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寒和他的粉丝们

2010-08-15/朵

名作欣赏 2010年4期
关键词:常理罗茨讲道理

/朵 渔

韩寒和他的粉丝们

/朵 渔

我们现在是一个代际分裂严重的社会,虽然也有“骑上马,送一程”的传统,但“送一程”的原因往往就是不放心,或恋栈。更多的,是各骑各的马,各走各的路。文学界此类现象尤为突出,年轻作家不买老作家的账,老作家对年轻人也往往隔阂很深。这种代际隔阂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影响的焦虑:谁也不要挡了谁的道。但世界终归是“你们的”,这道理谁都明白。因此,老于世故者往往不去得罪年轻人,但要想赢得年轻人的心也很难。最不智者,就是非要将年轻人拉到自己道上来。前两年,作协体系曾成功招安了一批“坏孩子”,且有文坛大佬主动引介。但影响最大的那个坏孩子——韩寒,最终也没被收服。这青年的态度一贯“恶劣”:“绝不加入作协,打死我也不干。”

韩寒不入作协,自有他清晰的逻辑。“不愿被组织起来”只是稍微堂皇的理由,其实他是太骄傲,不愿入伙,被归类,被平庸。看他博客上的几点声明,“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怎么看都像是在跟作协人士对着干。你所不屑的,正是人家整天奔忙的。韩寒是真正看不上这些“奔走行在”的平庸角色。这里的很多人要么端着“权威”的架子,要么戴着“体制”的光环,这两者,都是韩寒所讨厌的。

韩寒的可贵之处,也就在于他对各种“权威”和“体制”光环的不屑和偶尔的眼角一斜。他对“组织”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被收编”犹如让野兽步入兽笼。他也不信什么权威,“我相信大家一样是人类”,他在“类属”上将大家归为一致,其实是相信人生而平等。“你他×再权威,我给你发个妞,你他×都一样。”他的意思是,都是人,别装。他区别“装”和“不装”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人的常识,这也是“类属”的。猴子不可能干出老虎的事来。他的问题是没有将猴子和老虎区别开来,或者干脆就不相信老虎的存在。这个山林绝迹的时代,老虎也许只是个传说。因此他基本是在区别好猴子和坏猴子,凭借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常理。这很现实,也很凄凉,一点也不“理想主义”。你看他很会讲道理,讲的也都是基于现实的常理。出于对“类属”的一贯理解,他认为讲道理大可不必引经据典。他讲道理习惯于用“本来如何如何”,而不是“某某说”。他对“某某说”不感兴趣,因为他不觉得“某某”就一定比他高明。他是不是太骄傲?也不是啦,他只是觉得当一个人摆脱掉“某某说”时,自己才会更强大。山中无老虎,猴子方可自便。

韩寒被很多“前辈”们认为是自我教育的好典型,属于“自学成才”的有为青年。这差不多已成公论。不愿入彀的韩寒,如今却被戴上多顶花翎:“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公民韩寒”、“下一个鲁迅”……对于这些蜂拥而至的赞誉,韩寒“谦虚”地将之消解于无形:“时无英雄,让我这样的竖子成名。”“竖子”,呵呵谦虚了。但韩寒的成长的确是一道标志性景观。当年他高中没读完就中途退学,搅扰得整个中国教育神经不正常。十年来,这青年一边玩赛车,一边写字,一边还关注着身边的大事小情,他有点特立独行的成人方式,让无数人惊讶。退学这件事对他是不是很重要?虽说中途退学是他天性的一部分,不具有普遍性和可比性,但假想他按部就班地中学、大学、研究生一路读下来,还是让人不寒而栗。我们这些年来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反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让一个人成人,而是尽量蒙蔽他,延长他的青春期。

我想起另一个中途退学的俄罗斯青年,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十五岁时,正读八年级的布罗茨基对学校教育心生厌倦,便自动退学,浪迹社会。在当时的苏联,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国家曾专门颁布法令,与所谓社会“寄生虫”作斗争。后来他果然被捕,被审判。法官问他可做过什么对祖国有益的事情,布罗茨基说:“我写诗。这就是我的工作。”法官:“这就是说,您认为您所谓的诗能为人们带来益处咯?”布罗茨基:“您为什么在谈到诗的时候要说‘所谓的’呢?”法官:“我们说您的诗是‘所谓的’,因为我们对它没有别的理解。”审判的结果,布罗茨基被流放到高寒地区,后来干脆被驱逐出国。

韩寒对当代诗歌的理解也是“所谓的”,这是他的局限所在,就像他不相信老虎真的存在一样。还有人在诟病他的写作实绩,事实上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这些都可后观,或忽略不计。他很美好,持平坦荡,美刺皆出于人性和常理,在乌泱泱的网络意见世界游刃有余。他的影响力来自他的诚实坦荡的独立思考。他的博客点击量已超过三个亿,据说世界第一。他拥有“粉丝”无数,并正在有效地将其转化为财富。我不知道韩寒对“粉丝”一词作何理解,我觉得这有些诡异。一个不信权威的人,怎么会引来这么多粉丝?一个不愿“被平庸”的青年,他对自己的“粉丝”该如何劝导?鲁迅当年,可是敌人多于粉丝的。

Onlookers

作 者:朵渔,诗人。《名作欣赏》杂志文化观察员,现居天津。

邮 箱:t jduoyu@sina.com

猜你喜欢

常理罗茨讲道理
罗茨式氢气循环泵型线优化分析研究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快乐源泉
布罗茨基:爱情归去来兮?
布罗茨基:诗歌来自天意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常理
讲理的八大戒律
不按常理出牌
Blurring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