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城市的使者
2010-08-15王芳悦
□王芳悦
在加入《风刮卜奎》剧组赴外演出中,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话剧在新时代的新功能上起到了一个城市名片的作用。以往人们对于主旋律的作品没有市场的观念由来已久,因为对主旋律的理解走入歧途,提到主旋律就觉得和装腔作势、喊口号、政治挂钩,其实弘扬主旋律恰恰是我们话剧人应肩负的责任。其实《风刮卜奎》恰恰是主旋律作品,但并不生硬,人性化地反映了一个传说,演绎了一座古老的城市,一个女人引领一个家族的兴衰……
话剧《风刮卜奎》通过描写上世纪初,一个家庭七十五年的变迁,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变迁,通过一个女人一生的经历来阐述这座城市百年的历史。作品以一个女人为中心,包含了流人文化、满汉文化、俄罗斯文化、日本文化、黑土文化,以及诗人、土匪、胡子、侵略、抗战、爱情、伦理、传统道德、现代精神……它们在这里碰撞出绚烂的戏剧火花。
《风刮卜奎》在各大城市演出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在中原地区平顶山参加梅花奖评奖演出时,平顶山观众对这部戏显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通过网络查询齐齐哈尔市的地理、历史和人文信息,信息港的点击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在滨海城市大连演出结束后剧组成员成为了观众议论的焦点,大家都说,卜奎城真的像是一个女人那样豪放、豁达、快乐、包容,咽下所有痛苦笑着生活。北方女人特有的风采演绎了北方城市独特的内涵。在首都北京的演出正值七月酷暑,一部塞外话剧使京城这一文化古都刮起了清凉的风。一个传说铸就了一个古老的城市,一个女人引领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一首诗、一个梦、一汪泪、一段情、一曲歌、一座宅,承载着几多欢笑,几许沧桑,几番沉浮。《风刮卜奎》将齐齐哈尔的百年历史搬上舞台,于苦难和坚韧之中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余音绕梁的画面。
反响尤为强烈的还有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上海。上海人知道的东北城市为数不多,黑龙江省的哈尔滨是大多数上海人知道的城市,再往下数能够轮上的只有石油城大庆了。而《风刮卜奎》在上海滩的演出却在这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潮。上海著名导演张应湘表示,他的学生打电话说请他看戏,剧名说了三遍,他都没搞清楚,因为剧名没听懂。看完这部戏之后却由衷感觉这部戏应该叫这个名字。因为这个戏不仅仅是一个离合悲欢的个人悲剧,一家人的传奇传记,他还牵扯到我们的一个时代,牵扯到齐齐哈尔的历史变迁。作为一部两个多小时的话剧演出,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尽管知道齐齐哈尔,但是没有机会去,如今看了话剧《风刮卜奎》,就知道齐齐哈尔是怎么回事,并了解了齐齐哈尔,了解了黑土文化,了解了黑龙江和东北三省。他评论说《风刮卜奎》打造了“齐齐哈尔的《茶馆》”名不虚传,“《茶馆》是60年北京的变迁,你们是75年齐齐哈尔的变迁,看完之后印象很深。这部戏自己看了两遍,又介绍朋友学生带来一帮人来看。”
《解放日报》资深记者端木复说,最早是《文汇报》的朋友打电话给他,让在外地的他无论如何都要回来看话剧《风刮卜奎》。“因为南方人念《风刮卜奎》有些别扭,剧名自己问了半天也没问清楚。但是一场剧看下来,就是那种‘就得这个名字’的感觉。《风刮卜奎》宣传了齐齐哈尔,给我们上了一次很生动的历史课、地理课、还有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课。过去,好多展览周啊物贸交流啊,最后结束以后还是没什么印象,最多记住哪个地方有哪些土特产,留下来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特别是人文面貌的印象。但是话剧《风刮卜奎》不同,它起到了一个宣传齐齐哈尔的非常大的作用。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像齐齐哈尔的前身是卜奎古城,以前是黑龙江的中心,根本不是现在我们知道的哈尔滨。这次一‘补课’,知道了好多东北历史。”
上海市文联创作中心副主任邹平称,通过一台戏来表现一座城市的历史,编剧有很多写法,现在把它集中在艾平表演的德平这样的一个女人身上。他的感觉是,齐齐哈尔的这种精神是通过德平这样一个女人所表现出来的。她是一种象征,她是要作为一种城市精神这样的载体来表现,这很难。对编剧来说要达到这样也很难,导演在处理上要做到这样也很难,在表演上要达到更是很难。这座城市是怎么来的,《风刮卜奎》德平一句话就概括出来了:卜奎是齐齐哈尔原来的历史,这个城市是大风从那边刮到这边,观众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感觉是《风刮卜奎》写了一百年历史,前面没写,但属于意到笔不到,叙述的那几句全部交代了。这场戏实际上是表现齐齐哈尔这座城市的精神,把历史文化传统继承下来,流传下来。
可见一个城市的艺术只有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特殊文化内涵的艺术,才称得上挖掘与众不同的艺术品。真正话剧艺术精品剧目应该在整体上具备一个品质,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剧本,舞台演绎形式推陈出新,形式多样鲜活,品位格调要高。通过舞台话剧这一表现形式充当最有力、最生动的城市宣传使者,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它对一座城市的宣传发展至关重要!