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与我之学术人生 《名作欣赏》创刊三十年(八)
2010-08-15/胡牧
/胡 牧
当“名作”纷扬的花絮将文字的美丽、思想的芬芳播洒至浩瀚心灵的时候,鉴赏主体欣赏的思绪便携缪斯的灵感拨响了情感的琴弦,以体验的丰盈来滋养心灵,扩展作品的内涵。正如英加登所言:“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可以说,刊登在《名作欣赏》上的大部分“名作”和鉴赏文章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在还原创作主体当时社会语境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读者的审美想象和二度体验,其中更有文学性与学理的深度融合,从而将鉴赏主体的感受性与持续接受的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完美地结合起来。
翻阅《名作欣赏》,我们不难发现,鉴赏作者往往针对文学经典史上的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篇小说进行具体的文本细读和美学分析,“名作”的选材既涵盖古代、近现代经典之作,又包括当代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作者们往往在切口小、挖掘深的解读中融入一己体验与理论来揭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规律,通过对古今中外作品的对比阅读、历史回顾和理论爬梳,来揭示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演变轨迹,内容可谓博大丰厚。
《名作欣赏》中不乏就某一个结论展开论辩交锋的文章,而这种论辩往往因一篇经典作品引起。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言,《名作欣赏》从2004年到2007年,共刊登过杨朴和姜源傅的一系列具有学术论战和思想交锋意味的精彩文章达五篇以上。其实,任何经典都是在阐释中建构起来的。经典之谓经典,在于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淘洗、理论的重释和批评,每一次重新解读都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一个新的侧面为作品注入新生的力量。这恰应了罗兰·巴特那句有名的话:“作品一旦诞生,作者就‘死’了。”而对于每个鉴赏者而言,作品则“活”了。《名作欣赏》上的一系列“争辩”、“商榷”、“回复”之类的文章体现了作者思维的深度和从不同视角重释经典的努力,阐释的互动、思想和学理的交锋不仅使读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扩大读者的理论视野,培养了读者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能力。
作为一个立志于文学研究的青年,若想激发文学的兴趣,提升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不断取进步,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经典作品,多看些能够将作品分析、理论诠释和诗意语言结合得好的刊物,《名作欣赏》便是这类刊物中的佼佼者多年的阅读体验告诉我,《名作欣赏》非但没有让感受到理论所带来的乏味和疲劳,还使我在潜移化中形成了文本“细读”和深度体验的好习惯。其是评论文章中那些饱含诗情画意的语句,读来更是百媚丛生、韵味无穷。原来,读评论文章也以像读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一样,从中获取充分审美享受和阅读快感。
就这样,《名作欣赏》以纯文学的立场、深邃哲理、丰富的理论内核、隽永优美的语言昭示了个坚守文学的冀望。学术人生,每一步都意味深长从当初勤奋备考研究生到如今走的求学研究,《名欣赏》始终给我前行的勇气和知识的给养,引领与审美的规律相伴而行、诗意守望。读研以来,终于在《名作欣赏》上先后发表三篇理论文章,无疑是对我学术能力取得进步的确证和鼓舞。我心底喜欢这份刊物,并感谢这份刊物,因为它与的“存在”紧密相连。可以说,与《名作欣赏》伴相随的道路就是我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宽,学术达能力不断增强的提升之路。当下,面对文学正益遭受边缘化的困境,有了像《名作欣赏》这类物的坚守和开拓,我相信,文学的前景将不再黯淡文学的未来将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