是开发利用方志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修志为用,切实把用志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发挥优势,为三个文明服务;抓好用志典型,努力提高用志工作质量则是地方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成栋在理论上是这样认识的,在用志的实践中,真正将自己置身并融入到了修志工作当中去,这方面堪称楷模。成栋认为,修志,是为了更好地用志。地方志的主要功能有三点,即“资治、教化、存史”。而无论是“资治”还是“教化”,都是用志。能够利用地方志资料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方志论稿》代序)

一是带头利用方志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利用方志进行学术研究,是最常见的用志方法。除此以外,成栋还广泛地利用方志资料撰写文史随笔在报刊上发表。现已结集成书的《长铗文丛·志馀漫笔》,便是这方面的结晶。二是利用所掌握的地方史志资料和研究成果,补充有关志书的不足。如为《萝北县志》补充了兴东兵备道员徐鼐霖传,为《嫩江县志》补充了“兴安城总管衙门”一节,为《漠河县志》、《宁安县志》各补充大事记几十条,为《嘉荫县志》、《逊克县志》等志书补充了鄂伦春的资料。三是利用有关方志资料纠正一些志书记述的错误。如利用《黑龙江省志·大事记》、《哈尔滨市志》、《齐齐哈尔市志》、《松花江地区志》纠正一些志书记述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人们奔走相告,数万群众走向街头庆祝游行史实的错误。四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扩大方志社会影响。作为方志学者,成栋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先后参加了绥化开发设镇130周年、哈尔滨设治与城史纪元时间等问题的论证和研讨,以及哈尔滨有关区域地名命名的论证等,同时被邀请到哈尔滨论坛进行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专题讲座。1992年,绥化市政府准备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法,通过举办绥化设治130周年庆祝活动,进行招商引资。然而这一命题是根据《绥化县志·大事记》:“1862年,北团林子建制”的错误记载进行策划的。成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写信给绥化市政府,指出绥化设治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1992年为绥化设治107周年。而1862年为同治元年,是设呼兰厅(今巴彦县)设治。当时北团林子(绥化旧称)虽然归呼兰厅所辖,但并不是绥化设治。受绥化市领导委托,成栋根据民国《绥化县图志》、《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光绪年间孙太夫人的墓碑等方志、档案、墓碑记载相互印证,采取“变通”的方式,将庆祝活动名称确定为“绥化开发设镇130周年”。这一意见,得到了绥化市政府的赞同,使得庆祝活动如期举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以来,成栋又应邀参加了“五国城文化论坛”、“中国·吴大澂论坛”,以及宁古塔流人文化研讨等。这些活动,成栋都有利用地方志资料撰写的论文和精彩演讲。

爱国丹心至 志苑铸忠魂

“少幼吟哦知爱国,壮成挥洒未忘乡”。成栋学术思想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主义。成栋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其自幼从杜甫、陆游、文天祥等人的爱国诗章和岳飞、辛弃疾等南宋词人的爱国词篇所感动中萌生的。1997年春,成栋通过参加黑龙江省文物干部培训班和吉林大学历史系与黑龙江省考古队在东宁县大肚川团结遗址的考古发掘实习,较系统地学习了中俄关系史、东北史和黑龙江地方史,并开始了地方史的研究,从而迷恋地方史志文献,尤其是与方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方志中的爱国主义诗词经常激励着他。如民国《瑷珲县志》中边瑾的《龙江吟》四首之一:“龙沙万里戍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萝北县通志调查录》中收录的兴东兵备道道员徐鼐霖的《过乌云河口》:“大江东去水犹寒,有约中分挽救难。只剩舆图存旧界,内兴安外外兴安。”“当年谁订鸿沟约?半壁河山一纸休”;“总谓筹边今已晚,补牢何至再亡羊。”(《登舟》)林传甲在为缪学贤编的《黑龙江》的题诗:“北望黑龙江水浑,江东六十四旗屯。那堪庚子干戈后,犹赖咸丰旧约存。破碎河山馀四壁,流离道路掩重门。边陲至今非勤远,何事南迁墨尔根?”等爱国诗篇,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他,感染着自己,激励着他。(详见《长铗文丛·诗论序跋·〈黑水吟〉自序》)

由于工作的关系,1985年以来,成栋经常深入到黑龙江边境县(市)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对边境的山川河流、遗址遗迹、风土民情等进行了一些实地考查。每次考查都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更加热爱祖国壮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加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加留连黑龙江的边塞风情;同时也更加怀念被沙俄强行割占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在“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海兰泡惨案”中的死难同胞。正如成栋所言:“作为一名史志工作者能忘掉这些吗?不能,绝对不能。忘记了过去就等于背叛,忘掉了祖国的历史就等于叛国。”(同前)

三十年的修志实践,成栋最大的收获就是爱国主义思想空前提高。正如成栋自己所言“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地方志,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每一次增强都来源于地方志”。为此,成栋专门撰写了《方志与爱国主义》的长篇论文。成栋认为:“无论历史与现实,方志都与爱国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方志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爱国主义是方志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是方志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志书中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是提高方志质量的重要保证。”具体地说,首先方志是爱国主义的渊薮和重要载体。这是因为方志具有炽热的桑梓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明确的疆土意识,鲜明的憎爱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次,方志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第三,方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一个人最高的道德标准是爱国(黄宇宙语)。爱国主义是全民族的,更是广大史志工作者所应独具的崇高品质。宣传爱国主义也是各级志办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成栋提出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必须要以修志为己任,自觉地献身修志事业;把编史修志作为崇高理想,修志不辍;利用方志,扩大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级地方志办的重要任务。一是编写乡土教材;二是经常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现代化手段宣传志书的内容;三是开发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不断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

正因为有了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基础,成栋在修志工作中始终渗透着领土意识、忧患意识、桑梓意识。在审阅边境市县志稿中特别注重疆界、岛屿的记载,在编辑《东北方志序跋辑录》中设法将《库页岛志略》的几个序收录其中,并撰写了《读〈库页岛志略〉的启示》一文。另外还写下了《黑水吟》边塞诗50馀首。“就是要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被沙俄掠去的大好河山,从而增进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为斯编之微旨,亦为史志工作雪泥鸿爪之记录,愿与知音者共吟。”(同前)

诗词入方志 把卷自长吟

“诗言志 歌咏言”。成栋君又是一位产量多、水平高、涉猎面广、出手快、创意新的诗家。曾有不少的诗家对他多有评论。成栋在修志工作中,首先,特别注意继承传统方志艺文志收录诗词的优良传统。为此,他专门撰写了《诗歌入志浅谈》的论文。成栋认为志书收录诗文应以本籍人士所撰写的与本地有关的诗文和外籍人士撰写的与本地有关的诗文为主,即“取其能周知地方风俗民情、政事美恶而已,并不必分其土著或旅客之作也。”(谢国桢《黑龙江志稿·艺文志·文征》)具体地说可以包括风物诗、风景诗、怀古诗、纪游诗、竹枝词、记事诗、咏人诗等。成栋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七个方面题材的诗歌于方志之中均是收录的重点,当然入志时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切忌芜杂。要努力做到无关本地人、事、物、景、历史者不录。细言之,即无关本地风土民情者不录,无关本地人文历史者不录,无关本地自然地理、山川人物者不录,无关本地典章制度者不录,无关本地文风者不录。”

其次,成栋君不仅在理论上注重诗歌入志,更在实践中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地方志诗词的创作与组织编纂中去。他的几部诗词集中好多诗词是与修志有关和抒发修志感怀的作品。如《修志杂咏八首》(见《长铗归来斋诗草》),《黑龙江方志记事诗十三首》、《〈修志吟〉编后有感四首》(见《长铗吟草》),《六十抒怀六首》(见《长铗文丛·诗词联语》)等,抒发其“修志编书曾沥血,吟诗怀古总伤神”,“志坛放眼春光灿,不尽拳拳报国情”的高尚情怀。

其三,主编了大型方志诗词集《修志吟》。这部方志诗词集,从诗词文化艺术方面对于歌颂并推动我国地方志事业发展及激励修志人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如成栋在《修志吟》自序中所说:“广大修志工作者,在修志之余,利用诗词这种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抒发修志情怀、歌颂修志伟业、弘扬修志精神、展现修志风采,既激发了广大修志工作者的修志热情,又陶冶了思想情操,对修志大有裨益。我们高兴地看到,整个修志队伍中雅好诗词、精通音韵者不乏其人,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诗人、学者,所以我感到,在本届修志即将结束的时候,编一本修志人自己的诗词集——《修志吟》是完全必要的。此不啻志坛之韵事,亦盛世之流风,诗苑之雅制,同时也是献给新老方志工作者的一份厚礼。”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单天伦先生在为《修志吟》所作序中对《修志吟》给予了高度色评价:“第一,诗、词、曲、楹联的作者都是方志界同仁,虽然许多人尚未谋面,但有幸拜读诗文,也是快事;第二,书情写意,歌颂业绩,驰骋想象,寄托理想,皆是关乎方志事业的人和事,其志之坚,其情之真,其意之切,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第三,好诗、佳词、妙曲不时跃入眼帘,品其意境,浮想联翩,爱不释手。”

笔者在《中国现代方志学》专著中多次撷选《修志吟》中的精彩诗句和楹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依成栋自述之言“实事求是地说,编辑此书我是在舍弃编印自己《长铗吟草》的时间和节衣缩食筹措的资金并冒着一定的经济风险的情况下来完成的”,这是一曲无私奉献方志事业的凱歌!这部大概全国唯一的一部修志诗集出版发行近十年了,今天读起来仍然感到充满哲理,充满文采,充满激情。

笔者凭借对成栋的认知与探索,对柳成栋方志学术思想研究总算形成一个初步的轮廓与系统,亦感到对柳公学术思想的认知还不够深不够透,还有不少领域未涉及到,加之本人研究能力有限,还有待深入学习探讨。最后由衷祝愿成栋兄夕阳无限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史志修志志书
红嘴蓝鹊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省委史志研究室领导参加黑河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指导基层史志工作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为做好修志和用志工作尽职尽责——哈尔滨市委修志工作情况的简要回顾
“概述”是一本志书的概述还是一地总貌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