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口译障碍问题及对策
2010-08-15黄映秋
黄映秋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口译障碍问题及对策
黄映秋
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口译的特点,指出博览会口译除了具有一般口译的共同点,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是受文化差异、语音发音、会展的主题、产品的性质、与会人员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提高会展口译质量的一些思考与对策。
东盟博览会;口译障碍;口译策略
从2004年开始,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务虚走向务实,从政府走向市场,从浅近走向深入。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跻身全国大型展会之列。 5年来,东盟博览会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成了东盟各种语言交流的盛会。
在亚洲,东盟国家使用的语言十分丰富,除了本国的国语,东盟国家最显著的语言特点便是语言多样化,普遍存在一个国家内多语言和谐并存的现象,如印尼的印尼语 ,马来西亚的马来语 ,菲律宾是菲律宾语、英语 ,柬埔寨有高棉语、英语、法语 ,泰国的泰语 ,新加坡英语和马来语 ,文莱主要是马来语、英语等 ,越南的越南语、法语 ,老挝的老挝语,缅甸各少数民族语言都有。但是东盟地区几乎是亚洲英语普及率最高的地区,语言的本土性和多元性完美结合,不但使东盟在与中国等国家交往时显示了强大的语言优势,而且避免了与西方国家语言间的隔阂,促进了交流与沟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
作为东盟博览会的英语官方语言,英语在博览会上被广泛地使用,翻译特别是口译在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东盟会展口译工作既具有一般口译特点,但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又具有特殊性。
一、东盟博览会口译的特点
(一)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差异性
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地理风貌、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一些有文化特色的字、词、成语、典故等,还表现在言语会话原则(如:寒暄语、称谓、敬辞和谦辞、委婉语和禁忌语等)。在泰国,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但忌用红笔签名;左手被视为不洁净;不能轻易摸人的头部;尊重和尚、佛祖和国王;在新加坡,人们认为“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字。 新加坡人视黑色为倒霉、厄运之色,偏爱红色,喜欢蓝色和绿色。如果译员缺乏对这种文化差异的认知和洞察,这给口译人员的翻译带来了障碍。
口译的交际行为决定了口译必须所有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语言障碍问题和文化冲突问题。包惠南曾说过,语言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更是沟通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移植的活动(2001,22)。口译人员作为交际双方的使者,穿梭于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必须准确理解一种口头语言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并且迅速地用目的语把它所包含的内容表达出来。由于文化的差异,如果千篇一律按字面意思直译,会背离原话的含义。为了进行有效的文化翻译,首先就是要充分的掌握各种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恰适其境的表现法转换及恰如其分的意义转换。译员只有提高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的敏感性,才能更好做到使讲话者和听众之间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贴近源语的内容和文体风格,并且将附在语言层之外的“超语言信息”即文化信息传递给听众。广博的跨文化信息、跨文化思维和跨文化意识是完成口译任务的根本保证。
(二)因语音造成听辨理解的复杂性
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个人素质、修养等,所用的语音、语调、词汇、语言习惯也各有差异,这些都是影响交际的因素。口译者首先要听懂、了解发话人的特点才能传递好信息。如果译员不了解这些差异,口译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严重的差错。在东盟国家,很多人说英语受到母语的严重干扰,初听起来,很难听懂。如果译员不熟悉其口音,将会影响到理解,对信息的接受会造成障碍。
例如,泰国英语发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往往不发辅音后面的“r”音,比如把“three”(三)读成“tea”(茶),把“address”(地址)读成“adiss”之类;常把重音放在后面,比如说 “computer”, 他们会念成“compu'ter”,而且 t念成 d,把 China 发成 Chi'na;还有他们把p念成b,r念成l。再如越南人在说英语时也存在发音的问题,常常会把/j/(yes,young,yellow等)发成 zes,zoung,zeallow;/l/and/n/也容易混淆。
除了地方口音差异,某些发音相近的单词对译员的翻译也会造成障碍。比如,在一次会谈中,外方让我方提供进口设备一览表,原话是“Please provide us a list of imported equipment”。而我方翻译将“imported”错听成 “important”,结果译成让我方提供重要设备一览表。在下午开会时,因中方提供的资料不是外方所要求的,双方发生了争执,直到一名译员听出了问题所在,才平息了争论。一位菲律宾客人所说的意思“I am thirty”因发不好,thirty在他口中变成dirty,而译员不了解东南亚英语口音特点,译成“我很脏”,岂不令对方困惑不解,不知如何应答。因此,译员要特别注意发音相近单词的正确读音,掌握地方英语发音的典型特点,培养根据语言环境迅速识别讲话人语音的能力。
针对这一特点,译员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口译任务全面了解,包括对方的母语国家,当地的语言使用,英语是否为官方语言等。其次,口译之前应尽可能寻找机会和对方先行接触,通过交流获得第一手经验,分析对方语言与规范语言之具体差异,提前适应对方口音,做到胸有成竹,不至于到现场临时慌了阵脚。此外,可以利用说话者丰富的语音语调变化,生动的体态语,现场展览的物品辅助口译活动顺利完成。而且平时注意积累遇到的各种语音变体,系统地记录、整理以备他日之需。因此,为了培养对各种外语的适应能力,译员平时要注意多听一些英语的口音、方言及变体,注意总结其特点和规律。除了听懂不同的口音外,还应拥有良好的语音基础、超常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以及广阔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三)会展主题和产品性质决定口译专业性
ODC元素中,“中国”是其主攻对象。“各国”一词语义范围包括但是大于中国,表明特朗普仇视任何与其利益有冲突的国家。此外,前几任总统及政府虽然是美国的组成部分,但受到了特朗普的猛烈批判,被视为“不作为、无成效”的政府,因而,“历任总统”也成为ODC的特殊部分,从而与特朗普在立场上有鲜明区分,突出本届政府的能力和独特意义,以期获得选民的赞誉。
国际交流日趋专业化,或者说更为“特殊用途化”,这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反映在形式和要求上,要求译员在“博”的同时,还要“专”,以符合更高层次的外事需要(沈福卿,2007)。会展口译的专业性往往由会议的主题和展览的产品特性所决定,会涉及到各行各业,包括轻工、化工、机械、纺织、食品、科技、旅游等等诸多领域。例如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是“信息通信合作”,其间举行了中国-东盟信息通信(ICT)部长论坛,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工商论坛以及无线电频谱管理和区域协调论坛。在会上出现大量与通信相关的专业用语和缩略语。例如:
(1)It could be argued tha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relevance of information and associated system than it is to main physical assets.
译文:维护完整的相关信息和信息系统比守护有形资产更为重要,这一点大家可以讨论。
(2) IT means using microelectronics,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and fiber optics to help produce,store,obtain and information more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than ever before.
译文:IT行业意味着利用微电子技术、电信网络和光纤仪器帮助来更快更有效地生成、储存和收发信息。
与信息通信相关的专业词汇和缩略语频繁出现在各国代表的报告中,如IPVN(Internet Protocol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网际协议虚拟专用通信网),CLEC (competitive local-exchange carriers具有竞争力的本地交换运营商),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存取)等。由于与会的代表都是企业管理层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专业听众对源语发言主题的了解比一般人要精深得多,因而有能力对译员传译的准确性与口译质量做出及时客观的判断。因此为专业听众口译时,译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业内出现的许多常用的高频度词和缩略词专业性强,为了提高口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需要译员熟知并掌握。
再如,本次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还同时举办的商务与投资峰会,它的主题是“广阔的视野,积极的行动”。会场内部的中国与东盟十国的11座“魅力之城”是每年令人瞩目吸引大众眼球的重头戏。来自国内的旅游城市和东盟各国城市通过建筑、服装、音乐、舞蹈、当地盛产的热带水果等各种形式来展现各自的魅力,这样一个会展的性质必然涉及到旅游、贸易、各地的文化特色,对口译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与会人员的类型决定口译策略
前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企业7413家,来自包括东盟十国在内的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客商8.2万人,从各国的政府官员到各大企业的管理人员,各行各业的专家到各种层次的采购商和厂家,会展口译所服务的对象有很大的区别。与会人员的类型决定口译策略选择。
译员口译策略的目的是向特定类型的听众转达源语话语的意义(张吉良,2004)口译的活动主要涉及原语发言人、译员和译语听众三方。作为译文的终端接受者,译语听众的类型和构成制约着译语的产出,对口译过程有着显著影响。为了帮助译语听众确立原语的意义和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译员不应只专注于原语信息的接收、理解、阐释和再表达,还应充分关注译语听众的类型,了解听众的社会需求、宗教信仰、教育层次和审美取向等,然后根据听众类型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并根据听众对不同选择其母语文化所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发布译语,将译语听众的受益或效果视为翻译活动的终极目的,并根据他们交互式的反馈,对译文进行调整,实现听众对译语的最佳接受。在需要口译服务的场合,译员所面对的听众大致可以分为普通、专业和特殊听众三类。译员应采取应对的翻译策略。例如,在非常正式的专题论坛会议结束时,通常要由领导人讲话。讲话的结尾经常是“祝大会圆满成功! 祝与会代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但在严肃的会议上祝愿家庭幸福未免可笑和文不对题。因此,口译人员就应该随机应变,在翻译时应适当调整,可以删掉这几个字,换上英语中具有相当语用意义的表达,如 “I wish the conference a great success and wish you good health and a happy stay in Nanning.”
三、提高会展口译质量的思考
(一)重视培训会展口译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像这样的国际大型展会,应该有一支较高语言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灵活翻译技巧和熟练运用翻译软件和翻译设备的翻译队伍,才能确保高质量的外语翻译。可以通过外语培训机构和与高校合作,建立涵盖国际商务、会展、东盟国家文化等各环节的外语翻译培训基地,会展相关活动的整个过程,让从业人员对会展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具体实务有更直观的认识,有效培养译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重视培养复合型的会展口译从业人员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集经贸洽谈、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为一体,将充分展示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成果。拥有一批通晓东盟各国语言的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管理、精通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设和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保证。
(三)建立会展口译语言志愿者服务体系
建立会展口译语言志愿者服务体系,适应重大国际活动对口译服务的需求。每一届的博览会都从各行各业招募大量的翻译志愿者,口译者的水平参次不齐,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口译服务质量不高。因此应考虑建立一个从发动口译人才报名,到组织口译志愿者工作,建立口译志愿者档案资料库,开展志愿者口译服务技能培训,安排志愿服务这样一个服务体系,以便树立口译行业良好形象,推动口译事业繁荣发展。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2.
[2]沈福卿.特殊用途口译: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技翻译,2007(2).
[3]张吉良.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H314
A
1673-1999(2010)02-0122-03
黄映秋(1971-),女,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3)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翻译、翻译理论。
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