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2010-08-15蒋仁年
□蒋仁年
表演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它是基于编剧的一度创作和导演的二度创作之上的再度创造性地呈现艺术。因此,要求演员除了要有扎实的表演基础,还要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实,这个能力是可以从表演的实践之中慢慢汲取的,再加以自我总结和揣摩而成。这势必要求演员在表演时,能够驾驭好个人的主观意识,让表演呈主动性,绝对不能被动。
例如,现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有一场戏就是表演的主动性的典范。剧中人毛豆豆的弟弟毛锋拉着姐姐和姐夫回家向父母宣布自己与刚刚认识不久的农村姑娘潘美丽相爱了,想要今日双方父母见一次面,并谈论两人的婚事。父母早就对毛锋不计后果的爱情观有意见,今天又这么突然冒出个“原生态”的农村姑娘,父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尤其是父亲对毛锋一通斥责。而作为姐姐的毛豆豆在此场戏中并非主要人物,在以姐夫为首的述说下,毛锋和其父才是此场戏中的主角,甚至毛豆豆都没有几句台词,好似演员中的道具一样,如果没有经验的演员在这场戏中一定是被动性地担当“道具”之用。可毛豆豆的扮演者海清却进入了此时的戏剧情境,在毛锋述说与潘美丽恋情的简短过程之中,毛豆豆用面部表情流露出了对弟弟不羁性格的不满,当父亲气愤地指责弟弟时,毛豆豆又显露出对弟弟怜爱之情,而当坐在毛豆豆身边的母亲显示出对弟弟无奈时,不免跟她低声地唠叨了几句,毛豆豆又马上迎合地跟母亲低声地议论了几句。当然在此处母女俩的表演是没有台词的配合性辅助表演,而且都是在戏剧情境之中的主动性表演。由此可以看出主动性的表演既烘托了剧情,又直接刻画了此场戏中次要人物的性格,而且还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了逼真性,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所担忧和牵动。
相反,如果是被动性的表演不但给观众视觉上极不舒适之感,还会影响戏剧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例如,在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的第一部中,有一场戏是谢大脚为了撮合刘英和赵玉田的亲事来到赵四家。此时,他们的谈话已经接近尾声,已由屋里走到院子,而当事人赵玉田此时正在院子里修剪花卉,谢大脚来此所说的话,赵玉田也都能够通过敞开的窗户听到,可当他面对谢大脚和父亲在院子里产生分歧的时候,依然在做着自己手中的活,似乎没有参与进此处的戏剧情境。当镜头给他时,他便回头看了一眼谢大脚等人,这个动作是极其被动性且机械的,完全是编剧在剧本中给予演员的表演条件,演员才为了表演而为之的。看完一眼后,赵玉田又开始做起他手上的活,对于谢大脚跟父亲的分歧并无任何表现,即使他应该生气,却也未露出半点可寻的迹象。如果说赵玉田的剧中人物在剧本中设定的是有面部坏死之疾,才可以说得过去,可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因此,这更说明刚刚赵玉田的那一眼就是被动性的表演。而当到自己表演的台词时,赵玉田才开始用既定的台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这里赵玉田的表演是被动性的,让人看过之后有种业余和机械感,而且还有种表演不到位的造作之感。
通过例子,就不难看出,表演的主动性其实就是演员表演时的一种心态,简单而言是演员进入角色时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绝对是要依托于戏剧情境,即使在某一场戏演员处在“道具”的状态下,也要很快地主动融入剧情之中,不能摆出事不关己的被动状态来。
其实,演员只要认真阅读剧本,揣摩好人物性格,就能够在驾驭好表演的主动性。因剧本被称之为一剧之本,编剧在创作之初已经在其中设定好了戏剧情境,演员只要弄懂自己在每场戏中的出现是为了什么,是作为推动力还是阻碍力。严格地说,每个角色在每场戏中都会为了推进戏剧情节而有自身的作用,找到和做到位就是主动性表演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心态能够调整到松弛状态,这也是演员在进行表演创作时心理和生理上必须具有的状态。
面对台下黑洞似的观众席里审视着自己的千百双眼睛;或者是在影视剧的拍摄过程中,面对镜头或旁观的工作人员及看热闹的群众,有时就连一些老演员都不免产生紧张感,对于初出茅庐的演员来说,这种情况更为常见。紧张会使演员失去应有的控制力,表现为头脑一片空白、心脏急速跳动,呼吸变得不均匀,进而产生呼吸短促,导致声音变了腔调,面部出现了痉挛,始终保持一种面部状态,有时还会出现全身战栗,必然会忘记台词,以至于演出无法进行下去。以上种种情况,都会直接导致演员被动性的表演。其实,造成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是当众孤独所引起的畏惧,艺术虚构带来的困难,在创作上缺乏自信,听到议论或批评后无所适从而产生困惑等等。因此,就要求演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思想和专业素质锻炼上、创作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上下功夫,以此来提高自己表演的自信心,调动起表演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表演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