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比较

2010-08-15

关键词:女权主义阶级场域

曹 锐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比较

曹 锐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女性主义理论是关于研究女性本质以及女性生存发展现象和规律的一系列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性别和谐理论等。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惯习与场域、资本与权力、阶级与品味,以及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构建方法,即关系论与反思法等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惯习与场域;资本与权力;阶级与品味;关系论与反思法

皮埃尔·布迪厄是当今世界的社会学大师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他的研究涉及到教育、宗教、艺术、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对教育权力、文化正当性、社会苦难、知识分子角色等问题都进行了新颖独到的分析。布迪厄学术思想的核心概念包括“惯习”、“场域”、“资本”、“权力”、“阶级”、“品味”等。布迪厄理论的构建方法是反思,这也是他对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如何才能摆脱旧有的对实践的认识并建立对实践新的科学的问题的回答。[1]女性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研究女性本质以及女性生存发展现象和规律的综合性科学,[2]女性主义理论正是关于女性学的一系列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性别和谐理论等。女性理论的发展对布迪厄的学术思想与理论观点的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借鉴。

一、“惯习”和“场域”

谓惯习,布迪厄认为条件制约与特定的一类生存条件相结合,生成习性(habitus)。习性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是一些有结构的结构,倾向于作为促进结构化的结构发挥作用。[3]首先,惯习同客观条件密不可分,它是由客观条件包含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自由和必然、方便和禁忌所持久地灌输的,产生一些客观上相容的,可以说预先适应这些条件的行为倾向。[3]其次,惯习是历史的产物,是既往客观条件和经验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同时又是现时客观条件和情境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再次,惯习具有生成能力,一方面使得外在力量能以一种非机械决定论的方式在行动者身上起作用,另一方面又使得行动体现出灵活性和创造性。通俗的讲惯习就是一种持久的性情倾向,是结构建构的产物,同时又建构着实践,即处于什么地位就存在与其相应的惯习,而有什么样的惯习又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实践理念与实践方式。

场域是布迪厄关于关系的概念,正如他所指出的“社会并不只是由个人组成,它还体现着个人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4]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布迪厄给场域的定义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在布迪厄看来,一个分化了的社会,并非一个浑然整合的总体,而是由遵循着自己的运作逻辑的不同游戏领域组合而成,也就是说,社会世界是由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所谓的小世界,就是布迪厄认为的客观关系的空间,也就是场域。[5]从分析角度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4]场域和惯习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与个体,客观和主观的辩证关系。场域从外部规定行为,惯习在个体内部生成实践。

女性主义理论是从女性所生活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出发,探讨女性的生活、地位及受压迫的根源,可以说就是从女性生活的惯习出发,通过考察其所处的场域,探寻根源,进而寻找其增强场域竞争的方式。体现最为明显的是社会性别理论。首先社会性别理论从挑战原有的生物性别入手,揭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赋予角色的社会性,勇敢否定以生物性别来定义两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和期望的做法。用布迪厄的话语体系来说,即场域决定着惯习,女性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习惯,是因为其所处的社会与环境决定的,而不是自然的生理因素所决定的。其次,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社会性别的期待和角色是不一样的。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性别规范以及两性行为方式和社会角色,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也从横向继承了布迪厄的观点,即不同的场域决定着不同的惯习。再次,社会性别理论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别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性别通过社会文化对两性施加影响,从而使社会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期待,这与布迪厄所认为的惯习的历史性相一致,即惯习是既往客观条件和经验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同时又是现时客观条件和情境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最后社会性别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基于性别视角指出社会习俗强有力地禁锢着人的发展,强调从人的个体和主体角度来考虑人的自由发展和价值实现问题。这与布迪厄的视角是一样的,即强调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场域规定行为与惯习,惯习又具有生成性,反过来通过实践建构或改变场域。正如布迪厄强调惯习的建构性一样,社会性别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不仅要改变女性对于男性的从属关系,而且要改变女性对于国家的从属关系”。[6]

二、“资本”和“权力”

“资本”与“场域”和“惯习”一样,是布迪厄思想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因为不论是场域概念还是惯习概念,布迪厄考虑的都是如何利用这样的概念把握社会世界中充斥着斗争的历史,而不是静态结构,因而资本概念就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一方面资本体现了一种积累形成的劳动,这种劳动同时以物化和身体化的形式积累下来。另一方面,资本也体现出一种生成性,意味着一种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一种以等量或扩大的方式来生产自身的能力。[7]布迪厄指出资本表现为四种基本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经济资本就是经济学通常所讲的资本,即可以转化成货币形式的资本。文化资本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身体化的形态,体现在人们身心中根深蒂固的那些性情倾向中;二是客体化的形态,体现在如书籍、词典、机器等文化物品之中;三是制度化的形态,体现在如教育制度的资格认定等特定的制度安排上。社会资本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关系网络时,这个由相互熟悉的人组成的关系网络就意味着他实际或潜在所拥有的资源。符号资本是指对上述三种基本形式的资本的认同,不同资本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衍生。

“权力”是布迪厄理论的又一核心概念。其权力的概念是在他的惯习、场域、资本等的概念体系下生成的,与马克思的权力概念不同。布迪厄的权力场域是指各种各样的资本拥有者彼此竞争、以求自己拥有的资本能取得支配地位的竞技场。布迪厄用权力场域来说明社会位置之间存在的力量关系,这种位置确保位置的占有者拥有一定的资本,用于对权力垄断的争夺;对合法定义的争夺,是权力场域的普遍共性,而争斗总是围绕着权力的界限、边线,和场域的进入权、参与权,以及资本的数量限制等问题展开。在布迪厄的概念体系中,权力是作为整个社会资本再分配的仲裁者和控制者而存在的,权力场域是由行动者的力量构成的场域;而这些力量的结构,是由各种形式的政权或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本之间的力量对比状况所决定的。布迪厄特别强调权力场域中力量对比之间的长期的持久的斗争,这些斗争是在各种资本的持有者之间,为了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这些斗争的力量关系构成了权力场域,在这个空间中,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行动者,为占据他们各自占有的权力,为了保持或改变这些力量对比,就要依据其本身所占有的各种资本的状况,而展开各种策略的斗争。[7]

女性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当属女权主义理论,它是伴随着西方妇女运动而发展起来的,即寻找男权社会中妇女解放途径的一系列理论体系。而女权主义理论从另一个方面说正是寻求改变女性资本的占有量,从而改变男性支配权力的理论,与布迪厄的“权力”与“资本”等概念体系有很强的契合性。包括自由女权主义理论、激进女权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权理论、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理论、生态女权主义理论等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提倡理性和公正,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具有理性,教育、法律、就业的不公平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强调经济因素对女性的影响,因为被限制参加家庭外的社会工作,所以经济的缺乏使女性受制于男性权力;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理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以及第三世界国家中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是女性受压迫和歧视的根源;而生态女权主义理论肯定女性在自然界中的独立立场,肯定女性的价值观,批判男性的统治伦理观。用布迪厄的概念体系进分析,女权主义理论所探讨的女性不公平就是因为文化与制度的不公平导致资本占有量的不均衡,因而导致权力竞争的不公平。如自由女权主义所强调的教育、法律的不公平导致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的不公平;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就业不公平导致的经济资本占有的不公平;第三世界女权主义强调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不公平以及权力结构的不平等;生态女权主义强调的价值观认同的不平等,即身体化形态的社会资本被认同的符号资本的不公平。这些女性资本占有的不平等,削减了权力场域中女性的竞争力,加之权力竞争机会的不平等,阻碍了女性的权力的正常竞争,因而导致了男权社会的持久性。

三、“阶级”和“品味”

布迪厄的阶级或者说阶层概念与马克思和韦伯的阶级概念不同,他认为马克思的阶级是为了共同目标,特别是为了反对另一阶级而动员起来的一个团体,是一个“实在论”概念,指的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结构,布迪厄认为阶级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状态,而是以潜在的状态存在。[8]在布迪厄的概念体系中,认为“社会”是一个“场域”或“社会空间”的范畴。行动者主体为了获得利益,借助自己的资本在特定的社会场域或社会空间里相互斗争;而在场域或社会空间中位置相近的人,就构成一个阶级。他还指出,社会空间的邻近不会自动产生统一性,只是这种邻近规定着统一性的客观潜在性。换言之,阶级指的是在社会空间中,一群有着相似位置,被置于相似条件,并受到相似约束的行动者主体的组合。布迪厄阶级的观点,涉及到对两种观点的批判,一种是批判否认差异存在的观点,布迪厄认为差异,特别是同质性的分歧在社会中随处可见。而第二种观点就是肯定阶级存在的观点,他认为存在着的是一个社会空间,一个差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阶级可以说是以潜在的状态而存在。[8]

布迪厄关于品味的概念,是与阶级紧密联系的。阶级是在社会空间中有着相似位置,有着相同的生活处境的人群,因而也会有着相似的秉性或阶级惯习。这些相似性又会导致他们具有共同的实践,包括艺术审美、饮食习惯、身体秉性、居住方式等等,这些阶级惯习甚至实践活动可以说就是布迪厄所谓的阶级品味。阶级成员通过阶级品味,包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等展现出他所占据的社会空间位置,因而品味又具有符号资本的特征。布迪厄还强调,阶级品味,包括艺术审美、饮食习惯、身体秉性、居住方式等等在内的实践活动,反过来又建构了阶级区分。[9]正如他介绍自己的思想时称自己的理论是“建构主义的结构论”,又是“结构主义的建构论”。

布迪厄关注差异,特别是关注同质中的分歧的阶级理论,为女性主义理论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视角。如在自由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理论。认为以往的女权主义理论只代表白人中产阶级女性反对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的愿望,而第三世界女性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女性之间除姐妹情之外还存在着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差别。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理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也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之一。用布迪厄的话语体系进行解释即同样是女性,除关注女性与男性的差别外,还应关注不同阶级场域中女性之间的差异。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尽心去解构社会意识、思维习惯以及男权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影响,主张消除“男性中心论”,解构男性话语体系。认为男性的行为是理性的,男性具有文化符号体系的操作权、话语理论的创作权,而女性是有缺陷的男性,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要获得话语权就必须丧失作为女性的主体,丢弃作为女性特有的生存方式、体验方式和言说方式。用布迪厄的阶级与品味概念解释就是女性处于边缘阶级,而要获得与男性同样的位置,就需要习得男性的阶级品味,丢弃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审美观念等女性特有的气质。

四、“关系论”和“反思法”

布迪厄反对实体论,倡导关系论,他指出表述社会现实的常用语言具有一种突出实体牺牲关系的倾向,正是这种倾向导致了社会学中常见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集体主义的对立。他认为社会科学根本没有必要作出这些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社会现实的内容既体现在行动的现实中,也体现在结构的现实中,存在于关系中。[7]布迪厄认为,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主体际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愿”而存在的客观关系。布迪厄倡导对事物进行研究时,应注重研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对法国名牌高校的研究,应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发去了解每所学校的特点。

反思法是布迪厄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方法,他认为要进行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就必须反思性地考察科学的对象以及从事科学的研究者自身,考察在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所谓“对象化的对象化”,即将社会科学构建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他建议进行两次巴什拉式的“决裂”,即和日常的常识观念的决裂以及和盛行于学术界的各种理论理性的观念决裂,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生产的条件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局限,从而在此基础上把握实践的真正逻辑。[7]

女性主义理论对布迪厄的这两种研究方法可以说继承很多,最为突出的是性别和谐理论的提出。性别和谐理论涉及两性在家庭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性别关系,提倡把男性问题和女性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主张在重视差异的基础上处理好男女两性的家庭、工作、两性文化观等关系,从而促进两性的协调发展。而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思想正是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过程的最好解释,不断反思既有理论的不足与缺陷,对其进行完善与补充,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到女权主义理论,再到社会性别理论,最后到性别和谐理论,是对以往的男性社会的既有理论从完全否定,到借鉴吸收到有选择地改造,不断反思与构建的过程。

[1]解玉喜.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叶文振.女性学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闵冬潮.Gender在中国的旅行片段[J].妇女研究论丛,2003,(5).

[7]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Pierre Bourdieu,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Space(1994),from“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Space:Introduction to a Japanese Reading of Distinction,Poetics Today,12:4(1991).

[9]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3,(6).

曹锐(1984—),女,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女性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女权主义阶级场域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