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者的表演艺术
2010-08-15柳爱琴
□柳爱琴
声乐表演是对声乐作品的再创造行为。歌唱者通过自身具备的艺术修养,将词曲作家的乐谱,转化为生动的音乐表演,这是歌唱者舞台表演的价值所在。
一、如何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
在日常的声乐作品练习中,积极提高二度创作的意识和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演唱者在词曲的基础上,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声学转换的艺术演变。演唱者把生活情感转化为舞台艺术情感,并生动地体现出来,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选择适合自己声音的曲目,这一点非常重要。歌唱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如声音特点、个人气质、文化艺术修养来选择曲目,如抒情性的声音可选一些速度稍慢、抒情性较强的歌曲演唱;戏剧性的声音可选一些张力大、戏剧性强的作品来唱;灵活的或花腔的声音,可选一些欢快跳跃带花腔技巧的作品来演唱,在曲目的选择上一定要量体裁衣。
2、分析作品的谱子。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歌曲的灵魂,歌唱者对其中的韵味、细节要认真推敲,对每个音符要去理解,切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处理,另外对调式、调性、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也要求很好地把握。
3、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作品。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在作品中为我们所提示的表现意图,把作品的基本思想正确地运用到艺术情感之中,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二、歌唱者的音乐艺术表演与表现
歌唱的技巧是歌唱艺术表现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熟练、全面的演唱技巧,才能准确而生动地进行艺术表现。演唱技巧越丰富多彩,歌唱的艺术表现就越丰富,没有良好的发声技巧,艺术表现无疑是不完整和不成功的。演唱的技巧包括发声、呼吸、吐字咬字、共鸣以及各种声腔和装饰音的表现等等,可以说,演唱技巧既是发声中的技术,又是歌唱表现中的手段。
1、声情并茂,形神兼备。运用美的声音去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达到歌唱的艺术美,是歌唱的首要任务。
2、准确合理地运用对比变化的手法。在一首作品中,一定有所变化,例如音色,力度,速度等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使作品感情体现得更加透彻。
3、行腔的变化。行腔的“顿、挫、连、断”蕴含作者的心理思维。如何巧妙地运用顿挫,关乎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抒发。“连断”,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气息的连贯,使人听起来有小溪流水的感觉。
4、装饰音的技巧。装饰音在音乐上有特别的作用。特别是在民族作品的演唱中,能推动歌曲变化和起伏,渲染风格和情绪。在歌唱中我们除了要准确地、恰如其分地演唱好原谱上的装饰音外,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和风格适当增加一些装饰音突出情绪和风格。
三、歌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又要进行“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者站在舞台上从头到尾一动不动地只唱不做动作,这种演唱就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动感。而美好的歌声与“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就能使歌声更加传神,使表演更加形象化。这是歌声与形象完美统一的结果。
1、手势是感情的“无声的语言”
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演唱,离不开手势的表演。因为手势是人类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仅能帮助表达情感渲染气势,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必须有一种控制力,并且要按歌唱的正确姿势来进行歌唱艺术的表演,因此是需要有一定的“架势”的,但这种“架势”要摆得恰到好处。手势动作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根据歌曲的内容需要,灵活自如地做一些手势表演。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的各种复杂的乃至细微的感情,均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不同的眼光、眼神,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与感情。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要懂得“眼法“的表现力。首先眼睛要有神,用眼神与观众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眼睛表达情感。
3、面部表情要有“春、夏、秋、冬”之分
人的种种感情在产生时都会在面部有所表现,这就是表情。情生于内而表于外。人的感情不同,体现在面部的表情也应该是各不相同。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表达歌曲中的感情,一定要从面部表情上有所体现,要敢“做戏”、敢表演,是什么感情就要有什么表情,感情不同表情不同,使面部表情有“春、夏、秋、冬”之分。
4、形体表演落落大方,准确塑造人物形象
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一定要使人感觉这个演员落落大方、精气十足,毫无拘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