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位育”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0-08-15刘云凤王为奎
刘云凤 王为奎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徐州空军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论“位育”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刘云凤 王为奎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徐州空军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融汇中西文化的“位育”教育思想是潘光旦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位育”教育思想超越了科学和人文的对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综合观”、“辩证观”和“内在观”的基本特点。“位育”教育思想主张通过通才教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主张通过教育使人适应环境,与周围世界和谐共处。“位育”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应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富于人文精神的人;培养适应全球化浪潮、具有国际化意识的现代人。
“位育”教育思想 人才培养 启示
“位育”观是我国著名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兼通文理,毕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基于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他以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思考,在闻、见、知、行的基础上,形成了其博大精深又独具匠心的教育思想体系,这其中“位育”可以说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与创造,“寻求中国人的位育之道”是他毕生教育思考与实践的追求与目标。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理想和奋斗目标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的位育问题,是中华民族如何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的国际环境中安所遂生的问题。潘光旦先生的“位育”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适应全球化浪潮、具有国际化意识的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融汇中西文化的“位育”教育思想
(一)“位育”的涵义
所谓“位育”,《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后人解释说:“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即“安所遂生”叫做“位育”。潘光旦将中国传统思想,融汇西方现代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位育”。潘光旦指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所谓‘位育’。这是百年来演化论的哲学所发现的一个最基本最综合概念。这概念的西文名词,我们一向译作‘适应’或‘顺应’,我认为这译名是错误的,误在把一种相互感应的过程看作一种片面感应的过程。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相互的,即彼此之间都可以发生影响,引起变迁,而不是片面的。说历史与环境完全由人安排,是错误。说历史与环境完全支配着人,也是错误。”[1]P138-139他强调“位育”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感应的过程,是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潘光旦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成这种位育的功能,即“从每一个人的位育做起,而终于达到全人类的位育。”[1]P139可以说潘光旦的“位育”观有着更广泛的意义,更深刻的道理。“他力图把人类文明中中国的和西方的认识贯通起来,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联系起来,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释和解决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很宽,接触的问题也很多,但都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学人类学学科中的根本问题,如家庭、人口、教育、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小到每一个人的位育,大到整个民族的位育。”[2]从“位育”观的角度来看,潘光旦给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涵义:即教育要使每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能充分展示才能和发展自我,进而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二)“位育”教育思想的特点
“位育”教育思想超越了科学和人文的对立。位育之道超越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动态与静态的对立,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对立,传统与西方的对立,事实上,“位育”教育思想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特点。“位育”本来是东方的传统“旧观念”,但是潘光旦却用来自西方的生物学和进化论思想对这一旧观念进行了新的解释。他既充分地阐明了“位育”思想原有的道理,又对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增强了其解释力和包容性。
“位育”教育思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综合观”、“辩证观”和“内在观”的基本特点。潘光旦的“位育”教育思想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始终强调看问题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的因素。“位育”教育思想还具有辩证性特点,在分析影响个人、群体、民族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的时候,“位育”教育思想认为既要“迁就”又要有选择地“吸收”“采择”。内在性是“位育”教育思想最为突出的特点,“位育”所说明的道理是内在于人的生活之中的,它强调主体应当具有内在自觉性。
融汇中西的“位育”教育思想,重视主体的能动性。潘光旦指出:“积极的创造力与消极的顺应力合在一起,再加上民族团结与发展的意志,又可以叫做位育的能力。一个健康无病的民族便是位育能力没有欠缺的民族。”[3]P181一个人、一个群体也如民族一样,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在意志的支配下积极创造与适应,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不同时代的人们,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形势就会有所差异;另一方面,不同的主体本身的条件也会不同。内外因素综合在一起,主体应当如何选择恰当的发展道路,这便是“位育”所要阐明的问题。潘光旦从西方科学精神当中吸收了新的元素,为这一传统的人文思想注人了活力。
(三)“位育”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位育”教育思想着重于人与环境的协调,其宗旨在于为人类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在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指明方向,潘光旦先生的毕生追求就是为中华民族寻求一条位育之道。作为一名教育家,潘光旦认为:实现位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以通才教育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为人在位育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其次,实现位育还要求人必须正确对待环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承担起社会与历史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为自身找到恰当的位置。潘光旦对当年中国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进行了深刻分析,并阐述了教育在其中所应起到的作用,潘光旦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中国当代的教育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二、“位育”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潘光旦“位育”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如何通过教育来教人做人,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他认为一切问题的结症在人,关键在人,人的控制是一切控制的起点,一切控制的先决条件。而人的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格的养成,只有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真正完全的教育。
(一)以人为本,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潘光旦“位育”教育思想启示我们,首先应当明确教育理念,把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最大目的,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境界,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专家人才必须完成人的教育后才能成为完整的“人”的意义上的专才,否则就只能是优良的工具。
“人格”一词是一个多学科所使用的概念,其定义有很多。据早期的统计,国外历史上关于人格的定义已达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有伦理学意义的,有哲学意义的,有法律意义的,有社会学意义的,也有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的。潘光旦所指的人格实际上是以生物学为基础,融心理学、社会学及伦理学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概念,而不是仅仅强调品德高尚之意。潘光旦认为每一个个人都有其人格,人格是具体的,是人与人之间互有同异的。而这个人格是从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上演化出来的,包括与众人相同的部分即通性,异于众人的部分即个性。
近代中国的教育因偏重个人的理智生活、知识灌输,忽略个人的意志和情绪生活,否定了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完整性,这种背道而驰的做法,是中国近代教育的症结所在。教育应从每一个人入手,着力培植其通性、个性、性别以至于意志、情绪、理智这种全人格,由此做到个人与群体的相位相育,因此,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最大目的。
人文精神的宗旨在于提倡完善自身修养、与他人友好相处、与自然共生共荣。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的尺度,有助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人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它融人生观、价值观为一体,人文教育即教人做人、教人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容乐观。20世纪以来,伴随着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太空技术、海洋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克隆技术等宏观、中观与微观技术的进展令人叹为观止,对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因此令人类滋生了“唯科学主义”倾向,在教育领域,表现为重理工科,轻人文社科,这样就影响到人文精神的培育、完善人格的塑造。
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一环。大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可以以其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潘光旦先生就非常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他把师生关系比作“从游”,大鱼在前,小鱼在后。
“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在今天,这条标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意义。传授做人的基本道理,传授人与人交往的国际准则,传授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的要义,传授做一个现代人的基本要求,等等。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有博大的爱心,要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应该具有一般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的通识素养,在课堂上不断加以实践和运用,而不是在学习掌握之后束之高阁,并且,相关知识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富于人文精神的新一代人。
(二)适应全球化浪潮,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的现代人
中华民族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环境中安所遂生的问题,即是中华民族的位育问题。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应担当起首要的职责,通过教育使人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与所处的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的关系,从而与社会、与世界和谐共处。所以我们应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浪潮,具有国际化意识的现代人。人才培养问题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涌起,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拥有21世纪的国际化人才,才有可能在剧烈的国际化竞争中获胜,才能使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强手之林。
1.树立培养人才的世界一流标准,培养具有现代思维方式、具有现代公民道德、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现代人。这样的现代人能够立足于本国的文化精要,深刻理解国际多元文化的碰撞、能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运用理性思维方式充分沟通思想,能够从和谐世界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复杂问题。我们应在思想观念,制度体系,人才标准,办学模式,教材与设备等软硬件各方面努力与国际接轨,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潮流的国际化现代人才,使中华民族在当今的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位育与复兴。
2.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现代人的前提条件。所谓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教育理念反映了人们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审视。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正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导致了教育中心的转移。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知识的灌输、积累、掌握,是一种静态的过程,注重对知识的尊崇与权威的敬重,这种教育理念对于知识的系统性、广博性构建无疑是有益的,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所以在独立思考、实践创新方面明显略逊一筹。这种教育理念也导致了学生缺乏理性批判精神,因其惯性思维方式而不敢质疑权威,从而难以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就。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应当首先从本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教育资源、价值取向出发,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创新精神、敬业乐群的现代人,拥有世界性、人类性关怀的世界公民。
3.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使其拥有开阔的国际化学术视野。专业理论素养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架构,并对相关专业或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有所了解甚至熟悉,要随时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及前沿研究问题,这样才能拥有开阔的国际化学术视野,才能为学生指明未来学习与研究的方向。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提高、学术视野的开阔,首先需要教师自己努力学习,其次也需要学校的鼓励与支持,在财政上设置专用款项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术心得,才能站在学术的前沿,才能带出一流学生。
4.因地制宜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建立培养人才的良好机制。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历经了多次曲折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以苏联模式为榜样的教育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自上而下、按计划进行的,以苏联为模式的新教育体制的形成及确立,标志着近百年以来对外国教育制度的移植和学习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影响在今天仍然存在。这种教育体系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确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专业化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轻率抛弃中国自身经验,盲目地学习苏联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大学的办学自主性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片面强调英才教育、专才教育,限制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适应性差。这种以专才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普遍忽视了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全人教育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影响了整个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风气和时代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才教育再次被提及与重视。1998年后,教育部提出“淡化专业,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并出台了相关加强素质教育的文件和规划,这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巨大的转变。
总之,“位育”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仍然具有启示作用,我们应当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借鉴先贤们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构建适宜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人格健全、富于人文精神、适应全球化潮流、具有国际化意识的现代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潘光旦文集(第6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3]潘光旦文集(第3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刘云凤(1970—),女,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王为奎(1962—),男,徐州空军学院航空弹药系副教授,硕士。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留学出身的共和国社会学家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093)的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