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小故事”构成的乡村世界
——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的叙事分析

2010-08-15郭文元张继红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名作欣赏 2010年29期
关键词:小二黑赵树理细节

□郭文元 张继红(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细节”“、小故事”构成的乡村世界
——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的叙事分析

□郭文元 张继红(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赵树理细节小故事乡村叙事

赵树理小说用大量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各种各样的乡村小故事叙写乡村世界,大大扩充了小说容量,真实展现了乡村自在状态,散溢出浓厚乡村“原野”气息。这种书写是对传统小说叙事的现代承续。

在赵树理小说中,我们常能看到大量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各种各样的乡村小故事,这些细节、小故事的存在大大扩充了小说的容量,真实展现了乡村的自在状态,散溢出浓厚的“原野”气息①。对那些不熟悉乡村生活的作家来说,由于他们无法在小说中呈现这么多乡村日常生活细节和乡村小故事,他们只能以一个外来的“他者”眼光观察、书写乡村世界,他们小说中的乡民、乡村也只能是“外人”眼中的乡民和乡村。赵树理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了如指掌,充满感情,他小说中的故事如同村民们自己讲的故事,那些看似唆唆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那些乡村中发生的琐碎小事,在让小说显得亲切、随意、自由、活跃、营造出类似于乡村谈闲天的、率意而作的气氛时,又展现了乡村世界中最新鲜、最有活力的乡土气息。同时,赵树理小说中的革命思想在乡村读者面前不再威严、高远,而是有一种更明朗的诚意与亲近,使乡村读者在接受异质的革命政治文化时没有太大的压力。本文就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篇小说来谈谈赵树理小说用“细节”“、小故事”构建乡村世界的叙事特点。

按照“五四”以来西化的现代小说理论,小说应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某个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因此《小二黑结婚》应该主要讲小二黑和小芹的婚恋。仔细阅读《小二黑结婚》,小说虽然以二人的恋爱故事串联了整篇小说,但小说真正直接描写两人恋爱的情节却很少。小说十二节,前五节是人物出场介绍,分别写“神仙的忌讳”、“三仙姑的来历”“、小芹”、“金旺兄弟”、“小二黑”,全是乡村趣事,几乎占小说一半,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到第五节才出现,也只有两句话“,小二黑跟小芹相好已经二三年了。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原不过在冬天夜长时候,跟着些闲人到三仙姑那里凑热闹,后来跟小芹混熟了,好像是一天不见面也不能行。”到第六节又荡开笔墨,写金旺等对二人婚恋的干涉,第七节详写三仙姑许亲和二人反抗,却被金旺等以捉奸的罪名抓到了区上。第九节是“二诸葛的神课”,写两家父母的着急和吵闹,第十节是二诸葛在区上的“恩典”,十一节写三仙姑在区上受嘲,最后一节是乡民变化,只在小说结尾说两人成了村里的第一对好夫妻。可以看出,小说是以小二黑和小芹的婚恋故事带出了各个故事的发展,但整篇小说的重心并不在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恋上,而在各种各样的人对小二黑和小芹恋爱的态度以及自身的变化上,因此乡村中大大小小的有趣故事、事件、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便成了小说的重要内容。后来赵树理谈《邪不压正》的小说结构时说自己为了在“行文上讨一点巧”“套进去个恋爱故事”,“小宝和软英这两个人,不论客观上起的什么作用,在主观上我是没有把他两个当做主人翁的……这个故事是套进去的,但并不是一种穿插,而是把它当作一条绳子来用——把我要说明的事情都挂在它身上,可又不把它当成主要部分。”②这样的话也同样适合于对《小二黑结婚》叙事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说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就不是小说的重要内容,而是说赵树理并不以他们的婚恋本身为目标来展开小说,并不以“五四”以来西化的——以某个人物为中心,通过曲折复杂的情节塑造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现代小说规范、标准进行小说叙事,而是通过无数的乡村小故事、无数的乡村日常生活细节去构建整个村民眼中的真实的乡村世界,这些看似若即若离的、甚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节、小故事构成了赵树理小说的血肉,体现了乡村风土人情,显示了乡村生活中深层的“常”与“变”,散溢出浓厚的乡村“原野”气息。对这一区别,冯建男曾用“定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比喻进行过说明。③贝尔登也说“赵树理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技巧时说,他不喜欢在作品里只写一个中心人物,他喜欢描写整个村子、整个时代”④。因此,我们在《小二黑结婚》中看到的不光是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抗,也看到了作者对老一代农民迷信思想的善意批判,对其懦弱性格的批判,对不合理婚姻导致人性变态的嘲讽,更有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严重不纯”⑤的揭露,有对新政权给人们生活观念带来变化的表现,还有乡村世界的自在状态、乡村的“原野”气息,这些内容和气息把赵树理和其他的作家真正区别了开来。

同样,《李有才板话》中的中心人物应是“板人”李有才,这无论从小说的标题,还是从小说第一节“书名的来历”的交代中都可以看出来。但在小说中,李有才实际上是结构小说的一根绳子,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⑥小说十节内容中,真正集中笔墨写李有才的地方并不多,第一节用墨最多,介绍他的幽默风趣和洞察能力,第二节虽然介绍他的居处及对戏剧的喜好,但重心是通过给外村来的小福表兄介绍李有才的“板话”描绘出了阎家山的权力关系。第三节写村中重选村长的斗争,李有才只被提及。第四节写阎恒元丈地,把戏被李有才揭破,重心明显在揭露丈地中的问题。第五节写阎恒元对小元的报复,只是简单地提及李有才被赶出了阎家山。此后三节李有才没有出现,直到第九节老杨带领大家对阎恒元等进行了斗争后才提到了李有才的一首板话。第十节写对小元的批评,李有才只是做板话为小说结尾。从以上的分析看,整篇小说借李有才把阎家山的矛盾展开后,李有才就退到了小说背景中,新人不断出场,即又退入背景中。这样小说中除过李有才,我们还会记住一系列人物,如小元、章工作员、老杨同志、阎恒元、阎家祥、富喜、广聚等人物,这许许多多人的活动便产生了阎家山大大小小的许多故事。如果我们再注意小说叙事者眼光还会发现,叙事者一直就没有离开过阎家山,老杨同志在县里面的事、本村小元到县里受训的情况、李有才被赶出阎家山之后的生活状况叙事者一概不叙,而阎家山发生的各种各样事件叙事者尽收眼底,那一段接一段的乡村小事,那说不完、道不尽的张家长李家短的生活琐事,正构成了阎家山生活的本真面貌。赵树理选择这些鸡零狗碎的、适合做村民谈资的、够得上日常生活中飞短流长的小故事、生活小细节,通过目不旁视的叙事,让一个真实、自在、有生气的阎家山浮现在读者面前,如此说来,《李有才板话》的叙事一点也不显松散,反倒是十分严谨了。

《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在看到毛泽东《讲话》之前创作的作品,1946年发表的《李家庄的变迁》明显受到《讲话》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光表现在小说内容由多表现乡村日常生活转变为表现阶级斗争,也表现在小说叙事由对乡村整体状况的表现转变为企图以某个人(铁锁)为中心来表现社会变迁。但在这种变化中我们仍能感觉到小说中大量的乡村故事、日常细节,不自觉溢出的“原野”气息以及乡村叙事的复杂性。

茅盾在《关于〈李有才板话〉》⑦和《谈〈李家庄的变迁〉》⑧中对赵树理小说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前文强调解放区生活的民主气息,“《李有才板话》让我们看见了解放区的农民生活改善的斗争过程和真相,使我们知道此所谓‘斗争’实在温和得很”,而后文强调的是阶级斗争的残酷性,“赵树理先生是在血淋淋的斗争生活中经验过来的,而这经验的告白就是小说《李家庄的变迁》。”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了赵树理小说前后的确有了变化。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相比,《李家庄的变迁》的前半部一至七节完全是以中心人物铁锁的经历展开的,这种写法吻合于“五四”西化的现代小说范式。铁锁因一棵桑树的归属问题被春喜等逼得倾家荡产、背井离乡,漂泊到太原,真正明白了阶级斗争的道理,回村后团结穷苦的农民兄弟准备反抗。小说写到这儿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这是一个讲革命意识如何起源、发生的故事,这种叙事正是后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中固定的叙事模式,如《红旗谱》《苦菜花》《红色娘子军》等。但到小说第八节后,铁锁这位主人公就隐入到了小说背景中,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新的人物和故事,小说阶级斗争的主题掺杂进民族抗日的主题,小说叙事者的价值判断标准由阶级斗争标准逐渐转向传统的、村民自身的伦理道德标准,“五四”以来西化的现代叙事范式遭到赵树理自身写作模式的解构,小说前后两部分有了一定裂隙。在后部分中,小说的叙事方式又回到了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的方式,小说仿佛是作者信笔所至,乡村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困苦日子,由作者细细道来,密密麻麻织成一片,“长卷似的平铺展示群体的农民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仿佛是听一个民间说书人在乡场上讲村里的故事,讲得圆熟、琐碎,说到哪个人物,哪个人物就成为故事的中心,细细节节的过程很真实地被描述出来。”⑨在这样的叙事中,革命的、阶级的斗争观念隐退,而传统道德观念去伪存真,作为民族精神象征,构成了赵树理小说的底蕴。⑩

竹内好认为赵树理的写作是“以中世纪文学为媒介”、“自觉从现代文学中摆脱出来”的创作,“他的文学观本身是新颖的”。⑪如果“我们暂且放弃一下‘五四’以来政治与艺术逐渐结合而成的‘深刻’、‘史诗’、‘阶级性’等一系列新文学批评标准”⑫,我们会发现赵树理小说用细节、小故事来构建小说世界的方式与中国传统小说——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是一脉相连的。如果说“五四”以来中国西化的现代小说实现了中国小说现代转化的一条路向,赵树理努力实现中国小说本土性现代转化是企图实现中国小说现代转化的另一条路向。曾朴曾比喻《孽海花》的结构是“譬如穿珠,《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着一根线,穿一颗算一颗,一直穿到底,是一根珠链;我是蟠曲回旋着穿的,时收时放,东西交错,不离中心,是一朵珠花⑬。”这种“珠花式结构类型”在中国传统小说史中历史久远,以至于晚清小说家对西方来的单一情节、一人一事为主的叙事往往不以为然,“西人小说所言者举一人一事,而吾国小说所言者率数人数事,此吾国小说界之足以自豪者也。”⑭胡适认为《海上花列传》的“珠花”体例会让“看惯了西洋那种格局单一的小说的人,也许要嫌这种‘折叠式’的格局有点牵强,有点不自然。反过来说,看惯了《官场现形记》和《九尾龟》那一类毫无格局的小说的人,也许能赏识《海上花》是一部很有组织的书”⑮。而张爱玲更为“五四”读者不能欣赏《海上花列传》的传统叙事而惋惜。⑯米列娜在《晚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类型研究》中说“中国小说的情节远没有人们相信的那么飘忽不定,毫无规则;像在西方小说中一样,中国小说情节从属于某些使小说具有统一性的组织原则”⑰。李欧梵把这一组织原则概括为“社会史诗”,并把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跟西方现代小说相比,认为“有些现代小说包罗万象,比如《尤利西斯》,是19世纪的小说无法容纳的,不能用传统的小说概念来指称”,“晚清小说也是如此,试图用一种叙述模式包罗万象”⑱。而赵树理小说中对乡村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对小故事的大量书写正是要对乡村世界做整体关照,这种企图中的小说叙事正是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现代承续。

①郭沫若在《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中说赵树理小说“是一株在原野里成长起来的大树子”。

②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4),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0页。

③参阅冯健男:《赵树理创作的民族风格》,《文艺报》,1964年第1期。

④[美]杰克·贝尔登:《赵树理》,见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⑤周扬:《〈赵树理文集〉序》,见《赵树理文集》(1),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⑥参见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文集》(4),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0页。

⑦原载于《群众》第12卷第10期,1946年9月版。

⑧原载于《文萃》第2卷第10期,1946年12月版。

⑨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第43页。

⑩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4)。

⑪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见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91页-第492页。

⑫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⑬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见《孽海花》修改本,真美善书店,1928年版。

⑭王钟麒:《中国历代小说史论》,《月月小说》,第1卷第11期,1907年。

⑮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见韩子云原著,张爱玲注译《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⑯参阅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韩子云原著,张爱玲注译,《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48页。

⑰[捷]米列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⑱李欧梵:《晚清小说与中国现代性想像的确立》,见周桂发,周筱筱编:《复旦大讲堂》(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想象——1942-1976年中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08XZW 0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和天水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小说研究”[项目编号ZD08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郭文元,文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张继红,硕士,天水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小二黑赵树理细节
邻居家的“小二黑”
《小二黑结婚》的接受史:从经典走向平凡
赵树理传经
赵树理传经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革命精神与悲剧人物塑造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