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8-15丁强
丁 强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丁 强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军队基层党支部,作为军队的战斗堡垒,作为军队党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面临着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基层党支部能否成功解决自身问题,能否领导单位的全面建设,能否带领官兵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与党支部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党员队伍状况以及党支部制度的落实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基层 党支部 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日前颁布的《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新的形势和任务给军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作为军队党的建设的基础部分,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得如何,对于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推动部队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提高班子成员能力素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党支部的班子成员就是基层党支部这列“火车”的“车头”,其能力素质将直接影响党支部的建设水平和功能发挥。因此,提高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是确保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基础工作。
1.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行动有指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素质是支部班子成员的基本素质。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在部队的最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忠实代表,体现着党的意志。为了实现新形势下党支部的职能作用,班子成员应做到政治坚定、思想高尚。为此,班子成员应加强对党的历史的学习,确立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认清当前形势,自觉应对各种复杂考验,并以班子成员自身的理想信念去影响、感召、带动广大党员群众为基层发展竭诚奋斗。另外,班子成员要正确领会、带头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善于站在党的立场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基层。
2.提高班子成员的作风品德素质。党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性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支部班子成员良好的作风和高尚品德,体现着党的优良作风和品格,能够在党内外产生“心向往之”的向心力和“不令而从”的人格魅力。加强党性修养,支部成员要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存爱兵之情、常办利军之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
3.提高班子成员的学识经验素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其中的学习是关键。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支部成员应当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使自己成为博学、多能的党的代表。其中,应当重点学习掌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军队建设思想,以及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的建设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党支部班子成员必须懂得现代军事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够深入了解把握新形势下基层建设的特点规律,更好地打开工作局面,才能适应平时领导军事训练、战时指挥实际作战的需要,才能履行好党支部的职能使命。另外,应当加强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情况。
二、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支部的主要力量和基层单位的骨干力量。经验表明,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创造力及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
1.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展党员是一项经常性的党建工作。发展的党员质量如何关乎党的生命。基层党支部承担着接受党员、壮大党的力量的重任。目前,仍有少数单位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还存在诸如发展标准把握不准、培养考察工作不扎实、重数量轻质量、发展工作程序不够严格规范等不足之处。因此,应当全面落实《军队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规定》的要求,坚持经由党支部个别吸收的原则,注重综合素质、体现先进性的要求,防止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重量轻质、择老发展、把发展当奖励等问题,并严格发展程序,防止超计划发展、突击发展,保证党员队伍充满活力,相对稳定。
2.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党员保持先进性,保证党的意志和主张,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教育内容要合理,要围绕实现党教育的目标,积极改进基层党员教育,注重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基层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搞好因势利导,实现党的教育的党性、时代性、针对性、稳定性的统一。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要为教育的主题和内容服务,力求丰富多彩,为广大党员喜闻乐见。使教育从单一转向多样,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垂直灌输转向平等讨论,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文艺演出、计算机网络等多种传播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教育的渗透性和时效性。
3.做好党员的管理工作。在基层建设中,管住管好党员,支部就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党支部要以对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落实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要求。一方面,要增强主动管的意识,解决不愿管的问题;强化大胆管的胆识,解决不敢管的问题;提高善于管的本领,解决不会管的问题;引导党员自觉接受党内外管理,解决不服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自律和他律、组织管和群众管、管工作和管思想、管好8小时内外等有机结合起来,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党员队伍。
三、大力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各项制度的落实
制度,是指社会组织内部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政治工作条例》规定了党支部要坚持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又具体详细地明确了各类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内容、规定和要求。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是党支部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任务。
1.抓好落实制度的自觉性。现代政治学认为,任何制度的形成和落实,都有赖于一定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自觉。基层落实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强化支部一班人坚持制度的自觉性,激发落实制度的内驱力。充分认识到落实制度是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落到基层的重要保证,是保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基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度落实得好了,党支部的各项组织功能才能释放出来,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就有可靠保障。因此,要不断强化坚持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真正把遵章守纪、按章办事,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境界,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
2.提高落实制度的能力。党支部正副书记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在党的基层建设中担负着特殊的职责,党支部各项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与党支部正副书记的业务素质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学深吃透《军队党支部工作条例》,切实掌握党务工作的方法,提高党务工作的能力,是对党支部书记落实各项制度的最起码要求。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党支部书记要熟练掌握支部研究决策重大问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切实提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班子、强队伍、抓落实的能力。
3.改善党内生活的质量。党内生活的质量也影响着各项制度的落实。改善党内民主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增强党内生活对党员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激发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到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防止和克服“庸俗化”倾向。讲原则是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原则的组织生活必然走过场。如果民主评议党员只是简单地排队分类,没有进行严格讲评,组织生活缺乏思想性、原则性、战斗性,这样的组织生活安排再多,存在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1]中央军委.军队基层建设纲要.2009.
[2]康士建.论“支部建在连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3]卢先福、任铁缨、梁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标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周海江.对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2).
[5]于明进.如何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J].军队党的生活,2009(7).
[6]姜青其.加大基层党支部建设力度[J].政治指导员,2008(5).
[7]吴长平.抓好新建部队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培养[J].解放军理论学习,2008(1).
[8]钮秀山、高玮玮.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4).
丁强,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军队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