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题的经验与体会
2010-08-15侯家文
侯家文,王 征
(1.芜湖市南陵县新建中学,安徽 芜湖 241300;2.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题的经验与体会
侯家文1,王 征2
(1.芜湖市南陵县新建中学,安徽 芜湖 241300;2.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但囿于一线工作的繁杂及教育科研理论的相对匮乏,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存在不少误区,文章就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步骤、课题研究中常见的不足,结合实际,就如何进行科学选题和研究进行了阐述,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研究提供建议和意见。
中小学;体育教师;课题;选题;经验与体会
1 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
1.1 自我价值的体现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世俗的偏见以及长期升学压力下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一直以来比较低下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有科举制度以来,人们一直重文轻武,体育老师还没有摆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改变人们的偏见和不理解,或者说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我,从自身做起。一方面,我们要以健康的体格、干练的作风、精湛的教学技能示人,这是我们武略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将我们文韬的一面展示出来。教师绩效工资中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等无外乎从德、能、勤、绩等几方面来考核,其中教育教学、教科研显而易见肯定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一。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有人提出“教师即研究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从高层到基层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有了全新的要求,包括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师的科研水平等。
1.2 有利于共同提高教育成效
不管是宏观的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到每一个小的教育案例的分析,只要能够科学认真的思索与探讨并形成相应的成果,而且能予以推广,具有较强的借鉴性,这对于自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而这也正是教育研究的目的性和价值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1.3 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同样,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一方面,看行政主管部门自上而下政策推行的力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改革能否配套跟上;另一方面,就是自下而上的配合问题,简单讲,就是行政命令与草根革命能否同步,能否形成合力,教师的配合及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我们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就有可能会被时代落伍。
2 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及程序与步骤
2.1 课题的3个基本要素
2.1.1 目的性 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时,要明确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工作的具体目标,同时要对某种推测(提出的假设)制定一套具体的研究计划。
2.1.2 过程性 是指实施研究计划的过程,即研究计划,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工作。
2.1.3 方法性 是指为了使研究有效,在研究中要依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
2.2 课题研究中的两大误区
2.2.1 课题研究的“假、大、空”现象研究工作无目的性,或目的不具体,使得研究与日常教学相脱离,研究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假、大、空”,随波逐流,盲目地追求时髦。如讲到和谐社会,很多课题也跟着和谐了,甚至谈幼儿园的和谐教育,将和谐泛化、滥化,这就显得的“假”了。
简单举几个题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等,显而易见题目太“大”了。我们应该从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可行性。
近两年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有人写了这类题目,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或者说是科学发展观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等,一味地歌功颂德,舍本逐末,这就是“空”。
我们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讲到校本教研,讲到校本课程以及地方课程的开发等,我们就可以结合在课堂上对一些课程和器材资源的开发来讲,如《如何在实践中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有些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定,基本上是体育尖子生的盛会,对于大部分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或者说是提升全民体育的兴趣,没有多少促进作用,《中学生运动竞赛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就比较贴合实际。
2.2.2 课题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现象 一个课题申报成功后,没有实际操作阶段,到结题时东拼西凑,“赶”一篇论文或报告草草了事。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是违科研道德,缺乏严谨的科研态度,另一方面劳民伤财,研究团队没有得到任何提高。
2.3 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个课题的研究是具有严格的程序的,它是有规范可循的,即确立问题→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虽然是简单的6个步骤,但实际每块所包含的内容却是非常多的。在课题的立项申请书中,一般将这个过程归纳为3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6个步骤的研究过程是一个有秩序的、完整系统,应根据具体研究的需要,各个环节也可以重叠、重复或交叉,可灵活运用和适当调整。
3 研究课题的举例(《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3.1 确定研究(申报)方向
在2007年第1期《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看到冯大鸣教授写的《教师的疲惫与疲惫的教师:问题与对策》,深有感触,查找了安徽省2005、2006以及2007年所给的课题规划指南,发现暂时还没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是个新的领域。
3.2 检索文献及意义
首先网上进行搜索,查阅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资料。其次,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如关注留守儿童,教师心理卫生等,在检索、阅读、分析文献上花费了大量时间。
3.2.1 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以搜集他人在特定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便于对问题和课题作系统的评判性分析。只有了解到有关研究的最新动态,才能选定最有价值、最有可行性的前沿课题,才会发现前人研究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自己研究的突破点,包括了解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该课题前人或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经验和问题;哪些问题已基本解决,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补充等。
3.2.2 能够跟踪和吸收相关领域中国内外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态,并获取新的情报信息的有效途经 可能了解到相关研究成果中最新的理论、手段和方法,对我们所要研究工作提供有关资料和数据。
3.2.3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在确定研究的方向(课题)时,一定要从期刊、专著、同行、专家等渠道了解信息、论证自己的课题。一般来讲,期刊类文章观点理念比较新,比较前沿,对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专家的理论水平更是高屋建瓴,这对我们的研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大有裨益。
3.3 确立研究课题
一个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是非常规范和严格的,它从立项申请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报告,一直到结题,整个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课题的立项申请中,申请报告至关重要,一份完整、规范、科学的申请报告对于课题能否成功立项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的,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突破点、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从人员、资料、科研手段、经费保障等,课题组分工情况、研究计划等。而当我们将上述工作完成有序地做好,对于其他后续工作的开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G807.2
A
1674-151X(2010)08-07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8.042
投稿日期:2010-04-20
注 释:本文根据作者在2009年芜湖市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题的经验与体会”专题讲座讲稿整理。
侯家文(1975 ~),中教一级,教育硕士,芜湖市南陵县新建中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