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美国在慕尼黑危机时期的态度
2010-08-15赵睿韬
赵睿韬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39)
一、时代背景
1933 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开始逐渐成型。1933年末德国退出国际联盟以及裁军会议;1935年3月德国宣布开始重整军备;1936年3月,德国进军莱茵来;1936年,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3月,德国成功的完成了扩张的重要步骤——吞并奥地利。面对德国的崛起扩张,一直监督制约德国的英法两国,采取的是却一种纵容的绥靖政策。他们一厢情愿的相信德国的目的仅在于破除不公平的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并且自觉不自觉的给予了德国重新壮大的种种便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孤立主义情绪强烈的美国也或主动或被动的采取着绥靖政策。总统罗斯福有心遏制法西斯的扩张,但是一系列严厉的中立法案,束缚住了他的手脚。在国内孤立国外绥靖的形势下,罗斯福政府的外交立场隐晦、对待法西斯的态度模糊。在德奥合并后,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开始萌芽,美国对这一危机的反应又面临着新的抉择。
二、美国在“五月危机”时的观望态度
德奥合并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希特勒的下一个扩张目标。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武器精良、拥有着欧洲最大的斯科达兵工厂,并与法国和苏联分别签订了互助同盟条约,作为凡尔赛条约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希特勒准备对这样的一个国家下手,无疑是想对凡尔赛条约进行一次根本的动摇破坏。
希特勒把苏台德问题作为向捷克斯洛伐克动手的借口,该地区拥有320万日耳曼人,一直以来他们都要求布拉格当局给予自己更多的自治权。希特勒在该地区扶植了一个叫亨来因的纳粹头目,并指示他不断的挑起争端以便于自己插足。1938年4月,亨来因在希特勒指使下对布拉格当局提出了八点要求,其中包括苏台德地区完全自治,放弃与法、苏的军事同盟等要求。英法两国则力主布拉格当局做出的让步,并表示:假如布拉格当局因为拒绝让步而与德国爆发冲突,将得不到英法的支援。他们同时向希特勒极力表示希望解决眼前的问题,这种态度鼓励了希特勒采取更强硬的行动。随后,在5月19日德国陈重兵于德捷边境,布拉格当局也进行了相当的动员,由此酿成“五月危机”。但是不久后,法国与苏联开始警告德国注意他们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同盟义务,英国也随之表示不能保证自己不加入战争。英法苏的态度迫使希特勒不得不撤退,苏台德“五月危机”暂时得到平息。
而美国对于希特勒扩张的认识,政府高层看法不一。驻法大使布利特更在意共产主义苏联的威胁,总抱有绥靖德国、试图把祸水东引的想法;副国务卿韦尔斯、助理国务卿伯利、驻英大使肯尼迪则乐观的认为:希特勒的胃口是可以满足的,完全有可能把纳粹的实力局限在东南欧内的。伯利认为,在德国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会变成一股温和的势力。与之相反,助理国务卿梅塞史密斯认为,在中欧以及东南欧的扩张只是希特勒计划的第一步,这种扩张终将威胁到美洲;国务院欧洲司司长莫法特也持有相似的意见,他认为对德国的绥靖只会让之逐步巩固侵略成果,德国终将成为民主国家最可怕的敌人;驻苏大使戴维斯则强调只有英法苏三国联合行动,才能对德国进行有效的遏制;国务卿赫尔更是认为,德国的扩张必将成为美国安全的心腹大患,美国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在“五月危机”期间,赫尔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说,强调美国对世界上无政府状态发展的在意以及对法律准则的关心。
罗斯福也相信对德国的任何让步,只会进一步刺激它的侵略胃口,而绥靖最多只能换来两三年的和平。但在这段危机时期,罗斯福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计划,他的态度概括起来就是等待和观望:当驻法大使布利特与驻德大使威尔逊要求他安排一次谈判,他拒绝斡旋;在英法两国做出要为捷克斯洛伐克参战的姿态时,法国外长博内私下请求罗斯福对布拉格当局施加压力使之让步以避免一场欧洲的大战,他也表示拒绝;当布利特请求罗斯福,让他出面呼吁英法德意派出代表参加海牙会议以调停德捷纠纷的时候,同样也被拒绝了。此时罗斯福“既不愿忠告绥靖主义者,也不愿要求其他的任何人去战斗。”①
罗斯福这样的态度是由国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在国外,英法两国,尤其是英国的绥靖政策让罗斯福觉得十分的不以为然,他认为张伯伦的这种不惜一切代价求和平的手段让人觉得“英国首相是个伦敦的金融家”②。早在德奥合并后,罗斯福就对英德的种种交易活动持极为冷淡的态度,他一再私下谴责张伯伦与德国的谈判是在与强盗做交易。当绥靖主义成为当时主流思潮的情况下,罗斯福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有用。在他看来,如果那些直接承受希特勒侵略风险的国家也不表示反对,他也就不打算插手他所无法掌控的国际事务;在国内,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持续衰退以及保守分子对新政的敌视,使罗斯福不得不把精力的大部分放在国内,而且1938年罗斯福在国会的失势也注定他无法采取有力行动;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孤立主义舆论也不允许他在欧洲事态问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之,美国在“五月危机”中的这种观望态度,是在德奥合并后政府无为政策的延续。在这段时期,罗斯福政府既没有对欧洲采取一种明确的外交路线,以促成一条反对德国扩张的统一战线,也没有进行通过修改中立法案以给英法一种实质性支持的活动。“五月危机”虽然暂时平息了,但是由于英法对德国绥靖政策的一贯性,危机依然潜伏着,并在不久之后一并爆发出来了。
三、美国在慕尼黑会议时期的政策
虽然希特勒“五月危机”后期被迫撤退,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五月危机”刚刚结束,希特勒就制定好了在当年10月1日前占领苏台德区的计划。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亨来因等分裂分子继续制造紧张的气氛,希特勒则大肆制造战争的舆论。从“五月危机”结束到慕尼黑会议结束,美国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五月危机”结束后,欧洲的形势愈加恶化复杂。6月,德国对法国的进行了威胁恐吓,声称自己有粉碎一切反对力量的实力并叫嚣着准备为苏台德问题发动战争。法国政府被吓坏了,它对此的反应是建议举行一个由英法捷三国参加的会谈,届时将通过对布拉格当局施压来满足德国的要求。7月,英国政府派出了意在调停的伦西曼代表团,其真实意图却是想同法国一起对布拉格当局联合施压。8月,希特勒准备好了在9月纽伦堡纳粹党代表大会上进行战争动员的计划。
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态势,罗斯福政府的态度较之前的无为观望有所改变。首先,政府尝试给德国制造压力。8月中旬,罗斯福公开表态,如果发生战争,美国自有办法;在8月18日于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的演讲中,他明确表示:“我们美洲不再是远处他方的大陆,海外纠纷的漩涡对本洲引不起关切……如果加拿大领土遭到了其他任何帝国的威胁,合众国人民是不会袖手旁观的。”③8月末,罗斯福又指示赫尔照会柏林当局,假如德国发动了战争,美国将对德国商品课以抵消税。其次,政府开始制定支援英法两国的计划。在8月下旬,英国发出了一个间接的警告,声称假如中欧发生战争,难保英法两国不被卷入。在得到这样的表态后,罗斯福感到有必要对英法两国做出实质性的支援。在8月末,罗斯福指示摩根索制定一项使英法存放黄金在美国以备购买武器的计划,同时要赫尔把这个计划告之柏林。与此同时,美国成立了大西洋舰队,并且派遣了两艘军舰前往英国的港口,以图震慑德国。
第二个阶段:在希特勒9月12日的纽伦堡演说之后,亨来因分子在苏台德地区掀起了一场武装暴动,布拉格当局出动军队镇压,此后德捷关系极度恶化。9月15日,英国首相张伯伦飞往伯希特斯加登与希特勒面谈割让苏台德区的事宜。面对英国重拾绥靖立场,罗斯福对待捷克斯洛伐克危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张伯伦一直以来的绥靖立场,罗斯福对他很不信任并极力想撇清与之的关系。在7月,英国派出伦西曼代表团的时候就希望可以得到美国的支持,但是罗斯福没有对之做出回应,甚至竭力表现出与英国的提议没有丝毫的瓜葛,以免被牵连到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潜在出卖中;8月末,英国外长哈里法克斯又向肯尼迪询问,如果发生战争美国将何所作为,这更让罗斯福感到疑虑重重,他怀疑张伯伦想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责任推到美国身上;而到了九月,张伯伦与希特勒的会晤,更被罗斯福斥之为犹大的背叛。如果说国外的妥协绥靖让罗斯福感到齿冷,那么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攻击更迫使他在欧洲的外交行动中小心谨慎。9月初,在一次庆祝美法关系的晚会上,布利特的一句“战与和都结合在一起”④的祝酒词,引起了孤立主义者的大肆攻击。罗斯福不得不在9月9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否认了美国对欧洲事务的介入。这种极力置身事外的态度,无疑使英法两国产生了不能依靠美国的感觉,从而客观鼓励了他们的绥靖。罗斯福之前为了支持反对德国的立场所做的种种努力,全部都白费了。
这个阶段,罗斯福的态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尝试以某种实际的手段支援英法。当罗斯福在广播中听到了希特勒在纽伦堡的战争叫嚣后,鉴于英法空军相对于德国空军的劣势,他派遣霍普金斯到加利福尼亚去调查飞机的生产能力,计划以输出半成品的方式对英法进行支援;但是另一方面,在英法对布拉格的出卖方案业已成型的情况下,他也开始考虑是否要以牺牲布拉格当局为代价来维护和平。在张伯伦与希特勒会面后,布利特、肯尼迪以及韦尔斯就表示支持张伯伦维护和平的努力,并希望在苏台德问题解决后,由美国出面安排一次和平会议。虽然罗斯福不赞成这种绥靖的想法,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组织和平会议的建议却很感兴趣;在他看来,召开这样一个讨论国际行为准则的会议,能够确保这样的出卖不再发生。于是,罗斯福开始做两手准备。第一手准备,在英法决定对抗德国的时候,美国将对两国进行有力的支援,而且当他们采取防御态势并对德国进行封锁后,“美国最终可能会以‘某种方式’被卷入这场战争”⑤。但前提条件是,英法采取强硬的立场以及布拉格当局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另一手准备,在英法继续坚持绥靖的立场、布拉格当局决定屈服而德国却执意动武的情况下,美国将就和平的问题进行呼吁。
第三个阶段:1938年9月21日,布拉格当局在英法的压力下被迫同意割让苏台德区,但是希特勒借口移交程序上的问题,执意要用军事手段占领苏台德区。由于肯尼迪关于张伯伦执意妥协绥靖的报告,同时英国又对美国提出的防御战争策略毫无反应,罗斯福决定实施事先确定的第二种方案。他认为,既然德捷双方在原则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由于细节问题而爆发一场战争则是毫无必要的。罗斯福在9月26日向已经开始战争动员的英法捷德发出了和平呼吁书。在呼吁无效的情况下,他又转向墨索里尼求助,希望意大利能对德国施加影响,同时再一次请求希特勒回到谈判桌上来。为了减少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指责,他一再强调美国对此不承担任何的义务。由于英法美的让步以及墨索里尼的影响,希特勒最终表示愿意继续谈判。象征着绥靖政策巅峰的慕尼黑会议于1938年9月29日凌晨正式召开,会议上英法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出卖。在会议后,张伯伦搞到了一张所谓的和平保证书,并对此深信不疑。
可以说,9月12日是罗斯福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中态度变化的转折点。之前他多次批评张伯伦政府与达拉第政府背叛出卖布拉格当局的行径,但是到了9月12日以后,罗斯福也逐步走上了对德绥靖的这条路;尤其是在9月24日英法捷德宣布开始动员后,罗斯福进行了绥靖的冒险,他希望捷克斯洛伐克的牺牲可以作为欧洲和平的基础。之所以说在冒险,是因为罗斯福此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信希特勒的目标是有限的,欧洲和解是可能的。但结合后来的史实,在慕尼黑危机中的绥靖,却是美国在此前此后对欧洲外交上的一个分界点,因为罗斯福进行绥靖冒险的前提是希特勒的野心是有限的。但在不久之后1938年10月希特勒的行动,终于使罗斯福政府看清了慕尼黑大出卖对于德国而言并非是一个终结,而恰恰只是一个起点,这标志着英法美绥靖政策的失败。此后,美国又回到了通过经济支援英法来对抗柏林的起点,因为此时罗斯福政府已经认识到希特勒的目标是无限的了,而只有实力和武力才能对抗这种无限野心的威胁。
①(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上册),商务印书馆 1984(1):232/
②(英)C.A.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7):91/
③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7):210/
④(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 1998(1):357/
⑤(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上册),商务印书馆 1984(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